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春旺,男,1969年生,內蒙古通遼人,博士,副研究員,生態學家,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現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動物行為生態與物種保護方面的研究。 從事研究工作以來,在國內外發表論文近40篇,參加編寫學術著作5部,譯作3部,國際培訓教材1部。合作指導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在學博士研究生1名,與內蒙古師範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名。

人物簡介

李春旺,男,1969年生,內蒙古通遼人,博士,副研究員。
1988-1992年在蘭州大學生物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1992-1996年在西北林學院任助教,講授普通動物學和森林動物學。1996-1999年在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1999年7月,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動物行為生態與物種保護方面的研究,2000年被聘為助理研究員。2001-2005年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獲生態學博士學位,並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2006年,晉升為副研究員。200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訪問及合作研究。承擔或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國家環保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等多個項目。2006年至今,為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生物多樣性專家組成員。 自1996年,李春旺以麋鹿、普氏原羚等為對象,研究了瀕危有蹄類的繁殖行為、社會行為及其內分泌激素調節。發現了內分泌激素與繁殖啟動的關係,以及激素對社會結構與繁殖成功的影響。他還研究了環境和人類干擾與動物行為表達及內分泌激素的關係,認為環境壓力和人類干擾影響動物的行為生理。有關結果發表在Hormones and Behavior、Ethology、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Wildlife Research、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Zoo Biology、《動物學報》、《動物學研究》、獸類學報和《生物多樣性》等有重要影響的學術雜誌上。還先後主持或參加了多個自然保護區的野外考察,獲得了那些保護區野生動物及棲息地的動態數據,完成了考察報告,撰寫了相應編著。
2002-2005年,與俄羅斯科學家合作開展了關蒙古瞪羚生態與保護方面的研究。2009年,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的Daniel Blumstein教授合作,在美國開展了小型獸類適應人類干擾的行為學機制研究。相關結果已投稿Ecological Applications雜誌。通過合作研究,與國外科學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
從事研究工作以來,在國內外發表論文近40篇,參加編寫學術著作5部,譯作3部,國際培訓教材1部。合作指導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在學博士研究生1名,與內蒙古師範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名。

獲獎榮譽

2005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

2004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優秀研究生獎。

1999年,作為主要成員,獲“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資助的優秀科研團隊”稱號。

1991年,論文“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熱生物學初步研究”獲得蘭州大學“蘭花杯”優秀學術論文大賽三等獎

科研項目

目前主持或承擔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領域前沿項目”課題、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項目”課題和國家環境保護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各1項。

2007年--200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野生梅花鹿繁殖行為的激素調節和育幼警戒及環境適應性”。項目主持人。

2006年--2008年,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院長獎獲得者科研啟動專項資金”--“青海沙蜥、草原沙蜥適應不同氣候環境的行為和內分泌學機制”。項目主持人。

2005年--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獸類的繁殖季節、婚配製度和避免近親繁殖機制的研究”課題--“求偶場交配製度的形成機理和生態適應意義”。課題主持人。

2005年--2007年,科技部重大項目“動物疫病信息技術平台”專題1項。專題主持人。

2002年--2004年,美國COLUMBUS動物園協會國際項目專題--“陝西省老縣城保護區野生脊椎動物及大熊貓棲息地狀況調查”。專題主持人。

2000年--2005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項目課題--“物種瀕危機制與保護對策研究”。主要承擔人,並擔任課題秘書。

2002年--2004年,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領域前沿項目專題--“普氏原羚、麋鹿和大熊貓的瀕危機制及保護對策”,主要承擔人。

2002-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國際合作項目--“中俄、中蒙邊界地區蒙古瞪羚考察”。主要參加人。

2001年--2003年,“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武夷山風景名勝區野生動物監測”項目。主要參加人。

2001年, “UNDP/UNEP/GEF生物多樣性培訓項目”。主要參加人。

2001年,全國重點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工程規劃項目--《普氏原羚保護規劃》編制。主要參加人。

2000年--2001年,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創新青年科學家小組項目。主要參加人。

1998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保護區調查項目,調查江蘇沿海自然保護區。主要參加人。

1997年--2001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內蒙古巴彥淖爾盟蒙古野驢考察”。主要參加人。

1997年--2001年,中國科學院“九五”重大項目--“中國珍稀脊椎動物繁殖行為生態學研究”。主要參加人。

1997年--1998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項目--“動物行為的適合度研究”。主要參加人

代表論著

Li C., Jiang Z., Tang S. and Zeng Y. 2007. Influence of enclosure size and animal density on fecal cortisol concentration and aggression in Père David's deer stags.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

Li C., Jiang Z., Tang S. and Zeng Y. 2007. Evidence of effects of human disturbance on alert response in Père David’s deer, Elaphurus davidianus

Li C., Jiang Z., Zeng Y. and You Z. 2006. Environmental element as an essential prerequisite of behavioral expression: A case study of Père David’s deer.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Li C., Jiang Z., Zeng Y. and Yan C. 2004.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testosterone, dominance and mating success in Père David's deer stags

Li C., Jiang Z., Jiang G and Fang J. 2001. Seasonal changes of reproductive behavior and fecal steroid concentrations in Père David’s deer (Elaphurus davidianus)

Li C., Jiang Z., Zeng Y. and Yan C. 2003. Cortisol levels, dominance rank and mating opportunities in Père David’s deer stags

Jiang Z., Li C., Zeng Y. and Widemo F. 2004. "Harem defending" or "challenging": alternative individual mating tactics in Père David's deer under different time constraint

Xu A.,Jiang Z.,Li C.,Guo J.,Wu G. and Cai P.2006.Summer food habits of brown bears in Kekexili Nature Reserve,Qinghai-Tibetan plateau,China.Ursus

Zeng Y., Jiang Z. and Li C. 2007. Genetic variability in relocated Père David's deer (Elaphurus davidianus) population implications to reintroduction program. Conservation Genetics

李春旺,蔣志剛,湯宋華. 2006. 半散放麋鹿的警戒行為模式、警戒距離及其季節差異.動物學報

李春旺,蔣志剛,曾岩,游章強. 2005. 不同密度下和不同發情期時段中雄性麋鹿的繁殖計策. 生物多樣性

李春旺,蔣志剛,曾岩,閻彩娥,張林源,夏經世,唐保田. 2003. 圈養雄性麋鹿血清睪酮和皮質醇含量在發情期的變化. 動物學研究

李春旺,蔣志剛,曾岩,閻彩娥,張林源,夏經世,唐保田. 2003. 麋鹿茸與梅花鹿茸、黇鹿茸雌二醇含量比較. 動物學報

李春旺,蔣志剛,周嘉樀,曾岩. 2002. 內蒙古巴彥淖爾盟蒙古野驢的數量、分布和保護對策.獸類學報

李春旺,蔣志剛,曾岩. 2001. 雄性麋鹿的吼叫行為、序位等級與成功繁殖. 動物學研究

李春旺,蔣志剛,房繼明,姜國華,丁玉華,沈華,徐安紅. 2000. 麋鹿繁殖行為和糞樣激素水平變化的關係. 獸類學報

蔣志剛,李春旺,曾岩. 2006. 麋鹿的配偶制度、交配計策與有效種群. 生態學報

蔣志剛,李春旺,彭建軍,胡慧建. 2001. 行為的結構、剛性和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蔣志剛,李春旺,曾岩. 2003. 果子狸研究現狀.動物學雜誌

蔣志剛,雷潤華,劉丙萬,李春旺. 2003. 普氏原羚研究概述. 動物學雜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