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劇情
國民黨陸軍中將,任北平守備一軍軍長,後擢升為北平“剿總”西路兵團司令官,是傅作義的左膀右臂。抗戰時期率部重創日軍,有“七路半將軍”的美譽。1949年初解放軍兵臨城下,李昌毅在與解放軍鬥智鬥勇的過程中逐漸感到力不從心,他深深地被解放軍的周國華團長、偵查員喬震山的英雄氣概和廣闊胸襟所折服。與此同時他又對北平保密處處長王經堂等人竊國竊民、心狠手辣的做法極為反感,對國民黨政府日薄西山的腐敗統治深感惋惜。李昌毅既有軍人的忠,又有文人的節,是一位熱血將軍。但是傳統軍人的自尊不允許他向共產黨投降,實力的不濟又無法打破戰局上的壁壘,李昌毅走投無路之下決定親自出城會一會自己的對手,力爭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在城外看到紀律嚴明的解放軍在寒冷的冬天居然能夠為不擾民而在村外安營紮寨,感慨之餘認識到了國民黨部隊的失敗是歷史的必然,於是終於決定率領部隊起義。
編劇觀點
范昕:過去在書上學到和平解放北平時,沒有什麼太多的想法,至多感覺到解放軍的威懾力。 隨著閱歷的增長,對此事件的想法也慢慢不同。 尤其是對傅作義將軍。 戰死沙場固然能名垂青史,然而為了古城的完整,百姓的生命,不惜自己背上投降將軍的罵名的那種勇氣和胸懷,實在令人感佩。 很希望劇中能夠出現他的形象,相信也更能強化編劇所要弘揚的主題。
這個想法在一開始我們就有。主要提出者是康紅雷導演。他說過“要尊重我們的對手”康紅雷是我加入之前創作的靈魂。我很欣賞他的觀點。於是我設計了李昌毅這個人物。原書中的柳長誼是個小角色。李昌毅為戲中的主要人物。男三號,戲份很大。可以說是著力刻畫的人物。他的原型人物就是取材於傅作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