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滉(1501~1570)

朝鮮李朝時期學者、詩人。 《牧童問答歌》等都用國語寫成。 著作有《朱子節要》、《性學十圖》、《退溪集》。

李滉(1501~1570)

正文

朝鮮李朝時期學者、詩人。初名瑞鴻,字景浩,號退溪、陶翁、弘治、清涼山人。1534年文科及第。歷任左贊成、兩館大提學等職。他是“主理論”的嶺南學派的首領,被稱為“東方夫子”。李朝的文人認為他與李珥是朝鮮儒家的雙璧。他曾在慶尚北道建立“陶山書院”,廣收門生,傳授中國程朱理學。1569年退隱歸鄉。在他看來,能表現人的真性情的一些國語詩歌“大抵多淫哇不足言”,主張以儒家“溫柔敦厚”的詩教作為評論作品好壞的標準。他的詩歌大多進行道學的說教和表現田園生活的閒情逸趣。但是,他特別重視國語詩歌。代表作品時調《陶山十二曲》、 《還山別曲》、 《樂貧歌》和歌辭 《牧童問答歌》等都用國語寫成。 著作有《朱子節要》、《性學十圖》、《退溪集》。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