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葉斑病

果樹葉斑病

後期在病斑正面生出稀疏的黑色小粒點,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空氣潮濕時,病斑上產生灰褐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主要在葉片正面病斑上產生小黑點,散生且不明顯。

葉斑病病是瓜果蔬菜類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地域比較廣,全國各地均有發生,當屬在氣溫偏低的春天、雨水較多的秋天兩季發生最為嚴重。發病率20%~60%,嚴重地塊達90%,可減產10~30%,特別嚴重時可減產一半以上。

病害症狀

葉斑病在果蔬上一般多在葡萄、香蕉、西瓜、花生、番茄等作物上發生。

葡萄葉斑病

葡萄葉斑病是由半知菌亞門、腔孢綱、莖點霉屬(Phyllostictasp.)侵染所致。病部的小黑粒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呈扁球形。孢子器外壁厚,表生或半埋生於寄主組織內,頂部有孔口突出表皮,大小為102.9~161.2微米×58.3~126.9微米。孢子器內壁長出短小的分生孢子梗,單胞、無色;分生孢子橢圓形、單胞、無色,大小為3.4~6.5微米×1.7~3.4微米。
嫩葉比老葉發病重,新梢頂端第三、四片葉最先發病。發病初期,葉面呈現近圓形、油漬狀的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為直徑2~4毫米的病斑,中部呈灰白色,周緣為深褐色,有時外圍有褪綠色暈圈。後期在病斑正面生出稀疏的黑色小粒點,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一個葉片上常有數個病斑,多時達30個以上。數斑相連形成不規則形大斑,後期病斑易破碎穿孔,甚至提早落葉。

葡萄葉斑病症狀葡萄葉斑病症狀
香蕉葉斑病

香蕉葉斑病的發病與氣溫高低、空氣濕度大小、田間的通風透光條件以及蕉園的坡向、地下水位高低等外界環境條件密切相關。我國南方香蕉種植區每年5~10月份為香蕉葉斑病盛發期,在此期間,又以雨季和每次颱風暴雨過後為葉斑病暴發流行期。“清明”前後定植的新植蕉在株行間葉片相交前一般不發病,常到定植後80~90天、葉片接近交叉以後,由於蕉園通風透氣和陽光穿透性都很差,田間小氣候鬱悶,濕度加大後才開始發病。 在閩南一帶,此類香蕉園一般要到6月中、下旬才開始發病。宿根蕉因前茬病斑遺留和早封行,常提早在5月中、下旬開始流行發病。冬季和初春氣溫低且氣候較乾燥,病菌生長繁育處於停頓或緩慢發展狀態,個別暖冬年份的較高溫時段也會出現葉斑病短時間流行的情況。
極端低溫又會將各種香蕉葉斑病菌全部殺死,形成香蕉葉斑病的斷層,如1999年12月我國華南地區遇到特大寒流襲擊後,一方面使絕大多數越冬香蕉幾乎絕收,另一方面阻斷了各類香蕉葉斑病的危害,在其後的8~9個月時間裡,絕大多數香蕉園葉斑病絕跡。隨後,才由個別沿海無霜區所殘留的香蕉葉斑病菌種逐漸傳播開來。

香蕉葉斑病症狀香蕉葉斑病症狀
西瓜葉斑病

西瓜葉斑病病原 Cercospora citrullina CKE屬半知菌瓜類明針尾孢霉真菌。病菌子實層多生於葉面,子座小或無。分生孢子梗單生或幾根束生,淡褐色,直或略彎,多無屈曲,不分枝,具多個分隔,頂端平切狀,大小95~220微米×4~6微米。分生孢子針形,無色,基部平切,隔膜多,不明顯,大小90~130微米×3~4微米。
西瓜葉斑病病原主要侵染葉片。初在葉片上出現暗綠色、近圓形病斑,略呈水漬狀,以後發展成黃褐至灰白色不定形壞死斑,邊緣色較深,病斑大小差異較大。空氣潮濕時,病斑上產生灰褐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害嚴重時葉片上病斑密布,短時期內致使葉片壞死乾枯。

西瓜葉斑病症狀西瓜葉斑病症狀
花生葉斑病

花生葉斑病的病斑褐色圓形較小,直徑多為2~5mm,病斑顏色呈黑褐色,且葉斑正面和背面顏色基本相同。老病斑周圍常有淡黃色暈圈,在葉片背面病斑上產生大量黑色小點,排列呈同心輪紋狀。
褐斑病的病斑褐色圓形較大,直徑4~10mm,病斑顏色較淺,葉斑背面比正面更淺,初期病斑就有明顯的黃色暈圈。主要在葉片正面病斑上產生小黑點,散生且不明顯。潮濕時,兩種病害在小黑點上均產生灰褐色霉層。

茄葉斑病

番茄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也可為害莖及果實。初呈細小壞疽斑點,後壞疽面積擴大,患部病斑灰黃色至黃褐色,具紫褐色輪紋或邊緣周圍具一圈黃暈,病斑大小變化大,1—15毫米不等。潮濕時斑表面現暗灰色霉狀物。嚴重時葉片枯死凋落。

防治方法

①及時除去病組織,防止交叉感染。
②輪番種植不同的作物。
③ 環境溫度濕度大時,不適合澆噴。
④化學防治。在發病初期就開始用藥,常用藥劑:大生M-80粉劑700倍,80%絡合態代森錳鋅600-800倍,70%甲基硫菌靈1000倍,80%乙蒜素+丙環唑(葉斑病專用乙蒜素)800-1000倍,對葉斑病防效理想。注意藥物交替使用,以避免或延緩病蟲害的抗藥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