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石

這本書系統闡述了寫作的理論框架,舉例充分,是一本難得的好教材,影響較大。 1984年,朱伯石主編的《寫作概論》把這兩種體系綜合在一起,被稱為“集大成”的寫作教材。 順便再說一句,中國古代的寫作學理論也大多屬於文章學範疇。

朱伯石老師1959年創立華師中文系寫作教研室並任教研室主任,開設文選與寫作課程,課程為專業基礎課。寫作課程注重以科研促教學,在國內學術刊物上多有文章發表,同時兼顧創作,發表有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在寫作理論上朱伯石提出:文品即人品;文以意為主;文章是語言的藝術;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學生寫作熱情高,作文教學有成效。 改革開放之初,寫作課程成為華師中文學科重要的基礎課程,師資隊伍實力強,結構合理,教風純正。1981年教研室受教育部委託與北京師大等五所院校協作編寫《寫作教學大綱》和教材,《寫作概論》朱伯石任主編。1983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供師範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中文系使用。
《寫作概論》朱伯石主編,1983年版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這本書系統闡述了寫作的理論框架,舉例充分,是一本難得的好教材,影響較大。同時出版人的印刷也比較講究,正文、舉例字形各異,讀來脈絡清晰。封面布紋紙,結實有利收藏,直到今日此書還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本子。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大學恢復後中文系所用的寫作教材基本沿用“文革”中各地所編的《寫作知識》之類的小冊子,其基本框架為:緒論、材料、主題、結構、表達、語言、修改和文風,俗稱“八大塊”。
進入上世紀80 年代以後,寫作學界一些理論者感到“八大塊”知識體系太偏重於(文章)理論知識,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作用不大,主張進行寫作技能訓練,尤其是文體技法訓練。於是從1980年起,他們把寫作研究與教學的中心轉移到文體技能訓練上去。
1984年,朱伯石主編的《寫作概論》把這兩種體系綜合在一起,被稱為“集大成”的寫作教材。華東師大出版社版的教材《寫作》即屬於此類。之所以在這裡提到這套教材,是因為它一直是全國自考指定的專用教材。文科自考教材的落伍性前些年曾飽受質疑,這個也算一例吧。
寫作理論家們現在對這套理論的基本評價是:它的理論本質屬於文章學;它無法指導提高學習者的寫作能力。這個評價很殘酷。
中國小作文教學受這套體系影響最深。眾所周知,現在中國小語文教學分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兩大塊,但在寫作教學中,許多教師卻實際在用閱讀的理念教寫作,此現狀的理論之源即在此。所謂閱讀的理念,就是分析文章的方法,主題如何,結構如何,云云,是先有文章,再分析文章之得失。但真正的寫作學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要教學生如何“無”中生出“有”來。所以,長期以來,我們的寫作課堂教得不足,評得卻十足,輕教重評,就是此理論落實到實踐上的結果。
不過,這套理論對寫作教學其實也有兩個明顯的作用:一是可以給寫作者確立一種寫作行為模式;二是為教學者提供了一套評價體系――即我們常說的“主題突出,層次清楚,語言流暢”之類。
順便再說一句,中國古代的寫作學理論也大多屬於文章學範疇。
無論是文章知識體系(“八大塊”)還是文體技能訓練體系,從本質上說,都是圍繞“文本”的。進入上世紀80年代中期,“文章學”與“寫作學”概念的辨析,使人們認識到研究“文章”的是文章學,研究寫作行為的是寫作學,於是提出寫作學“應以寫為研究中心”的寫作學思想。
此時,中國寫作學第一次進入概括規律、揭示原理的理論層次。首先,劉錫慶提出寫作行為的本質規律是“雙重轉化”的觀點――寫作中首先是現實生活、客觀事物向認識主體即作者頭腦的轉化,形成觀念、情感,然後是作者觀念、情感向文字表述的轉化,即“物→意→文”的寫作過程模型。
後來,朱伯石提出“三級飛躍”論,即“感知飛躍”、“內孕飛躍”、“外化飛躍”。它強調了意化到物化的過程中的一個中介:內孕,形成“物→意→孕→文”的過程模型。金長民、林可夫提出“三重轉化”論,即內化、意化和外化,它強調了由外物到意化過程中的“內化”這箇中介。但很明顯,它們都是在“雙重轉化”的基礎上形成的。
---部分評價引自 俞磊 理論的轉型對寫作教學實踐的啟示
著名寫作理論家、教育家,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朱伯石先生一生從教,治學嚴謹,著作豐碩,對現代寫作學學科的開創、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朱先生生前曾任中國寫作學會理事。朱伯石先生一貫擁護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老一輩黨員知識分子的楷模。
中共黨員、著名寫作理論家、教育家,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朱伯石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1995年8月24日在武漢逝世,享年7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