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曹源洞天遺址】——位於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上莊村,東經E115°14′12.86″,北緯N23°41′53.84″距離河源市區約78.4公里,距紫金縣城約9.2公里,距離廣州市區約261公里,驅車至此約需要3個多小時;距離深圳市區約241公里,驅車到此約需3小時。全線貫通長深、濟廣、汕昆、潮惠、廣河、梅河等多條高速公路。
自然風光
【曹源洞天】地處粵東丘陵地帶,山脈屬粵東蓮花山系,最高海拔約800多米,形成據今約有3000多年歷史,春秋時屬百越地,戰國屬楚,秦代起屬南海郡博羅、龍川兩縣地,隋唐為歸善、興寧兩縣地,宋元為歸善(今惠陽)、長樂(今五華)兩縣地。明隆慶三年(1569年)置永安縣,屬惠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屬廣東省都督府。
曹源洞天素以一禪、一山、一水、一石、一台合一之稱,自然風光美侖美色。在畔山央處更有一處鳥瞰台,三面抱山環繞其中,一攬眾山風光、鄉間民生。清晨在此處可瞻粵東第一縷日光,黃昏目送日落夕陽紅光。
一禪為—曹源庵
據記載,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師(憨山德清),在牢山劫難後,被以私造寺院的罪名發配至雷州,到雷州後,正值當地疾病流行,死者無數,德清大師帶頭掩埋死者,並作法會超度亡靈。不久,德清大師受命到廣州,受當地佛教信徒仰慕德清,許多人聞風而來,德清就以罪犯的身份宣講佛法,後在永安(現紫金),建立了曹源庵在此悟道修行。
後【曹源庵】併入廣州光華寺,眾僧在此持缽造田以供香火。後當地信徒施錢三百萬,擴建了【曹源庵】以紀念德清大師。在明清年代【曹源庵】是當地香火非常旺盛,每年皆會有各地佛門禪師雲遊至此修行講經,也是兩廣府官員每年必來朝拜的廟庵之一。
【曹源庵】座落於曹源洞天山脈的畔山央,廟庵坐北向南,三間二進。面闊12.7米,進深9.2米,建築占地面積116.84平方米。山牆擱檁式磚瓦結構,龍舟脊,中間施寶葫蘆,懸山頂,灰瓦,磚牆,石基腳。庵內正堂置神龕供觀音娘娘對面供憨山大師真身石像,庵廟前是錯落有致的石階梯田,植被茂盛,空氣清新,一眼望去便是一片風水寶地。
【曹源庵】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毀於民國時期,二00一年農曆年底,香港“鳳濟齋”——佛經法器流通處,寄至新年賀吉,給曹源庵眾信善賀歲,在極少和外界交流往來的情況下,曹源能順利收閱香港佛教組織的來函,實屬不易。省統戰部及縣有關單位派人曾專程調查,後被認定為廣東佛教禪宗最早的發源地之一,於1992年對【曹源庵】進行了重新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