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農

李育農

李育農,果樹學家,蘋果屬種質資源專家。長期從事果樹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通過考察、收集,創建了蘋果屬植物野生種質資源圃,保存了世界蘋果屬植物主要種類的全部材料;在蘋果屬植物的起源演化和多型性、種質特性以及分類和分布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副主編出版了《中國果樹志·蘋果卷》等多部專著,參編出版了《果樹研究法》、《蘋果學》。培養了許多果樹學人才。

基本信息

簡歷

1942年 畢業於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園藝系。

1943-1945年 任雲南省立昭通中學生物教師。

1945-1951年 任雲省昆明省立昆華中學教師兼昆明農業學校農場主任。其中1947年在昆明秘密參加中國共產黨。

1951-1953年 任雲南大學農學院園藝系講師。

1953-1960年 任西南農學院園藝系講師。

1961-1982年 任西南農學院副教授兼副系主任。

1983-1987年 任西南農業大學園藝系教授兼系主任及果樹研究室主任。

1988年 離休。

生平簡介

李育農,1921年11月18日出生於雲南省昭通縣,少年時在果樹種類較多的昭通縣郊區生活。上國中時,他見校長手持《三民主義》一書,扉頁有孫文題詞“窮理於事物始生之處,研機於心意初動之時”,這兩句話給他留下深刻印象。1936年,李育農入四川華西大學化學系,一年後改考浙江大學園藝系。1938 年,李育農赴廣西宜山就讀於浙江大學園藝系。1942年在貴州湄潭浙江大學園藝系畢業。畢業後回到雲南昭通省立中學任教。1943年,李育農受吳鏡漪先生委託,協助其培養西洋蘋果嫁接苗,在昭通西區灑漁河建立蘋果園。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李育農到昆明昆華中學執教。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在呈貢縣辦農場種植蘋果,掩護地下黨工作。1946至1949年期間,李育農與當時在雲南大學先後任教的知名學者秦仁昌、曾勉、俞德浚及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任職的蔡希陶等交往較密,在學術上受益良多。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育農到雲南大學農學院園藝系任教。1953年院系調整,李育農調到重慶北碚西南農學院園藝系任教。1954至1956年通過指導學生生產實習,協助北碚西山坪新生農場建立山地果園,發展蘋果、梨、桃和葡萄。1957年到北京農業大學參加全國果樹教師進修班,併到河北、山東、遼寧三省果樹產區考察,採集了果樹資源標本帶回四川,為以後進行果樹種質資源研究打下了基礎。1973年開始,李育農主持四川省園藝學會及重慶市園藝學會工作,並協助越西縣規劃建立蘋果外貿商品基地。80年代初,李育農在四川省農牧廳的組織下,聯合四川省有關區縣150餘人次,進行了四川蘋果資源的調查。

成就榮譽

他先後主持完成了“蘋果和蘋果屬植物起源演化的研究”、“世界蘋果屬植物的多型性特徵和種質特性研究”等科研項目,出版了《果樹栽培學》、《果樹研究法》、《蘋果學》等專著,多次赴國外考察和交流,為蘋果屬植物種質資源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主要論著

1 李育農(參編).果樹研究法.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

2 李育農(副主編).果樹栽培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年初版,1988年再版

3 李育農(參編).中國果樹栽培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58年初版,1983年再版

4 李育農.果樹矮化密植的理論與實踐.四川省園藝學會論文集.1982

5 李育農.四川蘋果屬植物種質資源調查研究.農業科學報導.1986,1(4):23~29

6 李育農.世界蘋果屬植物基因中心的研究初報.園藝學報.1989,16 (2):108~111

7 李育農.蘋果屬—亞種——中國蘋果.山東農業大學學報.1994,20 (3):363~366

8 李育農.蘋果名與實研究進展述評.果樹科學.1995,12(1):47~50

9 李育農,李曉林.世界蘋果屬植物過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譜分析.西南農業大學學報.1995,17(5):371~377

10 李育農.世界蘋果屬植物種類和分類研究進展述評.果樹科學.1996,13(增刊):63~81

11 李育農.世界蘋果屬植物分類新體系芻議.果樹科學.1996,13(增刊):82~92

12 李育農.世界蘋果屬植物的起源演化.中國學術期刊文摘.1(4):10~11,等等。

技術成就

1973-1978年,四川西部茂汶、小金等縣所產優質蘋果雖在全國評比中連年奪冠,但與國外相比,四川蘋果在質量、產量方面都存在差距。時值英國艾斯頓試驗站蘋果矮化密植的草地果園迅速增產之風聞甚熾,但國內缺少矮砧,於是喬砧密植的風浪一涌而起,從陝西到各地,各地爭相仿效,出現了蘋果栽培密度越密越好的偏見。李育農組織四川省園藝學會會員在四川南江、越西、雅安、南充等地開展蘋果喬砧密植試驗,二三年後產量大起大落,採用國內外各項控冠技術,收效甚微。實踐表明,喬砧密植不可行。在總結各地喬砧密植失敗的教訓後,李育農1978年撰寫了“蘋果矮化密植的理論與實踐”一文,在四川省園藝學會學術年會上進行交流。文中肯定了日本計畫密植、喬矮混植等先密後稀的先進經驗。他在1979年參編出版的《果樹研究法》的密度試驗一章中,闡明了計畫密植的優點,既可經濟利用土地,又可早日收回投資,兼有密植與稀植之長,有利於果樹單位面積的高產穩產。並系統介紹了計畫密植、喬矮混植的特點與栽植設計,同時在各地尋找蘋果矮化砧,開展計畫密植的示範試驗。試驗初見成效時,組織現場參觀,對推廣計畫密植起到了指導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