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近代經濟的形成與發展

《東亞近代經濟的形成與發展》是2005年3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本作家中村哲,翻譯是王玉茹。

圖書信息

作 者:(日)中村哲 主編,王玉茹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3-1
版 次:1
頁 數:325
字 數:250000印刷時間:2005-3-1開 本:紙 張:膠版紙印 次:
I S B N:9787010048932

作者簡介

中村哲,1931年生於日本愛知縣岡崎市,1955年京都大學文學部日本史專業畢業。1959年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助教。1966年龍谷大學經營學副教授,1969年京都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1970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76——1993年,京都大學經濟學副教授。1994——2001年福井縣立大學大學院經濟、經營學科教授。現在鹿兒島國際大學教授、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明治維新的基礎結構》、未來社,1968年〈奴隸制與農奴制的理論〉東京大學出版會,1977年〈世界資本主義和明治維新〉青木書店,1978年〈近代世界史理論的再探討——從東亞的視點出發〉青木書店,1991年〈近代東亞經濟的發展和世界市場〉商務印書館,

圖書目錄


總論
第一編 東亞近代經濟的興起
第一章 台灣學者論近代華商歷史
——學術環境與解釋趨勢
第二章 19世紀漢城財貨市場的動向
第三章 中日資本主義產生的制度環境比較
——以公司制度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心
第四章 朝鮮新女性的“近代”接受和“近代”體驗
——從戀愛到時興
第二編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東亞經濟
第五章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東亞的工業性分類
——對機械貿易的分析
第六章 兩種帝國主義與亞洲國際經濟秩序
——1930年代英日航運在中國中心之國際海域的競爭
第七章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日本的研發體制
——官立、公立、私立礦業實驗研究機構的變遷及特徵
第八章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日本城市小工業
——以東京地區為例
第九章 韓國經濟中的政府與同業組合
——以大韓紡織協會為事例
第三編 東亞經濟的發展
第十章 採用投入產出模型對韓國經濟的分析
第十一章 日本的縫紉機企業在中國的發展
——以“兄弟”和“重機”為例
後記
作者簡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