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里夫

林里夫(1909~2001)曾就讀北大、留學日本,上世紀20年代末參加革命並加入中國共產黨,30年代初在北京、天津、上海從事地下工作,紅軍長征時期受黨中央委託與宋慶齡一起領導了全國的抗日武裝(紅軍以外)和海內外的抗日運動;1937年任陝北公學政治經濟學教員,1952~1954年任中共東北局黨校政治經濟學教員及教研室主任,後調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任研究員,1955年與狄超白共同創辦黨的經濟理論刊物《經濟研究》,1956年兼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經濟系《資本論》教授。他精通英、法、德、俄四種文字。 
林里夫一生堅持真理、剛正不阿,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從不動搖;是在長期、殘酷的對敵鬥爭中存活下來的少數人之一。他從1939年開始,受到黨內暗藏的奸人的栽贓陷害,在康生的“保全處”住過7年監獄(“七大”平反);1958年,因堅持共產黨的革命原則,被誣為“右派”、“反黨集團的組織者、領導者”,最終以“狄超白、林里夫反黨集團”定案。他數十年身處逆境,但從未屈服,直至1985年得到徹底平反。 
上世紀50年代的中後期,狄超白(1910~1977)是經濟研究所的所長、黨支部書記,林里夫是支部委員,在那兩條路線鬥爭異常激烈的年代,反右積極分子與潛伏在共產黨高層的內奸團伙裡應外合地顛覆了整個黨支部、摧毀了團支部,即便是社會上曾經在理論上表示過對林里夫支持的人也受到牽連。這些被扣上“反黨”帽子的同志,沉冤二十餘載,直至林里夫得到平反,但部分同志已經慘死於“勞改”。 
1958年,黨支部被顛覆後,孫冶方(1908~1983)調任經濟研究所接替工作。文革積極分子趁文化大革命亂中取勝。孫冶方因曾經保護過狄超白、林里夫,使他們避免了被送去“勞改”的命運;被認為“招降納叛”,送進了監獄。林里夫的老友顧準(1915~1974)也再次“挨整”,被弄得妻離子散。
來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