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77年12月,市革命委員會針對國中教師隊伍水平過低的實際,批准辦景德鎮市教師紅專學校。培訓在職國中教師,開辦業餘進修班,借十二小教室上課。
1978年2月,中共景德鎮市委批准,將紅專學校改為景德鎮市教育學院,院址暫定四小(今師範附小)。
1978年秋,江西師範學院上饒分院(後改上饒師範專科學校)辦景德鎮大專班,招收參加全國統考的高中畢業生,始招數學專業1個班,學生54人,由市教育學院代辦。
1982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在上饒師專景德鎮大專班的基礎上,成立景德鎮教育學院(1984年教育部備案),享有師範專科學校同等地位和待遇。教育學院主要任務是培訓、提高在職的國中教師和教育行政幹部。鑒於景德鎮市未設師專,教育學院除辦國中教師進修班外,同時承擔師專任務。
1983年9月,教育學院遷楓樹山,與市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共址。學院由省、市雙重領導,以市管為主。
1993年,更名景德鎮高等專科學校。
2003年,景德鎮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在景德鎮高專的基礎上籌建景德鎮學院的決策。
2013年4月18日,國家教育部函復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在景德鎮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建立本科層次的景德鎮學院,正式更名為景德鎮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開設10個院系、14個本科專業、43個專科專業。
院系 | 本科專業 | 專科專業 |
陶瓷美術與設計藝術學院 | 工藝美術、藝術教育、環境設計 | 陶瓷藝術設計、美術教育、電腦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動漫設計與製作 |
人文科學系 | 漢語言文學 | 語文教育、新聞采編與製作、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和導遊方向)、文物鑑定與修復(陶瓷方向) |
外國語系 | 英語 | 英語教育、商務英語、套用英語、商務日語 |
教育系 | 國小教育、學前教育 | 初等教育、學前教育、音樂教育 |
經濟與管理系 | 物流管理、財務管理 | 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市場行銷、工商企業管理、金融管理、會計 |
信息工程系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影視多媒體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現代教育技術、數學教育、會計電算化 |
機械與電子工程系 | 汽車服務工程 | 套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通信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服務與行銷 |
生物與化學工程系 | 生物工程、風景園林、生物科學(與江西師範大學聯合開辦) | 園林技術、生化技術製藥、材料工程技術、資源環境與城鄉管理 |
體育系 | -------- |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體育服務與管理 |
政法系 | -------- | 法律事務 |
師資力量
據2016年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專任教師464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228人(其中教授77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283人(其中博士23人),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和省級人選、“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級藝術大師、省級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65人,省級教學團隊2個。
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王安維
國家優秀教師:韓曉光
國務院特殊津貼:王安維
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吳丁、李美珍、馮紹華、高常青、鍾振華
省級教學名師:章榮慶、韓曉光、劉升輝、李美珍
省級教學團隊:普通生物學教學團隊(高職高專,負責人:王幸斌) 、英語教育教學團隊(高職高專,負責人:郭小麗)
教學成果
•質量工程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省級特色專業(高職高專)7個、省級示範專業(高職高專)7個、省級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高職高專)2個、省級高校雙語教學示範課程(高職高專)5門、中央財政支持專業建設提升項目2個(高職高專)、省財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省級精品課程8門(高職高專)、省級優質課程5門(高職高專)。
省級特色專業(高職高專):材料工程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陶瓷藝術設計、計算機網路技術、語文教育、物流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省級示範專業(高職高專):語文教育、英語教育、生物教育、電腦藝術設計、陶瓷藝術設計、計算機套用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省級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高職高專):汽車實訓中心 、“以素能為本的雙證制”與“區-校聯盟”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高校雙語教學示範課程(高職高專):大學物理、環境保護與科學發展觀、軟體工程、國際結算、導遊業務
中央財政支持專業建設提升項目(高職高專):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省財政支持實訓基地:生物工程與技術實驗實訓中心 、汽車實訓基地(高職高專)
省級精品課程(高職高專):陶瓷綜合裝飾、中國現當代文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國小英語教學法、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現代秘書理論與實務、植物學、大學物理與實驗
省級優質課程(高職高專):環境保護與科學發展觀、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英語、大學語文
•教學成果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獲江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
•學生成績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學生參加省級及以上競賽獲獎163項,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電腦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大賽、全國信息技術套用水平大賽等比賽中多次獲獎。
獲得榮譽
2006年4月,被評為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狀。
2006年6月,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6-2007年度江西省文明單位。
2010年5月,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2014年12月,被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聯合授予“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單位獎”。
2015年5月,學校陶瓷美術與設計藝術學院團總支獲評“全省五四紅旗團總支”。
2016年3月,學校團委獲評景德鎮市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江西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組建項目1個、江西省科技廳第二批江西省軟科學培育研究基地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另外建有高等教育研究所、陶瓷藝術研究所、陶瓷文化研究所、教育與心理研究所、景觀規劃設計中心、景德鎮電信3G網路與套用技術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江西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組建項目:江西省特色資源植物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科技廳第二批江西省軟科學培育研究基地:江西省陶瓷旅遊產品研發設計基地
市級重點實驗室:資源植物與生物技術實驗室
科研成果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依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江西農業大學,分別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梅花草屬系統學研究”、“中國亞熱帶地區三種古老植物比較譜系地理學研究”。參與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開放研究項目“依託種質資源庫的植物DNA條形碼研究,主持“梅花草屬(ParnassiaL.)的分子條形碼”專項。獲批了“基於物聯網的分散式城市環境監測系統研究”產學研項目和“華木蓮群體基因組學研究”科學前沿項目兩個重大項目。承擔“景德鎮區域經濟發展對策研究”重大專項,編制景德鎮市現代農業“十二五”規劃、浮梁縣休閒農業規劃、產業園區規劃和生態旅遊景觀設計等。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近五年來,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383篇,其中在核心刊物發表論文408篇,被SCI、EI、ISTP等收錄論文67篇;課題立項23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級課題立項166項;出版專著、教材共109部;獲得省、市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勵33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據2016年3月學校圖書館官網顯示,圖書館紙質圖書94萬餘冊,涵蓋了 學校各學科門類教學科研所需的圖書資料,並藏有《四庫全書》、《中華大百科全書》、《中國私家藏書》等大型經典圖書。
圖書館擁有超星(含讀秀學術搜尋)電子圖書、方正Apabi電子圖書、“書生之家”電子圖書、中國知網全文資料庫等多類電子資源。
圖書館擁有報刊資源1200餘種,過刊14000餘冊。
•學術期刊
景德鎮學院學報創刊於1986年,時為《景德鎮教育學院學報》,1993年更名為《景德鎮高專學報》,2014年11月更名為《景德鎮學院學報》。
期刊文科版有社科橫、人文藝術與文化創意、教育與教學、陶瓷文化與景德鎮等欄目;理科版有套用理論與技術、數學與計算機、化學研究、體育教育研究、圖書與情報、景德鎮陶瓷工藝與陶瓷文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與其它等十幾個大學學科門類方面的學術研究欄目。期刊被列為《中國期刊網》、《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主色調是藍色,顯示學校的穩重、科學、嚴謹。
校徽整體是六邊形,在折角處以兩端圓弧勾勒連線。上部是景德鎮學院的英文、下面是景德鎮學院的漢字。
中間的白色的形狀由英文字母J變化而來,深藍色的是字母D、Z的藝術線條,形狀整體展現出昂揚向上前進的姿態。
校訓
自強不息,澤土惠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澤者,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也”。自強不息、澤土惠民,是古之賢者所倡導的為人處事準則,是景德鎮學院建校立校之校訓,是學習、工作、生活、社會實踐等的行為準則之一,是學校師生實際行動的詮釋,兢兢業業、自強不息,探索創新、澤土惠民。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蔡付斌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舒超英 |
紀委書記 | 錢鳴華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吳丁 |
鄭富年 | |
鄭昕芾 |
歷任領導
時間 | 姓名 |
1977年— 1987年 | 程銘、徐日新 |
1987年— 1991年 | 徐日新、楊振中 |
1991年— 1998年 | 吳鍊金、吳仁儒 |
1998年— 1999年 | 吳仁儒 |
1999年— 2003年 | 范希賢、吳仁儒 |
2003年— 2009年 | 范希賢、熊冬根 |
2010年—2011年2月 | 熊冬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