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棗[植物]

該品種系明朝由山東引入,栽培歷史400餘年。因果形側面較扁,當地方言“扁”音為“板”,故稱“板棗”。主產于山西稷山的陶梁、姚村、南陽、關城、下迪等村。

果實性狀

板棗板棗
果實中等大,扁倒卵形,上窄下寬,側面較扁。平均果重11.2克,最大果重16.2克,大小較整齊。果肩較小,斜圓,梗窪小而淺。環窪中等大,較深。果頂寬圓,頂窪廣、中等深。果面不很平整,果皮紫褐或紫黑色,中等厚,富光澤。很少裂果。果肉厚,綠白色,質地緻密,稍脆,汁液中多,甜味濃,稍具苦味。含可溶性固形物41.7%,含糖量33.7%,可食率96.3%,品質上等,適宜制乾、鮮食和作醉棗。制乾率57%,乾棗含糖74.5%。核小,核內多無種子。在產地,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始花,9月20日開始進入完熟期採收。

栽培習性

樹體較高大,枝條較密,乾性弱,發枝力中等。萌櫱力強,根櫱生長勢強,19年生樹,樹高8.2米,冠徑5.2米。結果早,豐產穩產。根櫱苗一般第二年開始結果,少數萌生當年就開花結果,15年後進入盛果期。棗吊平均坐果0.5個左右。19年生樹,平均株產28.4千克,最高株產37.3千克。盛果期大樹,最高株產達200千克。經濟壽命長,300多年老樹仍能產鮮棗50千克。該品種對氣候適應性強,在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均表現良好。但對土壤肥水條件要求較高,宜選擇肥沃之地集約栽培。果實著色後落果嚴重。乾制紅棗,果皮脆硬,沒有皺紋,外表不美觀。

栽培技術要點

萌櫱力強,多用根櫱繁殖。幼果期及時追肥,肥量按全年追肥量的一半施入。采前落果較重,應在成熟前4~5周,噴布兩次萘乙酸50~70毫克/千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