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縣,古縣名。
(1)西漢元朔二年(前127年)置,治今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東北什拉召附近。東漢末廢。十六國後趙復置。前秦以後又廢。西漢時曾為朔方郡治。
(2)唐貞觀二年(628年)改岩綠縣置,治今陝西省靖邊縣北白城子。唐末以後党項族拓跋氏世居其地,後遂為西夏領土。元廢。歷為夏州、朔方郡及夏綏銀(定難軍)節度使治所。
朔方縣,古縣名。
(1)西漢元朔二年(前127年)置,治今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東北什拉召附近。東漢末廢。十六國後趙復置。前秦以後又廢。西漢時曾為朔方郡治。
(2)唐貞觀二年(628年)改岩綠縣置,治今陝西省靖邊縣北白城子。唐末以後党項族拓跋氏世居其地,後遂為西夏領土。元廢。歷為夏州、朔方郡及夏綏銀(定難軍)節度使治所。
朔方的拼音是shuò fāng ,意為北方,英文north。朔氣是指北方的寒氣,北方很冷,又可稱朔方。另外有郡名為:朔方,是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名城,早在...
釋義 朔方郡 西漢十三刺史部之一 唐代方鎮 唐代縣名朔方節度使,又稱靈州節度使、靈武節度使、靈鹽節度使,是唐朝在今西北地區為防禦後突厥汗國設定的節度使,天寶十節度使之一。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十月六日...
簡介 文獻摘要 歷任名錄朔方郡,漢武帝元朔二年開。西部都尉治窳渾。莽曰溝搜。屬并州。戶三萬四千三百三十八,口十三萬六千六百二十八。縣十:三封,武帝元狩三年城。朔方,金連鹽澤、青...
基本概念 地理位置 其他相關朔方的拼音是shuò fāng ,意為北方,英文north。 朔氣是指北方的寒氣,北方很冷,又可稱朔方。 另外有郡名為:朔方,是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名城,...
釋義 朔方郡 唐代方鎮 唐代縣名朔方古道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西北部的杭錦旗境內,地處庫布其沙漠腹地,從賽音烏素到巴音烏素,全長57.52公里,主要以碎石路、硬土路、沙丘為主,並伴有沙坑和...
人文歷史 特色朔方郡是漢代的北方邊郡之一。雞鹿塞是朔方郡在阻山西部長城沿線的一處重要軍事據點,又曾是漢與匈奴和平交往的出入關塞,因此史籍上有多次記載。
朔方郡 雞鹿塞1913年,改清寧夏道名為朔方道,治寧夏(今銀川市興慶區),領寧夏(今賀蘭縣)、寧朔(今永寧縣+青銅峽市)、中衛(今中衛市沙坡頭區+中寧縣)、平羅(今石...
朔方高等國小將俗話寫作引進語文教學,從而打破了文言一統語文教學的局面。 朔方高等國小期間,我校名師首推沿襲新學香火的許景魯,其次便是黃光篔。 朔方高等小...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區(臨河)及市西南磴口縣。故城遺址有數處,主要有磴口縣漢代朔方郡的臨戎縣、窳渾縣、三封縣三座故城,巴彥淖爾市區內的黃羊木頭城址...
信息 簡介 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