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為了研究亞洲婦女史關於五十年前日本婦女被賣到南洋當娼妓的心酸歷史,山谷圭子 ( 栗原小卷 飾)幾乎跑遍了天草的各個角落。但當人們得知她是為這個主題而來,幾乎所有人都緘口不提。就在圭子決定離開的時候卻意外的認識了當地一個窮苦的老太婆—阿崎婆 ( 田中絹代 飾)。
在阿崎婆家短暫小住返回京都後,圭子再一次來到了這個偏遠的小山村。阿崎婆遠在東京的兒子從來都不來看她,連兒媳長什麼樣子她都不知道。孤獨的阿崎婆對於圭子的到來異常興奮,並向街坊四鄰介紹圭子是自己的兒媳婦。
圭子試探地向阿崎婆提出關於“南洋姐”的話題,每當這時阿崎婆總是神色黯淡,不願提起過去的日子。圭子知道阿崎婆就是曾經的南洋姐,但那段生活對阿崎婆來說是痛苦的回憶,讓她自己剝開傷疤是何等的殘忍。
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阿崎婆卻講起了她的過去。小時候阿崎婆家生活很貧困,母親改嫁後為了能讓家人吃上飽飯,阿崎婆跟隨人販子來到了南洋。但她並不知道自己悲慘的生活即將開始。十幾歲的阿崎婆被賣到了8號妓院,並開始被逼接客。儘管她也曾經誓死不從,但在老闆的威逼利誘下最終也只能默默忍受。為了能早一天離開這個鬼地方,幼小的阿崎努力接客賺錢用以贖身。
在南洋的那段日子裡,一個叫竹山秀夫 ( 田中健 飾)的年輕人走進了她的生活,這是阿崎婆第一次愛上了一個男人。秀夫承諾賺錢為阿崎贖身,但終因無法接受她娼妓的身份從此便杳無音信,失望的阿崎整日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時間流逝,隨著日本經濟的復甦,日本政府已不再依靠販賣南洋姐賺取外匯,妓院生意開始衰落。阿崎所在的8號妓院幾經轉手被同是妓女出身的老闆娘阿菊媽接手。善良的阿菊媽用一生的積蓄在當地為所有日本的南洋姐修建了一座墓地,並在臨終前囑咐大家在這裡度過餘生,不要再回到日本。
但思鄉心切的阿崎卻沒有聽從阿菊媽的勸告,回到了家鄉。此刻哥哥已經娶妻生子,家裡再也融不下她。家人和鄰居的歧視令阿崎悲痛欲絕,無奈下只得離開日本來到了中國東北,並嫁給了一個皮匠。日本戰敗後阿崎回到了家鄉,丈夫去世了留下一個兒子。兒子長大後將阿崎婆送回了老家,自己在城裡娶了妻子,卻再也沒有露面。
圭子被阿崎婆的故事深深打動,臨行前阿崎婆向圭子要了她用的毛巾留作紀念。圭子特意來到當年阿菊媽修建的墓地,在那裡祭拜那些曾經深受苦難的南洋姐。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三穀圭子 | 栗原小卷 | 李梓 |
阿崎婆(青年) | 高橋洋子 | 劉廣寧 |
阿崎婆(老年) | 田中絹代 | 趙慎之 |
竹內秀夫 | 田中健 | 童自榮 |
阿菊水之 | 水之江瀧子 | ---- |
太郎造 | 小澤榮太郎 | 尚華 |
山本 | 中谷一郎 | 楊成純 |
職員表
製作人 | 佐藤正之、椎野英之 |
原著 | 山崎朋子 |
導演 | 熊井啟 |
編劇 | 廣澤榮、熊井啟 |
攝影 | 金宇滿司 |
配樂 | 伊福部昭 |
剪輯 | 山岸達兒 |
藝術指導 | 木村威夫 |
(以上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以上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田中絹代為了塑造好阿崎婆的老年窘境,將滿口好牙統統拔掉;為突出阿崎婆手部青筋暴起,每天用橡皮筋把手上的血管紮起來;為瘦骨嶙岣,連續幾天不吃飯。
•該片在中國上映時,考慮到中國觀眾的接受力,放映前把一些有可能引起話題的場面剪掉了。然而,仍然有不少人斥責這是一部“黃色電影”,要求禁映。
•田中絹代在拍攝該片後不久便與世長辭,阿崎婆成為她塑造的最後一個藝術形象。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名稱 | 提名/獲獎 | 提名/獲獎方 |
1975年 | 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 提名 | 《望鄉》 |
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女演員 | 獲獎 | 田中絹代 | |
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推薦-競賽單元 | 獲獎 | 《望鄉》 | |
1976年 |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望鄉》 |
(以上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影片改編自山崎朋子的紀實文學《山打根八號娼館》,該著作反映了數以萬計的日本婦女在明治時期 (1868~1912年)和大正時期 (1912—1926年)被送到國外 (從西伯利亞到非洲)。山崎朋子記述了明治政府奉行的政策,即用日本娼妓以“人力資本’’的形式去賺取錢財回日本,同時促進日本商業利益在亞洲進一步擴大。所以,這些娼妓實際上不知不覺地為日本後來在這一地區進行軍事滲透奠定了基礎。那些年輕的妓女每天每個人被迫毫無選擇地接待30個或更多的嫖客。就是這樣,她們也要花好幾年時間才能還清欠下主人的債務。她們回到日本後,經常被視為賤民,即使她們曾經給予大力資助的家庭也歧視她們。其中許多人被家人遺棄,孤獨地死去。
1963年前後,導演熊井啟有一次去東南亞出差,發現那邊日本人墓地裡面有很多很小的墓,死亡年齡都是十四五歲,而且都是女人的名字。他一問才知道那些都是當年的日本南洋妓女的墓,俗稱南洋姐。熊井想進一步發掘這個問題,想拍個電影,但是當時的日本社會對這個問題非常牴觸。直到幾年之後,他看到了山崎朋子在日本《文藝春秋》上發表的報告文學《山打根的墓》,熊井啟找到山崎朋子,經過多次遊說,山崎朋子終於同意把著作權賣給熊井啟。熊井啟找到東寶公司,三番五次地爭取,答應了很多條件,最後東寶才同意出經費,電影順利開拍。
製作發行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日本 | 1974年11月2日 |
西德 | 1975年7月(柏林國際電影節) |
中國大陸 | 1978年10月 |
(以上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望鄉》是一部優秀的日本現實題材影片,主題嚴肅深刻。影片層次清晰,主次分明,情節的發展自然流暢,既注重了細節的選擇,又與全劇緊密相連。導演熊井啟在片中以雙重倒敘手法,使兩個時空的敘事形成對比和隱喻,恰到好處地展現了這部影片深刻的思想內涵,使這部影片達到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統一。
影片中田中絹代的舉手投足都傳神地表達了阿崎婆的內心世界,靈活的眼神和細膩的面部表情,使得阿崎婆的形象真切感人。尤其是片中結尾部分當得知山谷圭子將要離開時候的一場哭戲,令人為之動容。 (央視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