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師穆習易
李之才,字挺之,山東青社(今山東青州)人。 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被授予同進士出身,他為人純樸直率,自信而不做作。 他拜河南穆修為師,穆修性情躁烈嚴厲,即使像李之才這樣的人也經常在呵斥怒罵之中,但李之才事奉他更加勤謹,終於能夠從他那裡學到《易》。 當時蘇舜欽等也從穆修學《易》,但是得穆修專門傳授的只有李之才一人。 穆修的《易》是向种放學的,种放的《易》是向陳摶學的,其源流最遠,它的圖形象數變化之妙,是秦漢以來少有人知道的。
授雍以易
李之才代理共城令時,邵雍居母喪於蘇門山百泉上,身穿布衣,吃著粗茶淡飯,親自燒火做飯供養父親。 李之才敲門來拜訪,慰勞他說:“你這樣好學與專心一致在哪一方面?” 邵雍說:“除了典籍之外,我沒有研習其它。” 李之才說:“你不是考究典籍的人,對關於萬物周期規律的學問怎么樣呢?” 日後他又對邵雍說:“關於萬物周期規律的學問你已經學了,不是還有關於性命的學問嗎?” 邵雍遂對李之才再拜,表示願意從他受業。於是李之才就先教邵雍關於陸淳的《春秋》,打算以《春秋》揭示《五經》,如果能和邵雍談論《五經》的要旨,就最後傳授邵雍《易經》以完結學業。後來邵雍最終以《易》學而聞名於世。
為官平平
李之才開始做官是擔任衛州獲嘉的主簿,並暫時代理共城令。
李之才器志遠大,難被世人所鑑識,因此留任許久得不到遷官,有人為他惋惜,說:“你應該稍微貶損自己以求得到升用。” 石延年一個人卻說:“現實容不下你,你何不棄官隱居?” 後李之才調升孟州司法參軍,這時范雍守孟州,也不能了解他。 范雍剛剛從洛陽建節奉守延安,送行的人都送出境外,唯有李之才一個人到近郊就與范雍告別,有人指責之才,之才告辭說:“這是按慣例。” 不久,范雍被貶到安陸,李之才循著傳檄到洛陽來見范雍,前些時候送范雍出境的人一個都沒來,范雍這才感到了解李之才太晚了。
李之才的朋友尹洙寫信把李之才推薦給中書舍人葉清臣(字道卿),托石延年轉達,他在寫給石延年的信中說:“孟州司法參軍李之才,年三十九歲,會寫古文章,語言直率,意思深刻,不放肆顯露,不窘困急迫,完全可以追蹤前輩,不是我尹洙所敢品評,而他卻安於卑位,無仕進之心,人們很少能了解他。他的才能又很能通達古今事務,使他能稍微見用於世,一定會超過別人甚遠,遺憾的是之才太窮,因而不能堅定其歸隱的決心。了解他的人應該一起來成全他。”
石延年給尹洙回信說:“今天習文好古的人非常少而且不顯揚,如果遺棄了這樣的人,那么這種學問就更加衰落了。” 石延年平生最不喜歡拜訪大官,他前後四五次到葉道卿的門口,只到最終把書信遞進去才作罷。 葉道卿得信後向朝廷推薦了李之才,李之才於是得以應選新階,有五人保任,改官大理寺丞,任緱氏縣縣令。之才還未赴任,趕上石延年與龍圖閣直學士吳遵路調兵到河東,就徵用李之才為澤州簽署判官。 澤州人劉義叟因此得以跟隨李之才學習曆法,世稱“義叟曆法”,遠超古今曆法之上,其中有揚雄、張衡所沒說清楚的,這實際上是李之才傳授給他的。
丁憂後卒
慶曆中(1044年),李之才在澤州轉官殿中丞,遭母喪,服喪後的慶曆五年(1045年)二月,突然死在了懷州官舍,時年65歲。 聽說李之才英年早逝,朋友們極為悲傷。尹洙的兄長尹漸時任懷州知州,竟然哭李之才過哀,身染重病,不到一個月也死去。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李之才靈柩運回青州安葬。
史籍記載
《宋史·列傳·儒林·李之才》
(宋)《西溪叢語》
主要成就
傳易《先天圖》於邵雍 ,邵雍為光大易學的北宋五子之一。
主要作品
《奉答勤師山中見寄》
羨子幽棲地,空山十月天,
清檐朝飯後,寒壁夜深禪。
霜樹留殘果,冰崖斷舊泉。
劉雷好為社,邑客有誰賢。
《行次鳳州》
去年三月洛城游,今日尋春到鳳州。
欲托雙魚附歸信,嘉陵江水不東流。
主要弟子
弟子:邵雍。
弟子:劉義叟。
人物評價
邵雍評價:“求於天下,得聞道之君子李公以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