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村[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東林村]

東林村[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東林村]

近年來,太倉市城廂鎮東林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以“建設新型農村社區 創建東林幸福家園”為目標,著力提高村級管理和為農民服務水平。2009年起,每年都入圍太倉市村級經濟十強村,蘇州市村級經濟百強村。獲得了國家級生態村,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民主管理示範村,江蘇省衛生村,蘇州市黨員服務中心示範點以及太倉市十佳先進基層黨組織,十佳新型農村合作組織等30多項榮譽。

簡介

東林村地處城廂鎮北首,村域面積7平方公里,共有村民小組42個,農戶765戶,在冊人口2985人。到2010年底,全面完成了村民土地換社保工作。全村可耕地面積4400畝,全部集中到村勞務合作社。勞務合作社下設七個公司,分別為“物業管理公司、園林綠化公司、家政服務公司、生態養殖公司、淨菜合作公司、衛生保潔公司、勞務中介公司”,所有東林村的失地農民,只要願意,都可參加合作社工作,合作社以公司制的經營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做大、做強。全村勞動力1600多人,做到了失地不失收,許多村民60多歲了,都有幾份收入,全村2014年人均收入達到273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2100萬元。東林村圍繞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要求,發展村級經濟,著力改善民生,注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創建東林幸福家園,做了一些具體工作。

搭建平台

東林村從2007年起,以金倉湖開發建設為契機,開始對村民整體拆遷,經過近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全村700多戶農戶的拆遷安置,拆遷安置率達100%,村民基本上都入住了由鎮政府投資建設的東林佳苑安置小區,小區總投資約3.5億元,總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小區內道路、綠化、景觀、水、電、通訊、有線數位電視、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備,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同時配備了3500平方的新型社區服務中心,融社區黨建、事務受理、勞動保障、文化、治安、衛生、環境、老齡等“八位一體”,設有行政辦公、衛生服務站、黨員活動室、圖書室、警務站、商業網點、便民超市、文體活動等場所。小區實行封閉式物業管理,由東林勞務合作社下屬物業管理公司管理。村兩委班子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徹底改變以前農村分散居住的管理模式,打造新型社區,將服務集中、前移,成立了東林佳苑便民服務中心,配套和完善了服務人員和服務制度,實現了對小區民眾的全員管理和服務,與小區民眾利益有關的各類為民、便民工作得到了落實,推動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全覆蓋。一個設計新穎、環境優美、居住舒適、設施配套、服務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區已展現在人們面前。小區還被評為蘇州市優秀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一等獎。

創新思路

為適應城鄉一體化建設,給東林的村民生活帶來的巨變,東林村兩套班子積極探索有效的新型農村社區的管理服務機制。始終將百姓參與作為主要抓手,使村民主動參與、積極參與、樂於參與。一是建立黨員議事組和業主委員會兩個平台。擴大了村民和村兩委會以及政府之間的交流平台,起到了橋樑紐帶的作用。由民眾中的呼聲變為議事組的議題,再變為政府方案,最後變為便民的舉措,成功將矛盾前置並解決,為政府政策的落實及工作的順利開展鋪平道路。真正落實“聽人民呼聲,替人民進言,為人民盡職”,同時加速了村民自治的進程。二是律師坐堂服務百姓。每周一次的免費律師座堂方便了百姓日常法律諮詢,調解矛盾糾紛,普及了法律常識,逐步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真正實現在基層的依法行政。三是民警進村、進小區。深入村民,開展警民懇談會,協助小區治安管理,結合電子監控設備,積極排查矛盾,及時處理治安問題,維護了小區安寧與和諧。

樹立正氣

集中居住後,新型社區改變了東林農民原有的生活習慣,村兩委會充分意識到必須要加大農民的自治力度。一是倡導文明新風。2010年8月,村兩套班子組織了東林佳苑第一屆民眾文化節活動,以“我的東林,我的家”、“我幸福,我參與”為主題,傳承了民間通俗文化的理念,充分展示東林村新農村建設的新面貌。以培養新市民、弘揚新風尚、建設新環境、發展新文化為目標,共同打造和諧、文明的新東林。通過這次文化節,營造和諧、健康的文化氛圍,激發東林佳苑全體村民積極投身小區建設的熱情,促進鄉風文明、經濟繁榮、社會和諧。舉辦了多場的文藝演出及各類文化體育活動,得到了村民的廣泛好評。同時在村里舉辦各類文明新風評選,以“文明新風進農家”、“巧媳婦文明之家”等活動為載體,以組織表演、組建社團為突破口,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從思想觀念、法制意識、衛生習慣、道德禮儀等方面加強引導和培訓,增強村民保持衛生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村民的素質得到一定提高。二是創新管理模式。“東林佳苑”小區管理,採用黨員志願者、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方格線式管理,通過小區村民協商,制定了“東林佳苑十不規範”,對入住農戶進行考核,考核滿分則發放1元/戶/天,通過以獎促改的方式加快農民生活習慣的轉型。在管理過程中始終堅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這一原則,譬如在農戶入住初期,煤爐的使用成為一大難題。解決問題的途徑首先是宣傳,宣傳煤爐的安全隱患、環境污染,宣傳電爐的價格成本,宣傳回收的日期及規則,宣傳超過期限後的懲罰措施,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進行了統一的煤爐收購,並由黨員志願者、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方代表組團進行檢查,如發現則嚴格按“十不規範”考核條例處置。

多元服務

東林村作為我鎮率先完成城鄉一體化的村,始終堅持積極探索新型社區建設,圍繞服務農民、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幸福感為根本宗旨,多渠道、多形式的實施各類便民、利民、為民措施,努力打造東林幸福家園。一是扎紮實實服務百姓。東林佳苑小區以便民服務中心為主體,配置了服務大廳、世代服務站、健身房、喜宴廳、親子活動室、書畫室、棋牌室、圖書室、綜合演藝廳、會議室、五位一體綜治、監控室等一系列便民功能室,均向村民免費開放。村民可以很方便的獲得社醫保、警務諮詢、計畫生育、物業、醫療、律師諮詢等一系列貼近百姓生活的服務。二是實實在在增加農民收入。幾年來,東林村的農民平均收入每年以13%的水平遞增,主要是通過以下幾項途徑:1、提供各類公益性崗位。將鎮、村、社區綠化養護、道路河道的保潔等公益性崗位,由鎮、村出錢購買崗位,全部安排給“三置換”中勞動年齡段人員就業。同時加大勞動年齡段人員針對性職業技能培訓的力度,為他們就業創造條件和基礎。2、加大合作農場建設力度。2010年,東林村在姚灣地區“三置換”騰出的1800畝土地上,組建合作農場,由村統一經營,實行大承包、小包乾,全部實行機械化育秧和種植,村里與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1000畝有機硒水稻的種植協定,統一品種布局、統一提供服務、統一產品質量標準、統一收購入庫。村里還成立了金倉湖農副產品行銷中心,主要經營富硒大米,目前已經成功打開蘇州、上海及周邊地區。大大解決了失地農民的就業和增收。3、發放各類福利待遇及補貼,減輕村民生活負擔。2010年共發放各類補貼140多萬元,人均超過了500元。三是真真切切關心關愛村民。村兩委會對村屬的各大合作經濟組織中的員工,在土地換保障的基礎上再購買了社醫保及意外保險,為他們的就業競爭力以及個人生活提供了保障制定村相關制度,對村民重病、大病、意外受災的家庭給予一定補助,2014年總計補助金額近20萬元。同時還為大齡村民除醫保外,還購買一份意外保險。2014年我村總計出險村民31名,享受到意外保險金額18.4萬元;出資13餘萬元,為每戶村民投入了家庭財產保險,最高保額50萬元,最大限度保障了村民的財產安全。

東林村新型社區的建設在循序漸進,東林村的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在不斷上升,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相信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在東林全體百姓的齊心協力下,東林村的百姓將向著更加幸福、更加美化的明天進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