查乾敖包廟

查乾敖包廟原為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著名古剎之一。位於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查乾敖包蘇木境內。查乾敖包廟,有300多年的歷史。

簡介
查乾敖包廟原為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著名古剎之一。位於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查乾敖包蘇木境內。查乾敖包廟,有300多年的歷史。
建築
查乾敖包廟的建築風格屬於中原建築,飛檐斗拱,雕樑畫棟。此廟經5代活佛連續經營,陸續擴展成為擁有11座大殿,下屬12個誦金會,14個佛倉的喇嘛黃教大廟,僧徒最多時達1000餘名,四時誦經聲不斷。草原四面八方來朝見、施捨的信徒絡繹不絕,廟內為傳經需要,還有專門刻印經文的作坊。並設有學校及皮革、磚瓦、紡織、縫紉、木工製作、木器加工等手工藝作坊,周圍20公里以內供沙納爾們(家廟牧戶)放牧居住。1937年日偽占領錫林浩特草原,查乾敖包廟走向衰落,僅剩僧徒335名。
查乾敖包廟建築雄偉,塔碑林立,是一座古建築群。寺內藏有千種經典書籍、眾多佛像、香爐、琴笛等蒙古族文化遺產,但這些珍品在文革期間遭到破壞,現只存一座殿堂。境內有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元年(1403年)北伐途中祭天祀祖的遺蹟,保留有昌圖錫力臥虎盤石間的“玄石坡”、“立馬峰”石碑。還有元太祖成吉思汗邊牆遺址。
隨著藏傳佛教在內蒙古的廣泛傳播,敖包就與喇嘛廟緊密結合起來。來到蘇尼特草原,沿邊防公路就可到達查乾敖包廟遺址。查乾敖包廟,原為錫林郭勒草原名剎,距離滿都拉圖鎮180公里,離中蒙邊境僅20公里。查乾敖包廟是全旗13個廟殿遺址中較完好的一座,占地面積3700多平方米。該廟當時在中外頗具盛名,社會影響很大,是內蒙古大草原開展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
歷史
查乾敖包廟於康熙三十五年(1714)由第一世活佛羅布桑諾爾布主持建成。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廷賜名為“福佑寺”,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
羅布桑諾爾布活佛出生在土默特草原,從小在呼和浩特的大召寺當沙彌,曾到塔爾寺、拉布楞寺學經。1688年,活佛來到蘇尼特草原,在東蘇旗烏勒敖包山洞講經論道修行,故得名“山洞活佛”。1694年,他在查乾敖包蘇木所在地滿都呼日勒修建一座小廟,叫滿都呼誦經廟。1708年,活佛赴外蒙古庫倫拜會大活佛哲布尊丹巴,表達建廟的意願。哲布尊丹巴極其贊成,並答應無償供給木料。第二年,羅布桑諾爾布專程趕赴多倫諾爾、張家口、歸綏等地招募工匠,聯繫運輸車輛。1714年,主廟大雄寶殿建成,1805年又修建洞闊爾學殿和明安殿,1891年扎木揚理格布德扎木素繼活佛之位,他就是近代史上揚名草原的查乾葛根
查乾葛根時代,查乾敖包廟達到最高峰。1900年他主持建造滿巴學殿,十二年後開始建拉木林殿,重修誦經寺。1932年5月,班禪額爾德尼由德王陪同,到查乾敖包廟講經,該廟因此名聲大振。
查乾敖包廟是典型的蒙藏四合院式寺廟建築群,飛檐斗拱,雕樑畫棟,塔碑林立。此廟經5代活佛持續經營,陸續擴展成為擁有11座大殿,12座屬廟,14個佛倉的黃教大廟。查乾敖包廟有四大學部,分別是顯宗學部、時輪學部、醫理學部和密宗學部。寺院周圍有白塔八處,香火極盛時期,僧徒1000餘名,四時誦經聲不斷,四面八方來朝見、施捨的信徒絡繹不絕。為傳經需要,這裡還有專門刻印經文的作坊,並設學校及手工藝作坊等。
查乾敖包廟推動了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各方面的發展。1937年,日軍占領了錫林郭勒草原。這一時期的查乾敖包廟由於戰亂只剩僧徒335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