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先念故居紀念園位於湖北省紅安縣城以南22公里的高橋鎮長豐村李家大屋九龍沖內。九龍沖是一條東西走向的狹長地帶,雄踞在紅安縣南部連綿起伏的丘陵崗地之中,與黃陂塔耳的木蘭山生態旅遊區隔湖相望。成立歷史
2008年初,省政府1號專題會議決定成立故居紀念園,為副處級事業單位,隸屬於湖北紅安革命傳統教育學院。李先念故居紀念園由原來的李先念故居管理所轉變而來。上世紀七十年代,當地區政府在故居西側修建高橋地區革命傳統教育展覽館,同故居一起對外開放,並於1979年由紅安縣革命博物館接手管理。1992年,李先念故居被公布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故居管理所成為其專門的保護機構,隸屬於紅安縣文物局,主要履行文物保護和宣傳教育的職能。長期以來,故居一直受到李先念同志的親屬,特別是全國友協李會長的大力支持和關心,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從2005年下半年至今,投資兩千多萬元,以原有故居為依託,改造了高橋革命傳統教育展覽館,興建了李先念圖書館等主體建築,此後逐步改造池塘,修建牌坊式門樓、圍牆、停車場、綜合服務房等附屬設施,規模不斷擴大,成為了現在的李先念故居紀念園,建築面積4300平方米,已經成為集革命傳統教育、紅色旅遊、農業科技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紀念園區。主要景點
牌坊式門樓
紀念園牌坊式門樓額枋上的“李先念故居紀念園”八個字由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2]上將親筆題寫,其兩側的楹聯“入川陝,走河西,馳騁中原,將軍不下馬。理倉稟,問經濟,剪除蟊賊,元首正是他。”則由軍旅作家劉亞洲中將所作,是對李先念革命生涯的精闢概括。李先念故居
李先念故居建築面積130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闊五間,是一進三間,座北朝南的土磚瓦房。故居是典型的鄂東民間建築風格。這幢房屋是李家祖輩租種地主的佃田時住過的莊屋,1909年6月23日李先念同志在這裡誕生,並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爾後從這裡走上革命道路。現其內部舉辦了復原陳列。西側兩間為李先念父母的住房。進門的第一間為正廳,擺設有春台、方桌、椅子、紡線車等家具,靠右邊的一間是臥室兼廚房,擺設有床、睡櫃、廚櫃等家具和土灶、水缸等廚具。東側三間為其伯父的住房。2006年5月,李先念故居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豐紀念館
故居西側為長豐紀念館,建築面積360平方米,展示整個高橋地區的革命鬥爭史,此後陳列展覽形式不斷更新,內容不斷豐富,並增加了李先念的家族史料陳列。李先念圖書館
新建的李先念圖書館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按李先念同志在中南海居住的房屋仿造而來,分為生活區、辦公區、功能區,分別再現李先念同志在京期間生活和工作的環境,其中,將功能區中的小影院改造為多功能廳,將主要用於當地農業科技培訓,便於農民掌握多門新技術,拓寬致富門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此外,還可用於開展學術交流和會務活動,目前,在此已成功舉辦了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先生所作的“中美關係和農村合作醫療”演講會,和喬治敦大學校長約翰?德吉奧亞參加的中國中青年官員赴美學習情況座談會。紅馬寨
故居西南面的紅馬寨是當地最高山峰,海拔202米。山上紅色、綠色和人文歷史旅遊資源交相輝映,是李先念少年時代的樂園,保存有李先念早期參加革命時的藏居洞。一九二七年黃麻起義遭敵反撲後,李先念隱蔽到紅馬寨上繼續堅持鬥爭。敵人知道李先念就在紅馬寨上,可是不管怎樣搜山、圍剿都沒能發現他的蹤跡,原來他隱蔽在紅馬寨上的臥龍洞中,這臥龍洞不僅處在懸崖絕壁之上,而且洞前草木叢生,加之洞外瀑布飛簾,罩住了洞口,敵人未能發覺。李先念在山洞裡住了三個多月,他的二嫂和三姐李德琴以上山打柴為名給他送飯。山上還有在太平天國時期留下的城寨遺址。如今紅馬寨下已修築水庫,庫中碧波蕩漾,庫面上修有湖心亭、長廊與堤壩相連,山水亭台渾然一體,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對紅馬寨的山水自然資源、紅色文化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將其作為對紀念園的旅遊功能的擴展和延伸,進一步促進紀念園向功能性和多樣性的方向發展,逐步將其打造成紅色旅遊、生態旅遊和休閒旅遊相結合的景區。桂花園
紀念園接待中心,集培訓、教育、餐飲、住宿於一體。故居紀念園環境優美,設施完備,功能齊全,近年來新建綜合服務房和停車場,其中停車場1100平方米,大小車位56個,綜合服務房1045平方米,可以同時接待200人就餐,也可接待少量遊客住宿,並配備紀念品和小商品部,以滿足接待遊客的需要。
乘車路線
公交方式:在紅安客運站乘坐至開發區或高橋公交在占李路下,然後步行15分鐘即到。自駕方式:在紅安大道高橋鎮入口處下(有大幅廣告牌),進入占李路到達紀念園。
推薦方式:騎腳踏車從縣城出發,走李家大屋老路(路旁古樹成蔭,風景優美)到達紀念園,全程略需一個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