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7年,高中畢業、下鄉半年的李琳通過高考,進入大連工學院電子工程系773班,是恢復高考後第一屆大學生 。
1982年,本科畢業後,李琳被分配到瀋陽工業學院任教。1983年9月,李琳考取了大連海運學院的出國研究生,繼續深造,李琳用一年半讀完了國內的碩士課程,還完成了畢業設計,因為博士入學在即,當時沒有完成碩士論文寫作。
1985年2月,李琳來到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初到英國時的專業是控制理論研究,他用了4個月就完成了博士課題的核心部分,通過計算機模擬及理論推導理清了控制理論中的輸出變數反饋控制理論,並提出了新的定理,之後李琳從控制理論專業轉入材料系及機械系,師從雷射加工科學創始人Steen高級講師及後來的醫療機器人開創人之一何貝特 (Dr. Rodger Hibberd) 講師,開始研究雷射溶敷的智慧型控制。
1988年,Steen老師被利物浦大學聘為教授,尚未博士畢業的李琳被聘為助理研究員,隨其一同前往利物浦,協助他創建新的雷射加工實驗室,並在該實驗室工作了6年。
1989年,畢業於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之後在英國利物浦大學作為助理研究員從事雷射焊接、線上監測以及雷射表面工程研究。
1994年,被曼徹斯特科技大學(2004年,該校與維多利亞曼徹斯特大學合併為曼徹斯特大學)聘為講師。與此同時,他開始組建自己的實驗室——曼徹斯特大學雷射加工研究中心。
2000年,從講師被破格提升至全職教授,同年曼徹斯特大學高功率雷射加工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擔任中心主任。
2009年,擔任機械、航空、土木學院副院長(至2013年)。2009年,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至2012年)。2013年,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2014年,入選北京市“海聚工程”短期特聘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李琳主要研究方向為雷射材料加工,主要涉及雷射打孔、雷射焊接、雷射切割、雷射表面處理、雷射增材製造、雷射清洗、以及雷射微納製造,套用範圍涉及製造、醫療、生物、新能源等多種領域。
1985年,從事雷射材料加工理論和技術的研究。在李琳的領導下,雷射加工研究中心圍繞著創新和務實做了大量研究。他們為航空發動機製造行業提供了全新的雷射清洗技術,有效降低了廢品率,被世界著名航空發動機製造公司採用;在汽車發動機製造行業,通過改進汽車噴油嘴製造工藝,將柴油發動機油效提升1.5%,同時實現PM2.5減排35%-40%,被大多數國際知名汽車公司採用;其研發的雷射防偽技術也被多個國家套用在鈔票防偽中。
2000年,李琳帶領其團隊在陶瓷加工領域將雷射噴塗技術和火焰噴塗技術創新性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項新的工藝,彌補了此前兩項技術的缺陷,提升了陶瓷加工領域的技術水平。
李琳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0餘篇,擁有47項有關雷射先進制造的英國及國際發明專利。
2011年,發明超解析度白光微球虛像納米顯微鏡,實現50納米白光解析度,打破顯微鏡理論衍射解析度極限(200納米),該工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2013年。超解析度白光微球虛像納米顯微鏡技術套用於直接觀測無螢光標記生物病毒,實現對生物病毒的無干擾實時觀測,於發表在Nature子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
2014年,實現25納米非螢光超高分辨直接光學成像,在《ACS Nano》上發表。
人才培養
培養博士研究生畢業45人。
榮譽表彰
2013年皇家工程院頒發的弗蘭克 維特爵士勳章(Sir Frank Whittle Medal,英國工程最高成就獎之一)
2013年7月25日當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
2014年英國皇家學會沃爾夫森優秀科研獎 (Wolfson Research Merit Award)。
2014年曼切斯特大學年度人物最佳科研者勳章 (Researcher of the Year)
英國機械工程協會亞瑟查理梅獎(ArthurCharles Main Award)
社會任職
2013年-2015年,國際光子科學和雷射工程學會主席。
2015年-2016年,國工業雷射協會副主席
2016年,美國雷射學會主席。
人物評價
李琳在創新製造技術領域中做出傑出成就 。(2013年皇家科學院弗蘭克林·惠特爾爵士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