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史足自悅

書史足自悅

《書史足自悅(國學名著導讀)》以歷史名著為大依託,為讀者呈現出與以往了解的歷史不同角度的新視角歷史,可以讓讀者在了解歷史的同時,有可以體會到其中的哲理和感悟。蘇志芳編著的《書史足自悅(國學名著導讀)》中通過引用古往今來國學經典中的文學經典,向世人展示文學獨有的魅力。

內容簡介

在中國的歷史當中,不僅有史官記錄的正史,也有民間流傳的野史。因此,有人打趣說:“歷史就像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如何還歷史以真面目,的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但是,在解決這個任務之前,首先要培養對歷史的興趣,這是十分重要的。為此,讀者不妨將蘇志芳編著的《書史足自悅(國學名著導讀)》作為一個入門,在有趣的歷史故事當中儘量探尋歷史的真相,進而以歷史為明鏡,照亮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第一章 尚書:中國上古皇家秘史

1.上古帝王之書——《尚書》概述
2.開創中國歷史的三大帝王——《虞書》
3.第一個王朝的故事——《夏書》
4.並非一無是處的商朝——《商書》
5.歷史長河中的巨幅畫卷——《周書》

第二章 國語:王公貴族們“口述”的歷史

1.一部“說”出來的歷史——《國語》概述
2.諫言:忠臣良將的使命——《周語》
3.答疑解惑:聖賢的智慧——《魯語》
4.治國之道:春秋第一相的故事——《齊語》
5.志氣:成大事者必備的品格——《吳語》和《越語》

第三章 春秋三傳:春秋,並不是一場大夢

1.微言大義:孔子和他的《春秋》
2.擺事實,講道理——《左氏春秋傳》
3.借古喻今——《春秋公羊傳》
4.借事明義——《春秋穀梁傳》

第四章 戰國策:縱橫天下,必有一“策”

1.名士的教科書——《戰國策》概述
2.統一天下之“策”——《秦策》
3.國家強盛之“道”——《齊策》
4.寓言的力量——《楚策》
5.軍事強國之策——《趙策》

第五章 史記:史壇明珠,千古絕唱

1.史家之絕唱——《史記》概述
2.千古史聖,史界太祖——《史記·太史公自序》
3.大江東去英雄流芳——《史記·項羽本紀》
4.天下無雙飛將軍——《史記·李將軍列傳》
5.曠世奇才的悲哀——《史記·淮陰侯列傳》

第六章 漢書:歷史長河中的美麗剪影

1.“時代”之書——《漢書》概述
2.傳奇的平民皇帝——《漢書·高帝紀》
3·權傾朝野的輔政大臣——《漢書·霍光傳》
4.歷史巨輪中的傳奇——《漢書·蘇武傳》
5.世人景仰的風骨——《漢書·循吏傳》

第七章 三國志:重回群星閃耀的時代

1.為群星譜寫的篇章 ——《三國志>概述
2.一代梟雄——《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3.草鞋皇帝——《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4.江東俊傑——《三國志·蜀書·吳主傳》
5.第一謀士——《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第八章 貞觀政要:李世民打造的黃金時代

1.歷史中精彩的一頁——《貞觀政要》概述
2.為君之道——《貞觀政要·君道》
3.為政之本——《貞觀政要·政體》
4.治世賢臣——《貞觀政要·任賢》
5.從諫如流——《貞觀政要·納諫》

第九章 資治通鑑:歷史是一面鏡子

1.不可不讀之書——《資治通鑑》概述
2.至公至明——《資治通鑑》中的人才觀
3.“不學禮,無以立”——《資治通鑑》中的禮治思想
4.以民為本——《資治通鑑》中的民本思想
5.以和為貴——《資治通鑑》中的民族觀

第十章 宋史:千年回眸,走近超級大國

1.回眸超級大國的樣子——《宋史》概述
2.高超的政治藝術家——《宋史·太祖紀》
3.改革的先驅者——《宋史·王安石傳》
4.精忠報國之良臣——《宋史·岳飛傳
5.留取丹心照汗青——《宋史·文天祥傳》

文摘

第一章尚書:中國上古皇家秘史
近年來,在我國掀起了一股國學熱潮。《論語》、《孟子》、《詩經》等儒家經典著作成為人們爭相閱讀的書目。作為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之一的《尚書》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該書在戰國時稱為《書》,漢代將它改稱《尚書》,意即“上古帝王之書”。“尚”,意指“上”,有“上古”“帝王,高居在上”的意思。同時,“尚”在古代有將包裹著的東西解開、展開的意思,而“書”則是指文字、文字記錄、文檔,所以“尚書”又可以稱為“解密的皇家檔案”“面向社會公開的皇室卷宗”,其被譽為中國最古老的皇室文集。《尚書》中主要記錄的是王和貴族之間的談話,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記述言論的史書,是中國最早的上古歷史檔案。書中還有許多具政治思想的內容,因此《尚書》還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政事史料彙編,使得該書成為歷代帝王必讀的政治教科書,也是士大夫們日夜誦讀的“聖經”。當年,孔子就是以《尚書》為教材培養了三千弟子。集眾多“榮譽”於一身的《尚書》,可以說是國學著作經典中的經典,而自從孔子編出“第一版”之後,就一直存在於中國的歷史長河中,一直以來它都在塑造著中國的文化經典,培育著偉大中華民族的心靈,成為開啟中華文明必不可少的一把鑰匙。
1.上古帝王之書——《尚書》概述
《尚書》主要分為四個部分:《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其時代上起傳說中的堯帝,下至春秋時期的秦穆公,囊括了從堯、舜、禹經夏、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漫長歷史。《尚書》所記錄的就是虞、夏、商、周各代典、謨、訓、誥、誓、命等文獻。其中,“典”是重要史實或專題史實的記載;“謨”是記君臣謀略的;“訓”是臣開導君主的話;“誥”是勉勵的文告;“誓”是君主訓誡士眾的誓詞;“命”是君主的命令。全書有以人名為標題的,如《盤庚》、《微子》;也有以事為標題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還有以內容為標題的,如《洪範》、《無逸》。《尚書》反映了各個時期的君臣所發表的具有代表性的言論,同時也記錄了他們的一些事跡。雖然書中君臣們的言行涉及廣泛、內容豐富,但其中蘊含的中心點也是顯而易見的,說自了,它的“中心思想”就是為政之道和治國之術。甚至有學者認為,《尚書》的貢獻不在於記載了多少史實,而在於它為我們民族培植了一種歷史意識,一個記載國家大事要事的方法,形成一部有思想主線的史料,以此塑造一個民族的靈魂。

作為“上古帝王之書”,《尚書》首先對上古堯舜禹時期的重大政治活動作了詳細的記載和論述。如《堯典》篇中就記述了堯主持部落聯盟會議、協調各部落關係、注重農業生產、選擇接班人等方面的情況;《舜典》則記載了舜登位後主持大局、進行政治管理和社會治理的一些重大舉措;《大禹謨》則勾勒出一幅理想的政治藍圖,是對夏初……
P1-2

序言

讀史以明智
17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看不同的書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東西,多方涉獵,才能讓人博學多聞。”總的來說,歷史就像是一面鏡子,從這面鏡子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學校從來不教的東西,它也可以幫助我們解開許多現實之惑。清末思想家龔自珍也曾深有感觸地說:“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中國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國家,歷來就有修史的傳統。當我們“回顧所來徑”的時候,總是感到迷霧重重。我們無法親身穿越到古代去探尋歷史的真相,但是我們可以回到歷史著作當中。通過學習歷史,了解事情發生的背景、經過、結果、意義。通過弄清史實,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經驗教訓I。因此,許多有識之士把理解歷史當作把握人生與社會的一把鑰匙。誠如毛主席所言:“有了學問,懂得歷史,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的東西;沒有學問,不曉得歷史,如在暗溝裡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因此要爭取做一個站得高看得遠的人。”
我們學習歷史的目的,總是為了明天會更好。因此,歷史學家湯比因說:“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因為,過去總是與現在和未來相連的。“人,是有著利用別人經驗的特殊能力的動物”,所以,“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鑑往知來”便反映了過去、現在、未來三者之間的聯繫。歷史其實是人生和人類社會的教科書,是我們的好老師。不明歷史的人,很難明白事理,因此容易犯渾,如果把握不好今天,遑論明天。
以唐太宗貞觀之治為例。公元627至649年號貞觀,距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那是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理想時代。那么,唐太宗是如何化亂世為治世的呢?其中的歷史經驗很值得借鑑。經過分析,人們認為貞觀之治的出現得益於唐太宗的“理性執政”。而“理性執政”的表現之一就是唐太宗懂得“克己納諫”。由於他求治心切、自信心強以及凡事從大局考慮,使得唐太宗能夠克服人性的弱點,接受諍臣們直言不諱的意見。此外,他在制度設定上也經過了反覆的考量。他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的政治思想。唐太宗曾說:“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貞觀初年,唐太宗開始節約用度、輕徭薄賦,從而減少百姓負擔。綜上所述,理性執政以及民本思想,是造就盛世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們今天的任務。

再看“王安石變法”。我們都知道王安石在寫作方面十分成功,可是,為什麼他變法就失敗了呢?“歷史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我們變天容易變法難。”王安石變法遇到了太多的阻力。但是,王安石卻咬緊牙關毫不放鬆。他說:“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可守”。這就是他有名的“三不主義”。可是,時運不濟,他變法的第一年遭遇水災,第二年遭遇旱災,第三年遭遇口水。但是,王安石變法的精神卻得到了許多人的高度讚揚。歷史也一再告訴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

以上只是歷史長河中的極小的浪花。幾千年來,我國流傳下來的各種歷史文化典籍可謂浩如煙海,其豐富和完備的程度,鮮有其他國家可以相比,這是中華文明特有的寶貴財富。但這也為普通的讀者帶來了閱讀上的難度。此外,在中國的歷史當中,不僅有史官記錄的正史,也有民間流傳的野史。因此,有人打趣說:“歷史就像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如何還歷史以真面目,的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但是,在解決這個任務之前,首先要培養對歷史的興趣,這是十分重要的。為此,讀者不妨將此書作為一個入門,在有趣的歷史故事當中儘量探尋歷史的真相,進而以歷史為明鏡,照亮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