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14年2月出生於山東沂水坡城峪,早在青年時期就追求真理,立志報國,積極參加“一二·九”等學生運動。
1933年至1936年李覺同志先後就讀於北平弘達學院、北平中國大學。
1936年3月至9月在甘肅西峰東北軍騎兵集團軍學校學習。
1937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至1940年曆任東北軍騎兵三師七團一連副排長、紅軍步校三團及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文化教員、山西孝義縣總部隨營學校工作員、山西決死十一總隊政治指導員、晉西支隊三大隊黨總支書記、晉西支隊二團三營教導員。
1940年至1947年曆任魯西軍區教三旅七團政治處副主任、冀魯豫八分區作戰股股長、參謀處處長、冀魯豫軍區一縱一旅參謀長兼一團團長、一縱司令部參謀處處長。
1947年至1952年曆任二野一縱20旅副旅長、二野五兵團16軍47師師長、二野司令部作戰處處長、二野五兵團18軍第二參謀長。
1950年3月,王其梅和李覺率領前指,指揮52師先遣支隊向甘孜進發。昌都戰役,李覺協助張國華軍長指揮,取得了勝利。李覺酒量很大,和西北進藏部隊會師時,慕生忠說他身上有22個槍眼,李覺敬了他22杯酒。
1952年至1957年,歷任西藏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兼後勤部部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957年8月調入二機部工作,任二機部九局局長。
1964年至1982年,任二機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李覺參加了首次核試驗工作,是中共首次核試驗委員會11位常委之一。他親身經歷了核試驗全程。
1957年他擔任核研製基地司令員,參與了踏勘選址、基礎建設,科學試驗、實彈總裝,一直把核子彈送上鐵塔。
1964年至1982年任二機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
1982年5月任核工業部顧問。
1997年4月離休。
2005年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
2010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逝世訊息
李覺同志於2010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核工業的優秀領導幹部,原二機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覺同志(部長級醫療待遇)的遺體告別儀式2010年2月27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李覺同志逝世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分别致電悼唁、送花圈,並對其家屬表示慰問。
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國防科工局,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政協、西藏軍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軍兵種部、第十六集團軍發來唁電、送花圈表示悼唁。
帕巴拉·格列朗傑、常萬全、遲萬春、朱光亞、周光召也送了花圈。
中核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孫勤,國家國防科工局副局長黃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總裝備部軍兵種部副部長蔣校平,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王壽君,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長趙憲庚、黨委書記張克儉,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巴桑·頓珠,中核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孫又奇、余劍鋒、邱建剛、楊長利,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王森,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紀檢組組長馮先銀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
核工業老領導蔣心雄、李定凡、周秩、劉書林、陳肇博、閔耀中參加送別。
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國家有關方面負責人、離退休老領導、兩院院士有:陰法唐、聶力、多吉才讓、懷國模、劉正威、段存華、張華祝、黃齊陶、高潮、郝文明、胡仁宇、胡思得、姜悅楷、朱祖良、李英傑、任益民、錢紹鈞、陳能寬、于敏、潘自強、孫維昌、王潤民、宋家樹、尤德良、張興鈐等。
送花圈的單位有:中核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民政部離退休幹部局、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兩彈一星歷史研究會、中核集團公司總部各部門和京區單位及部分京外單位。
送花圈的領導和離退休老領導有:劉傑、丁衡高、李寶光、梁步庭、張慶黎、張忱、張翔、虞雲耀、向巴平措、白瑪赤林、楊金山、王增缽、盧春房、彭仕祿、程開甲、張丕緒、刁筠壽、李由、高新華、趙宏、李玉侖、羅雲光、巴桑、列確、李忠良、黃國俊、錢福源、周家鼎等。
國家、軍隊有關部門和單位,中核集團公司總部、京區成員單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及李覺同志親屬、生前友好等700餘人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
人物評價
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周光召回憶說:“當年,我們的研製基地在青海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大家都住帳篷,一切從頭建起。那時沒有高壓鍋,飯也煮不熟。 第一座樓房蓋成後,讓誰住進去呢?當時的負責人李覺將軍決定,領導住帳篷,科研人員住新樓。在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把帳篷留給自己住,這是真正的共產黨員的精神。李覺同志的這個決定,深深感動了廣大科研人員。我對他十分佩服。平時,李覺的作風就很民主,他愛護、尊重科技人員,十分注意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想當年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能聚集那么多知名科學家,與有一批像李覺這樣的共產黨員、領導幹部分不開。”
李覺同志的一生是忠誠於黨的事業的一生,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一生。他不求名、不為利,心胸坦蕩,與人為善,艱苦樸素,積極工作,無怨無悔,堅持真理,敢於鬥爭,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中國核工業的建設、發展和壯大,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李覺同志的逝世,使我黨失去了一位優秀的黨員,中國核工業失去了一位優秀的領導幹部,是中國核工業的一大損失。
人物軼事
在革命戰爭年代,李覺同志不畏艱險不怕犧牲英勇作戰。抗日戰爭時期,在攻打山東南樂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親自帶領突擊隊執行爆破任務。1938年秋,日寇進攻太行山,李覺同志奉命率部襲擊數倍於己、裝備精良的敵軍,戰鬥十分慘烈,我方1000多人的隊伍打得只剩下三、四百人,李覺同志中彈負傷後依然堅持戰鬥,他和同志們的英勇戰鬥,有力配合了太行山根據地的反圍剿鬥爭。解放戰爭時期,他跟隨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在解放大西南和成都戰役中是劉鄧首長指揮作戰的主要參謀人員。解放戰爭後期,又作為教員為革命軍隊培養了大量軍政人才和骨幹。
1950年,時任二野作戰處處長的李覺同志向劉鄧首長主動請纓,要求參加進軍西藏,並受命為18軍第二參謀長。他協助指揮了昌都戰役和被喻為“第二次長征”的和平解放西藏大進軍。西藏軍區成立後,他被任命為軍區副司令員,參加西藏工委工作,任西藏工委委員。在藏期間,環境異常艱苦,鬥爭極為複雜,任務十分繁重。他參與領導前方部隊開展生產,搶修康藏公路,解決了運輸問題;他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積極團結西藏上層愛國人士,落實民族政策,鞏固反帝愛國統一戰線,多次粉碎了藏獨分子叛亂的陰謀;他負責疏通了對印度的貿易,確保了進藏部隊物資供應和後勤保障,穩定了軍心。李覺同志積極倡導指戰員樹立“長期建藏,邊疆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覺遵守政策紀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逐漸形成了“老西藏精神”,成為駐藏部隊和工作人員的光榮傳統。李覺同志為和平解放西藏、建設西藏,維護祖國統一作出了重要貢獻,深受廣大指戰員和藏族同胞的愛戴。
1957年8月,李覺同志調任二機部核武器研究院院長。他是我國核工業建設和核武器研製的組織領導幹部之一,長期工作在條件極其艱苦的青海高原核武器研製基地。李覺同志憑著一顆愛黨愛國之心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很快從外行變成了內行。他甘當科研人員的小學生和鋪路石。從機構組建、人員調配、核武器研製基地的選址、勘測施工,他都親自過問,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積極主動與中央各部委、各省市、工廠和科研院所協調工作,堅持做到讓科研人員安心搞科研,其他的事情由他這個“後勤部長”去辦。他從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科研人員,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964年10月,我國研製的第一顆核子彈爆炸成功,大壯了國威,大振了軍威,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打破了核大國的核威懾和核壟斷,大大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1967年,我國又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李覺同志為我國兩彈的研製成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他是核爆炸現場指揮者之一,為我國核子彈、氫彈研製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林彪事件之後,周恩來下令將趙啟民、趙登程調出9院,回北京接受審查。為解決9院的問題,周恩來提議,經毛澤東批准,在京西賓館召開了第9研究院臨時黨委擴大會議,揭發了趙登程的罪行,將其逮捕,趙啟民被隔離審查。周恩來親自點將,李覺、趙敬璞(原9院黨委書記)、周秩(二機部404廠廠長)、胡若嘏(國防科委2局局長)等4人組成了國防科委學習組,赴九院處理“二趙”破壞造成的問題。李覺、趙敬璞到了9院四川基地,周秩、胡若嘏到9院221基地。國防科委學習組到9院後,經過7個月的艱苦努力,穩定了局勢,了解到許多情況,研究提出了許多需要中央解決而“京西會議”未來得及解決的問題。
“文化大革命”期間,李覺同志排除各種干擾,保證核武器和核潛艇研製工作的正常進行。在核工業“第二次創業”中,他和其他部領導團結協作、克服困難、排除干擾,親臨現場,到地方協調,召開專家會議,為建設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做了大量組織協調工作,為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積極貢獻。
李覺同志十分重視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經常深入基層調研,密切聯繫民眾,團結同志。他尊重科學,尊重人才,處處以身作則,與民眾同甘共苦,深受廣大核工業人的擁護和愛戴。
退居二線後,他繼續關心支持國家的改革開放和核工業建設。1983至1997年,受核工業部黨組委託,歷時十餘年,主持編纂完成《當代中國核工業》、《中國核軍事工作史料叢書》,同時還參與對《解放西藏史》及《劉鄧大軍征程志略》等史書的審核,為國家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扔過手榴彈再搞核子彈
1957年夏,二機部成立了核武器局,對外稱“九局”。經宋任窮提議,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李覺被任命為局長,負責核武器研製和基地建設工作。之前,李覺正在北京的一家醫院療養。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宋任窮向中央打報告,提名李覺為核武器研究所所長,得到了黨中央的批准。
宋任窮找到李覺。寒暄之後,宋任窮開門見山地說:“老李,你的工作已經定了。”李覺問具體工作時,宋任窮說:“要你來搞核子彈!二機部新成立核武器局,讓你來當局長。”聽說要讓自己搞核子彈,李覺感到很吃驚,以為聽錯了,心想自己過去扔過手榴彈,也造過炮彈,還用手電筒的燈泡搞過電雷管。但從來也沒有想過搞核子彈這樣高精尖端的東西。他說:“我不懂核子彈,連見也沒有見過,怎么搞呀?”宋任窮是軍人出身,說話很乾脆:“你不懂,我也不懂;你沒有見過,我也沒有見過。我看還是要靠我們的老傳統,過去在戰爭年代,毛主席教導我們要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我們打敗了蔣介石,建立了新中國。今天,就要在研製過程中學習研製,一定要把核子彈造出來。”
為給核武器研製生產基地選擇一個最佳地址,李覺帶著有關專家跑遍了中國的大西北,最終看中了青海的金銀灘。1959年夏天,來到基地建設的工作人員就達1.5萬人。到1962年底,工作人員人數已突破了2萬。同時,原在北京的九院也整體搬遷到了金銀灘。中國第一顆核子彈、氫彈就在這裡誕生,因而後來被人們譽為“原子城”。
受命為核子彈插接雷管
1964年10月14日19時19分,中國第一顆核子彈被小心翼翼地安裝在羅布泊試驗基地爆心的鐵塔頂端,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
16日,李覺向試委會報告,核子彈塔上安裝和測試引爆系統第三次檢查完畢,請示6時半開始插接雷管,張愛萍等簽字批准。
各單位最後進行自檢、互檢和領導檢查後,張愛萍隨即下達命令:8時插接雷管。
插接雷管,是最關鍵、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一道工序。試驗委員會將這一任務交給李覺執行。
上午10時,李覺等人分乘兩輛吉普車到鐵塔進行最後的檢查。所有工作人員包括警衛戰士立即撤離爆心區。李覺的車是最後離開的,走出幾百米,他又讓車停下來,向鐵塔看了最後一眼。隨後,在指揮部的路口,李覺把一把鑰匙交給了在那裡等候的劉西堯。那是鐵塔下配電箱上的鑰匙,引爆核子彈的電源已經合閘了。
隨著主操作員韓雲梯有力地按下了牽動人心的最後一個按鈕,一段短暫的寂靜之後,突然,鐵塔那裡迸發出強烈的耀眼的閃光,3秒鐘後,升騰起一個巨大的太陽般的火球,衝擊波如同颶風般席捲開來,隨後,傳來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這時,一輪火紅的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光照寰宇,輝耀九天。漸漸地,火球與地面衝起的塵柱連成一體,7秒鐘後,形成了一朵極為壯觀的蘑菇雲,上升至7000到8000米的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