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介紹
東山鄉位於祥雲縣東北部,東與大姚、南與姚安接壤,西與劉廠相連,北與禾甸、米甸毗鄰。鄉政府所在地妙姑,距縣城64公里,全鄉總面積32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5%,境內山脈縱橫,溝谷遍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為2868米、最低海拔為1640米。是祥雲縣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貧困山區鄉,全鄉轄大古者、乾海、新朗、妙姑、新民、餘食朗、外居苴、小莊子8個村委會,82個村民小組,2320戶其中農業戶2315戶。2005年總人口9899人,農業人口9738人。
行政區劃
全鄉轄大古者、乾海、新朗、妙姑、新民、餘食朗、外居苴、小莊子8個村委會,82個村民小組,2320戶其中農業戶2315戶。
人口民族
民族以彝族為主,彝族人口有8384人,占總人口的86.1%,居住有漢族、白族、傈僳族、苗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5.9%;人口密度30.4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長率9‰。
農村經濟
全鄉實有耕地面積8081畝,其中田5308畝,地2710畝,常用耕地面積為6616畝,農業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1畝,農村勞動力6299人。農業種植結構上大春以水稻、玉米為主,小春以蠶豆、小麥、豌豆、油菜為主,經濟作物有烤菸、油菜、百合等。
全鄉有鄉鎮企業175個,其中工業企業85個,以酒類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三個,主要以清梅酒和松茸酒為主。
東山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是革命老區,是滇黔桂邊縱八支隊活動的主要地區,是滇西地下黨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東山彝族人民為雲南的解放作了重要的貢獻。
東山彝族婦女擅長刺繡,民族刺繡有悠久的歷史,手工刺繡的民族服裝圖案精美,色彩絢麗,剪裁科學,工藝精湛,內容豐富,反映了彝族人民生產生活歷史的變遷,充分體現了彝族婦女的勤勞與智慧,刺繡的東西包括頭飾、服飾、鞋飾、腰帶等,各種飾品根據年齡和婚配情況有所差別,整體搭配協調、精緻美觀。
改革開放以來,東山鄉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鄉各族人民,興修公路,水庫,海塘,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到200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20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26元,結束了東山等天下雨、靠天吃飯的歷史,農業綜合效益穩步提升,實現了從吃不飽—吃飽—吃好的突破性轉變。“十一五”期間,東山鄉黨委、政府確立了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和東山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提出了“生態強鄉,林牧富民”和“打基礎、興科技、調結構、建支柱,走糧、煙、畜、特、林並舉”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四個一萬”(一萬畝核桃、一萬畝高產穩產農田、一萬畝經濟作物、一萬頭大牲畜)工程的目標和任務,大力推廣科技措施,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鞏固“平安東山”和“無毒鄉鎮”創建成果,努力推進東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經濟發展狀況
東山鄉共有8個村委會,82個村民小組,2320戶其中農業戶2315戶;總人口9899人,農業人口9738人;實有耕地面積8081畝,其中田5308畝,地2710畝,常用耕地面積為6616畝。全鄉農林牧漁協調發展,至2004年底農林牧漁總產值達3211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達2126萬元,林業產值達287萬元,牧業產值達841萬元,漁業產值達9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達29萬元。
基礎設施
東山鄉至2004年8月,共建成庫塘77件,總蓄水量131.72萬立方米,現可使用77件,其中病險5件;水窖2777個,總蓄水量4.28萬立方米,現可使用2541個,損壞40個,不規範169個,報廢27個;水池119個,總蓄水量0.82萬立方米,可用103個,損壞5個,報廢11個;三面光水溝55件,總長76.23公里,受益面積3800畝;機耕路15條總長28.6公里;至2005年11月共解決人畜飲水1725戶,6381人,預計須架設管線10.3萬米方能解決全鄉飲水困難。通過多年努力,至2004年底實現有效灌溉面積357.5公頃,有效實灌面積255.6公頃,旱澇保收面積222.4公頃,機電提灌面積28.3公頃,建成機電井6眼,防治水土流失面積10500公頃,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26.7公頃。
東山鄉是我縣的貧困山區鄉,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是長期制約該鄉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在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上級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全鄉人民團結一致下,1999年修通了到8個村委會的公路,實現鄉村通車。2002年至2003年實現劉廠至妙姑公路彈石化。至2005年安裝程控電話195 部,有線電視350台。
文化教育
教育承擔著培育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的重任,東山鄉有中學1所,在校生317人,教職工22人,2005年中考上線人數10人,上線率8.5%;國小8所,教學點19個,在校生991人,教職工83人,中國小專任教師51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7%,普及率99.1%,升學率100%,新建校舍36平方米,總投資26304元。
醫療設施
東山鄉有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8個,共有高、中、初級醫務人員34人,病床20張;已婚育齡婦女2173人,施行“三術”145例,簽訂計生契約夫婦162對,綜合節育率91.5%,避孕及時率80%,全鄉共有229戶辦理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兌現獨生子女一次性獎勵17.6萬元。
東山是一個少數民族山區鄉,境內居住著彝、漢、白、苗、傈僳5個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6.1%。農曆二月初十的“啞巴會員”是東山彝族特色的民族盛會。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2005年東山鄉與雲南電視台成功拍攝了“啞巴會”,並在“走遍雲南”欄目中播出,宣傳了東山,擴大了東山的知名度。
特色產業
東山鄉200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90.7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911.4元,糧食總產479.44萬公斤,農民人均占有糧食475公斤;鄉鎮企業258個,從業人員860人,總收入316萬元,總產值197萬元,利稅總額29萬元,實繳各種稅金17萬元,以酒類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有14家,主要以生產青梅酒和松茸酒為主;烤菸總產量達26.57萬公斤,經濟收入268.18萬元;以牛、羊、豬為主的畜牧業收入432萬元,黃牛凍精改良85頭,產下健康牛犢20頭;以核桃為主的林果業收入98.44萬元,以松茸為主的野生菌收入310萬元。預計2005年全鄉財政總收入81.6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