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實驗室的前身是暴雨監測與預測國家重點實驗室,2004初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調整為暴雨與旱澇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定位於“套用基礎研究”。
其目標是研究和套用衛星遙感、微波遙感、全球定位系統、都卜勒雷達等新技術,發展暴雨和旱澇災害監測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尺度環流和強對流動力學,了解暴雨發生髮展的機理;開發高解析度和具有複雜物理過程的中尺度數值天氣預報模式,提高我國颱風、暴雨數值預報能力;開展東亞旱澇的規律、機理、預測方法研究。
實驗室承擔過大量國家重大、重點和其它國家級研究任務。在華南暴雨實驗、青藏高原試驗、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循環試驗和研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我國重大天氣和氣候機理與預測理論研究、中國北方地區乾旱化與人類活動影響研究等項目中,實驗室發揮了重要作用。實驗室較早將衛星資料用於水汽和雲模型研究;開發的降水數值預報模式成為全國降水業務預報模式,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實驗室作為“我國短期氣候預測系統研究”項目的主要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現任實驗室主任是譚本馗教授,趙柏林院士擔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實驗室目前有在職研究人員21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7人,副教授11人。其中45歲以下的年輕人16人, 占總人數的76%。16人具有博士學位。目前在站博士後、在校碩士生和博士生約80餘人,實驗室另有客座研究人員10人左右。因此,實驗室的實際研究力量維持在110人左右。
實驗室具有辦公和科研用房1500平米。實驗室擁有高性能計算機群、雷射雷達、水汽測量系統、二氧化碳通量測量儀、通道光譜儀、碳黑度儀等一批先進儀器設備。為大氣監測和科學計算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