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林夢飛1909年5月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1913年隨父回廈門定居,林夢飛的童年是在家庭經濟條件十分困難中度過的,他的三個哥哥因無法支付學費而停學。林夢飛在延陵國小畢業後,考入廈門中華中學 。
民國戰亂
1925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發生,激起了全國學生運動的反帝熱潮,林夢飛加入廈門組織的聲援學生軍。
1926年1月,廣州黃埔軍校向全國招生,林夢飛報名應考,被錄取後編入學生隊,受訓後升入第五期學生隊政治科。
1927年3月,18歲的林夢飛走出黃埔軍校,作為第四期的畢業學生,加入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師葉挺部七十二團擔任連指導員 。同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林夢飛帶領的百人分隊全數陣亡,他本人也身受重傷 。7月,二十四師開往江西在虎崗宣布起義,林夢飛由於受傷未愈,與部隊失去聯繫。出院後輾轉回到廈門,與同安中共黨組織取得聯繫,被派到馬巷洪厝村組織農民協會,開展農民運動。其後因同安中共秘密機關受包圍,林夢飛被迫赴汕頭暫避 。他在上海當了兩個多月的“馬路難民”,飽嘗窮困潦倒的滋味。
1928年3月,林夢飛考進南京軍官學校,受訓十一個月。
1929年3月,林夢飛被派到福建49師張貞部當副營長 。至1933年9月,林夢飛擔任四十九師張貞部任上尉副營長、少校營長。十九路軍入閩後,張貞被免職,林夢飛轉赴上海市任保全處上尉中隊長。其後,到江西廬山軍事教官訓練班受訓半年,1935年底回閩。
1936年5月至1942年12月,林夢飛在福建省軍政界的職務變動頻繁,先後任永春縣社訓總隊少校教官、武平縣縣長、永泰縣縣長、南安縣抗戰自衛團上校團長、德化縣清剿張雄南股匪司令部上校參謀、莆田縣縣長、福建省保全二團上校團長、泉州興泉地區指揮部上校副指揮官等職務 。
策反起義
抗戰勝利後,林夢飛卸下戎裝從商,擔任泉州車船運輸行經理。至1949年,擔任南京國民政府“國大”代表,福建省保全司令部組訓處少將處長,福建省第四行政區專員兼少將保全司令,廈門警備司令部少將參謀長,並在泉州創辦《群力報》,兼任廈門《時代晚報》董事長。
1948年底,在廈門參加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 ( 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前身之一),接受中共華南局領導;並策動三二五師副師長陳言廉起義,多次營救中共黨員和進步人士。廈門解放前2個月,輾轉進入閩中游擊隊泉州團隊所在地南安嶺兜,後奉派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進入廈門 。
建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港口被封鎖。林夢飛與國民黨起義人士張聖才等共同組織裕康船務行,出任經理。1949年11月15日,林夢飛利用在香港的關係,引進石油、西藥、汽車零件等物質,緩解軍用物資和民生用品的急需 。
1951年創辦廈門飛達照相紙工業社,為廈門感光廠引進彩色生產線全套設備及技術,生產照相紙供應國內市場,為國家節省大量外匯。1956年公私合營後改名為廈門感光化學廠,1959年改為國營工廠,被任命為廠長、顧問 。
1966年6月“文革”開始,林夢飛先生由於有複雜的政治生涯而受到衝擊,子女也隨之受到牽連。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政策,給予平反恢復名譽,擔任民革第六、第七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監委常委,福建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 。1981年應聘為廈門經濟特區顧問、廈門經濟特區發展公司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開展對外宣傳、聯誼活動和引進僑資、台資、外資工作。1985年,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授予他“為四化服務先進個人”的稱號。
1993年底,林夢飛忽感身體不適住進廈門市第一醫院,從此臥床不起。1994年8月15日病逝,終年86歲。1994年8月22日,林夢飛追悼會於廈門殯儀館舉行,海內外各界人士上千人出席追悼會 。
個人生活
1937年10月10日,林夢飛與妻子黃達治舉行婚禮,黃達治1920年出生於菲律賓宿務市的一個華僑家庭,擁有中國、菲律賓和西班牙血統,1936年隨父母遷居福建晉江安海,因才貌出眾,有“安海皇后”的美譽 。黃達治於2011年6月在香港去世,與林夢飛合葬於廈門天馬山中華永久墓園 。
林夢飛與妻子育有子女林華玲、林華星、林華國、林華明、林華晉、林華萍、林華強,以及養女林華安 。
獲獎記錄
個人類 |
|
人物評價
林夢飛同志為人正直,心胸坦蕩,工作熱忱認真,待人謙和。解放以來,他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恪守為人民服務宗旨,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愛國統一戰線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民革福建省委主任委員、省政協副主席陳家振先生) 。林夢飛豁達大度;老驥伏櫪,關心國事,參政議政,年逾古稀,不揚鞭自奮蹄;林夢飛熱盼祖國和平統一,為此鞠躬盡瘁 (中華林氏總會評) 。
後世紀念
1995年,後人為了紀念他,成立林夢飛教育基金會 ,並出資在廈門市雙十中學的國中部修建“夢飛圖書館”。2006年,出資200萬在雙十中學高中部修建“夢飛音樂廳” 。
2014年,林夢飛教育基金會在湖南耒陽市捐建實驗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