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崗村[河南周口市扶溝縣崔橋鎮下轄村]

曹崗村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崔橋鎮,基礎設施良好,地處黃淮平原,土地肥沃,水利灌溉條件好,盛產小麥、花生、大豆、棉花等作物。村內有國小一所——曹崗國小,是當地一所有名的國小,創辦時間長,有著相當長的歷史。此外,村內有洪山廟一座,教堂一座。曹崗村環境優美,地處鄉間田野上,有著純厚的農村氣息!

簡介

曹崗村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崔橋鎮,基礎設施良好,地處黃淮平原,土地肥沃,水利灌溉條件好,盛產小麥、花生、大豆、棉花等作物。村內有國小一所——曹崗國小,是當地一所有名的國小,創辦時間長,有著相當長的歷史。此外,村內有洪山廟一座,教堂一座。

著名人物

李中垣

李中垣,原名李九齡,曾用名李丙辰,1916年4月出生在河南省扶溝縣崔橋鎮曹崗村。

解放後,歷任天津市靜海縣縣長、天津市副市長、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

2003年12月病逝,終年87歲。1930年,14歲的李中垣考入開封(河南省當時的省會)現代中學讀書,1934年轉入開封師範學校,開始接受馬列主義思想的影響。

1936年,李中垣隻身來到北平,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月,奉黨的指示,李中垣參加了山西“犧盟會”特派員乾訓團的學習。

1938年初,山西新軍“決死三縱隊”開到翼城,李中垣被任命為翼城縣縣長。

1938年5月,李中垣帶領翼城抗日自衛隊,配合“決死三縱隊”在東塢嶺成功伏擊了日軍的運輸隊,擊毀日軍汽車100多輛,斃傷敵軍300餘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7月,李中垣帶隊活捉了敵維持會長趙甫壁,經公開審判後執行槍決,對敵偽人員震動很大。

1939年2月,任山西省政治保衛第四支隊政治委員。

1940年初任晉察冀邊區渾源縣縣長、縣委常委,後兼任縣委宣傳部長,在殘酷的對敵鬥爭環境中,他出生入死,不畏艱險,為晉察冀邊區的鞏固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1945年9月起,他先後擔任冀中區津委會三分會區長、津沽三聯區區委書記,靜海縣縣長、縣委常委等職務,參與領導了開闢天津津南地區工作,為天津解放做出了貢獻。天津解放後, 李中垣同志參加了城市接管工作,先後任天津市民政局秘書主任、副局長,市敵偽產業清理局副局長等職務。

1951年初轉入工業部門,先後任市工業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115廠廠長,市機電工業局局長等職務,為建立和發展天津的工業,推進115廠等國家重點項目建設,規劃開發北倉工業區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59至1960年先後任市計委副主任、主任,1961年起任副市長兼市計委主任。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努力工作,為加快天津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文化大革命』中, 李中垣同志受到嚴重迫害,身心受到摧殘,但他始終對黨忠貞不渝。1

973年恢復工作以後,他擔任市二機局革委會副主任,1973年9月至1977年任市建委副主任兼市建港指揮部總指揮、副書記、書記。1983年4月, 李中垣同志擔任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李中垣同志是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他先後擔任過8屆天津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李福貴

李福貴(1930.5----1951.6),崔橋鎮曹崗村人,革命烈士,志願軍六十四軍五六八團副班長,1951年犧牲於朝鮮。

李秀紅

李秀紅出生在崔橋鎮曹崗村。

1969年國中畢業的她致力於食用菌栽培管理技術的學習、研究、推廣和普及,20多年裡,她不僅自己獲得成功,而且使扶溝近2萬戶農民走上了靠食用菌致富的路子,年產鮮菇總產量達8100萬公斤,產值2.42億元,加工出的雙孢菇罐頭暢銷東南亞、美洲、東歐等地。

1998年,新華社原社長穆青八下扶溝時,稱李秀紅真是個“活財神”。

2001 年,李秀紅當上了扶溝縣的科協主席,為普及食用菌栽培管理技術,她結合本地實際,編寫了《平菇栽培管理技術》、《雙孢菇栽培技術》、《木屑栽培木耳》等 10多本實用鄉土教材,列印成冊2.5份,無償發放到農民手中。她帶領科技人員跑遍全縣16鎮,100多個行政村,舉辦食用菌技術培訓班120多個場次,受訓人數5萬多人。2005年,被稱為扶溝縣“蘑菇大王”李秀紅榮膺全國農村科普標兵這一稱號,她是當年河南省惟一獲得該榮譽的科技工作者。為使菇農降低成本,她鑽研成功了利用麥秸、玉米芯、玉米桿栽培食用菌,木譊不耳、香菇,棉稈種植金針菇等6種袋料栽培方法,現已在全縣菇農中推廣,僅此一項技術一年可為全縣菇農增收1500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