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耀南

1、清末貢生,系西寧詩人朱向芳之孫。2、江蘇省吳縣人,江蘇曙光光學電子儀器廠高級工程師。


1.朱耀南(1861-1933)字遠峰,西寧人。清末貢生,系西寧詩人朱向芳之孫。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和李煥章等人“聯轡北上”應考,分發山西候補分縣,民國時任甘肅省議會議員,督理甘肅臨潭等地禁種鴉片等事宜,頗有政聲。他常和李煥章、基生蘭等吟詠唱和,“偷閒偶適性,走筆賦新詩”。李煥章評朱詩是:“詩亦浩浩有佳聯”。
朱耀南的詩,多以山川風光,地方風情為內容,詩風淺近清新。如:
石壁削成古洞深,潺潺流水得清音。
我來小住山房內,大夏還欣署不侵。
(《西元山》)
徐徐道來,如與人促膝交談,使人自然地感覺出詩人對故鄉的熱愛之情。
《湟中懷古》七律四首是在“已未夏正十一月初二日長至節黎丹招飲”,即1919年冬至日應黎丹(字雨民,號無我,湖南湘潭人,時任西寧道尹,工詩文,精通藏語)的邀請會飲時所作。詩縱述西寧歷史,緬懷對開發西寧有貢獻的歷史人物,描繪青海高原壯闊雄渾的自然景色。如第一首頷頸兩聯:“……藍雀山頭殘雪積,金蛾嶺下夕陽斜。月光初夜隨弓影,霜氣經秋拂劍花……”。詩中的藍雀山、金蛾嶺都在大通、門源境內。山頭積雪,嶺下斜陽,秋夜新月,蒼蒼茫茫,一片高原渾厚深沉的景象。再如第四首:
總雲即敘此西戎,數代長征始奏功。
湟水流春煙雨外,峰巔掛瀑畫圖中。
洗心泉印空潭月,撲面沙驚石峽風。
往古來今徙感喟,敢將弄斧獻詩筒。
頷頸兩聯將古湟中八景的“湟流春漲”、“五峰飛瀑”、“龍池夜月”、“石峽清風”融入一詩,構思頗為精巧。
他的詩有的則頗具雄渾的風格:
人間何處訪河源,日夜雄聲萬馬奔。
人世濁宜歸瀚海,在山清不出崑崙。
洪濤欲破胡兒膽,歸路應銷楚客魂。
倘泛張槎到鬥牛,白雲深處見中原。
(《黃河》)
朱耀南的詩突出的特點是敢於向民間通俗文學學習,吸取營養,如《過年俚句》八首,可謂這方面的代表作。詩以通俗的語言和民歌形式,描寫舊時西寧地區的春節習俗。由於詩人從小生活在這裡,對當地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深為諳熟,所以這些詩可稱為西寧民間風俗畫,不失為研究地方民俗的寶貴資料,其中,有的還寫得很是生動:
兒童莫笑太疾頑,不寐深宵接祖先。
舊歲將除驚爆竹,鼾呼一覺到明年。
詩寫降夕之夜那些天真活潑的兒童,始則興高采烈,嬉鬧不眠,待到夜深時卻在不知不覺中一覺睡去,等到被爆竹聲驚醒,已經到了新的一年,其憨態正可謂呼之欲出。
朱耀南不僅能詩,更擅長山水遊記之類的散文,他的《華山記》、《五台山記》、《興隆山記》並稱“三記”,一時廣為流傳。基生蘭譽其為“筆端高華,才思精細”,李煥章也說是“描摩景物,惟妙惟肖,晴窗朗誦,如閱吳道子所繪嘉陵山水圖,令人心曠神怡”。
朱耀南著有《尋芳書屋詩集》、《尋芳書屋遊記》、《尋芳書屋雜錄》等。
2.朱耀南 男,1945年4月生,江蘇省吳縣人。江蘇曙光光學電子儀器廠高級工程師。一直從事光學特種工藝的工作。開始是刻照分劃、真空上色,不久就專攻光不薄膜技術,從鍍膜工藝到膜系設計、光學測量,同時還開展對簿膜新工藝和新材料的研究。近幾年來又開展了編制膜系計算和自動最佳化的電腦軟體以及鍍膜標準的工作。多次為工廠乃至上級總公司解決光學薄膜方面的技術難題。曾於1989年和1993年兩次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由其主筆編寫的部標(WJ1853-89)和國標(GB/T16601-1996)均已出版實施。此外,他幾乎每年有文章發表在雜誌上或參與國內外國際間學術活動。由於他為發展我國科學技術作出了貢獻,故於1992年獲得了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