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交響曲未完成唯有第一、第二兩樂章擁有完整的曲譜,第三樂章只有九小節改編為管弦樂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鋼琴曲譜的形態,第四樂章則連草稿都沒有。但第一、第二兩個樂章無論在形式上或感情處理上,都能搭配得天衣無縫,整個內容至此已表達得十分完整,再加任何詼諧曲樂章或終樂章,均有畫蛇添足的感覺。
所以,此曲在形式上雖然“未完成”,但實際上是完整無缺的,並因此而顯得結構新穎,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此曲不僅是舒伯特交響曲中最傑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樂的一部絕世佳作。它抒發了作者內心世界的矛盾衝突,憂傷情緒充滿了整個樂曲。透明清純、優美豐富的旋律,不加裝飾和聲和音色,這種作曲手法非常新鮮,這是此曲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的重要原因。
本曲未完成而終,這為它增添了許多穿鑿附會的謠言傳說,甚至有人將它杜撰成故事,拍成電影。如此一來,此曲更是家喻戶曉。
作品賞析
繼“米羅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雕像之後,這首樂曲很可能是西方藝術史上最著名的“未完成”之作。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最初的計畫,無疑是想完成一首四樂章的交響曲,希望能在莫扎特及海頓的模式之外另闢蹊徑,開拓出一片寬廣且高度主觀的表現領域。
他一開始所走的方向便與之前六首交響(舒伯特沒有寫第七號交響曲)曲徊異,木管與銅管在交響曲史上,第一次得與弦樂並駕齊軀——為旋律與和聲結構加上了強烈的色調,效果因不尋常的樂器組合而更顯誇張(例如單簧管與雙簧管在第一樂章的主題中齊奏)。貝多芬保留在最高潮時刻才使用的長號,在此曲是一開始便加入樂團,並展現卓越技巧,使樂團聲音更雄渾,爆發更具威力。
快板第一樂章似乎充滿了山雨欲來的氣氛,單簧管與雙簧管吹奏的真正主題——急迫而憂鬱的b小調主題,由小提琴狂熱的十六分音符伴奏——之前是一段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哀怨的序奏,稍後又被延伸入發展部中。除此之外,只有一種極其著名的旋律,很類似圓舞曲,卻又不完全是。舒伯特的作曲手法是以大提琴對應低音大提琴的撥奏,加上單簧管與中提琴不合拍的伴奏,實在是故作輕描淡寫的絕技。在管樂色彩與表情的全新世界中,這篇樂章牽回不已,讓浪漫主義風格首次以交響樂的形式出現。
接下來田園風的E大調行板樂章仍然繼續探險,樂曲再度設定為流暢的叄拍子(不過這回是拍3/8而不是3/4拍),木管與銅管也再一次展露精湛技巧。當單簧管吟唱著哀淒的升C小調第二主題時,舒伯特又再次運用不合拍的伴奏,予人一種脆弱的感覺。此時更神奇的事發生了:樂章已過二分之一,舒伯特卻將小調和聲轉為大調,而旋律由雙簧管接手後,風格便由尖銳強烈轉為舒緩而撫慰人心。
這兩個樂章寫於1822年秋,但就在1822—1823年冬,舒伯特患了重病;後來他可能是因為這首曲子會勾起痛苦的回憶,因而不願完成它。而且這首樂曲在形式上也有問題,他效法貝多芬,以強有力的手法發展素材,卻拂逆了自己的思維特質,因為這些素材本身非常“封閉”(偏重旋律性),而不夠“開放”(偏重動機),無法以貝多芬奏鳴曲中典型的擴展與重組手法來處理,舒伯特直到創作第九“偉大”交響曲才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