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發電量

數據顯示,10月份發電量較上年同期減少4%,為2,645億千瓦時。 其中,燃煤發電量較上年同期下滑5.2%,這是總發電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此外,10月份水力發電量較上年同期減少1.4%,核電產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1.2%。

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0月份發電量出現4年來的首次下降。業內人士指出,對於電力來說不存在庫存的問題,因此更能夠反映經濟發展的真實情況,這一數據顯示工業需求因全球金融危機出現大幅下滑。

數據顯示,10月份發電量較上年同期減少4%,為2,645億千瓦時。其中,燃煤發電量較上年同期下滑5.2%,這是總發電量減少的主要原因。燃煤發電在總發電量中的比重約80%。此外,10月份水力發電量較上年同期減少1.4%,核電產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1.2%。

中信證券分析師楊治山指出,從用電結構來看,目前第一產業用電量約為3%,第二產業為76%,第三產業為10%,居民用電為11%。

“9月份發電量數據還只是增速放緩,而現在卻是出現了負增長,這一巨大波動表示我國用電出現了結構性的重大變化。”楊治山說,“不難看出的是,結構性重大變化的原因便是用電大頭——第二產業用電量的急劇減少。”

楊治山認為,第二產業用電又以重工業用電為主,前九月重工業用電量占比達到61.5%,10月份發電量數據負增長表明10月用電量數據也出現負增長,而根本原因就是重工業用電需求大量減少。究其根源,房地產開工的下降很可能是導致重工業需求明顯不足的主因。

中國第3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僅較上年同期增長9.0%,為約5年來最小增幅。有經濟學家預期,第四季度中國經濟成長將進一步放緩,電力需求可能繼續減少。

不過,也有電力專家並不認同。他們認為,國家這次出台的4萬億拉動內需的十項舉措將極大拉動工業經濟的發展,因此,下一步對電力需求的穩步上升應該表示樂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