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玉香自幼家境貧寒,靠父母游鄉賣唱為生。她天資聰穎,受其母姜氏(肘鼓藝人,藝名“二花包”)的教誨, 5歲時就開始盤凳子演唱,18歲時與其弟、妹組成“李家班”在膠州一帶撂地攤賣唱,能演出“四大京”、“八大計”等茂腔傳統劇目。1945年到青島定居,後聯合京劇、 梆子、 柳腔藝人同台演出,廣泛吸收其他劇種的藝術之長,改革了“木肘鼓”冗長單調的腔法,把京劇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步的基本功融於茂腔,把茂腔藝術推入新境地,形成獨特風格,深受青島及外地觀眾的喜愛。青島解放後,她在當時膠東文協的支持領導下,於1951年成立“青島市光明茂腔劇團”,並被任命為團長。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出席全國群英會,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1956—1959年,她在專業劇作家的協作下,先後整理排演了傳統茂腔劇目《羅衫記》《花燈記》《隔簾》《勸嫁》等,並擔任主演。1959年率團晉京,在中南海小禮堂演出了《花燈記》,劉少奇、李先念、陳毅等中央領導觀看演出並接見了李玉香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被安排到青島市文化局戲劇研究室工作。
曾當選為政協山東省第二、三屆委員會委員。1982年8月在青島病逝。
從藝之路
1949年青島解放,藝人們獲得新生。班子編演了青島戲劇界第一個現代戲《殺人還鄉團》,與宋洵光合錄後又灌成柳腔唱片的錄音,流傳至今。膠東文協會長江楓同志為在青各個戲班起名。張秀雲與張喜雲姐妹的柳腔班子改為“金星柳腔劇團”;宿艷琴、曾金鳳的班子為“金光劇團”;台東商業市場東門內光陸戲院劉寶英的京劇班子改名為“共和京劇團”;李玉香的班子改名為青島光明劇團,李玉香任團長,劇團隨即遷至上海路工人文化宮戲曲廳內改唱茂腔。改茂腔的原因在於:東鎮一帶觀眾大部分都是即墨、平度人,喜愛柳腔;而小鮑島以西,大都是日照、膠州、高密、諸城人,他們喜歡聽茂腔。由於玉蘭二香在青島的知名度頗高,能坐四百名觀眾的戲曲廳場場滿座,為滿足星期日休班的觀眾需求,還增加了日場演出。從1950年到1959年劇團轉入國營前,劇團在李玉香的領導和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從光棍劇團發展到能演各種題材的劇目,服裝三新應有盡有,樂器道具一應俱全。
李玉香性格豪爽、堅韌剛強、面冷心熱、樂於助人,在撮合我團當家老生宋洵光與張秀雲結婚後,為夫妻二人生活方便,忍痛割愛把宋洵光調去柳腔劇團。1952年,淄博五音戲著名男旦“鄧洪山”先生(藝名鮮櫻桃)應青島祥字號孟家邀請,來青演出,並與該團作交流互演。當時五音戲演唱只有鑼鼓伴奏,沒有管弦樂器配音,李玉香不惜我團困難,仍抽出樂隊人員翟肇崧(二胡)、姜名山(京劇司鼓、京胡)與張曉峰三人去博山(淄博市)幫助五音劇社搞起音樂伴奏。1959年,劇團晉京匯報演出後,為當年闖關東的山東老鄉能看到家鄉戲曲,便循演遼寧灣各大城市。劇團到蓋平縣(現蓋縣)時,當地一個皮影戲班想從布後轉到前台,起名影調劇團,求教辦團經驗和舞台表演技藝。李玉香帶領劇團竭力相幫,晚上演出,白天堅持對影調劇團的傳藝。
當劇團發展初具規模,她考慮到正規培養下一代茂腔接班人,認識到過去低水平口傳心授的教藝方式趕不上時代潮流,便請來京劇老師四人傳授唱念做打,特別請來武功教師郭俊英先生教學生按京劇團科班程式進行訓練翻打越跳。不到三年,學員技藝可與當地京劇武打相媲美,能專場演出《荀灌娘》、《白蛇轉》。
唱腔特點
李玉香演戲當角齊全各行不擋,其唱腔清脆嘹亮、字正淳厚、噴口有力。靠把戲的“雲秀英”《潼台府》、武生戲的“武松”《獅子樓》、鬚生戲的“李房榮”《西京》、青衣戲的“於蘭英”《夜探北京》、武旦戲的“劉金定”《力殺四門》、花旦戲的“趙美蓉”《趙美蓉觀燈》,都令人傾倒。解放後,她專攻小生,與二妹李蘭香共演,生旦配合默契。在跑連外的日子裡,演員陣容左有唱做俱佳的正宗茂柳腔老生宋洵光,右有音甜韻美的李蘭香配襯,李玉香主唱大青衣而居中,茂腔傳統劇目“四大京”、“八大記”輪換演出。後來,回到市內東鎮台東二路商業市場內的“台東小戲院”唱柳腔(我們與張秀雲大姐同住商業市場內三樓,台東小戲院是在外西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