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移動終端支撐下的非現場經濟

智慧型移動終端支撐下的非現場經濟

非現場經濟的興起 非現場經濟學的時間界定 非現場經濟的三要素

基本信息

作 者:張為志 著 叢 書 名:出 版 社:浙江大學出版社I

SBN:9787308084765出版時間:2011-03-01版 次:1頁 數:207裝 幀:平裝開 本:16 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行業經濟

內容簡介

《智慧型移動終端支撐下的非現場經濟》一書的寫作是基於:1.我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期;2.我國ICT產業已經.彤成了國際同步的態勢;3.我國ICT研究領域基本上停留在工程技術人員群體,我國經濟學界涉入該領域較淺或較少;4.綜觀世界近十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其理論成果基本都是集中在信息經濟相關的經濟學理論;5.筆者率先提出“非常經濟概念”,是採取交叉學科研究的方式,意圖填補我國“非現場經濟”研究的空白;6.高等教育的學科內容應該始終走在社會發展實際的前沿;7.經濟學研究和套用分析的平民化趨勢。

作者簡介

張為志,1962年出生於浙江杭州。從事海內外人型項目投資分析和實際操盤的工作多年,長期致力於跨行業、跨學科的實踐探索與研究。現任浙汀大學浙大圓正移動智慧型技術套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支付與結算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水滴石穿”的啟示
第二節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再認識
第三節 這是一本“非現場經濟”平民化分析的書
第二章 非現場經濟的興起
第一節 世界越來越像了
第二節 進入智慧經濟時代
第三節 智慧經濟誕生的社會經濟環境
第四節 智慧經濟的新特徵——非現場經濟現象
第三章 經濟學思維方式與非現場經濟
第一節 中國文化的回歸
第二節 西方古典經濟學理論的支撐
第三節 經濟學思維方式的再思索
第四節 信息經濟與智慧經濟的再認識
第四章 非現場經濟學概說
第一節 非現場經濟研究方式與路徑的確立
第二節 定義非現場經濟學
第三節 非現場經濟學的時間界定
第四節 非現場經濟與知識經濟等概念的區別
第五節 智慧勞動與新社會協作關係
第五章 非現場經濟新特徵探討
第一節 非現場經濟的三要素
第二節 智慧勞動的經濟效益與新邊際成本
第三節 非現場經濟指
第六章 新分析工具的嘗試與非現場經濟指標
第一節 “東方智慧”指引下的分析思路及方法確立
第二節 用“東方陀螺現象”分析非現場經濟
第三節 非現場經濟要素的分值設計
第四節 動態平衡分析工具
第七章 支撐非現場經濟
第一節 智慧經濟所處的智慧型生活環境
第二節 非現場經濟的智慧型終端
第三節 非現場安全經濟學
第八章 新社會協作關係下的非現場經濟影響力
第一節 電子商務與放大了的數字鴻溝
第二節 智慧共享體系
第三節 智慧勞動引出的組合說
第四節 新社會協作關係下的管理學
第九章 撼動資本的市場主導地位
第一節 資本與非現場經濟
第二節 FXC與新自願綁架現象
第三節 和諧經濟的曙光
第四節 非現場經濟環境下的新就業理論思考
第十章 實踐非現場經濟
第一節 非現場經濟的內在邏輯
第二節 營造創新氛圍
第三節 致謝
附錄:非現場經濟實踐案例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