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是人類發展第二階段的代表。生存於距今約150萬年到20萬年的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晚期猿人”原稱“猿人”,後經學者們研究,在分類上定為直立人,與“能人”、“智人”同為“人屬”,但是不同的“種”。“爪哇人”、“藍田人”、“北京人”均屬晚期猿人。其腦容量繼續匠人頭骨及頭後骨骼俗稱納里奧科托男孩或圖爾卡納男孩增大,能兩足直立行走,能製造較進步的工具,能用火。在生物學上,直立人與現代人為不同的種。晚期猿人化石分布於亞、非、歐洲許多地點。

基本信息

發現過程

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

1891年,荷蘭醫生尤金·杜布瓦在今天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地區發現了一個頭蓋骨,隨後又發現一根大腿骨,被定名為爪哇人。爪哇人的腦容量為750—900毫升。據估計他們生活在80萬年以前,能夠直立行走。在直立人之外,1991年英國的伍德以稍晚於能人而較早於直立人的化石,如庫彼福勒的匠人、西班牙的先驅人、海德堡人為人屬的一個種,用以代表生活於歐洲的距今50萬年前後的人類化石。

形態特徵

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

它們雖屬人的範疇,但仍保持較多猿類的體質特徵。如頭蓋低平、顱腔小、骨壁厚、眉嵴粗大、頜部向前突出、無頦等。牙齒與猿類有較大差別,但仍較現代人的為大。下肢骨與現代人的相似,能直立行走,而頭則像猿,屬於晚期猿人,其主要特點是完全用兩足行走。

生活習慣

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

“手斧”是晚期猿人文化的代表作品,可以說是製造工具的工具,為了製造它,石器製造者心中應有一個想製造的石器形狀,有意識的將這種形狀施加於他們利用的石頭上。因此,晚期猿人在思維和語言方面比能人均大有進步。除了手斧以外,晚期猿人進化發展的另一大突破是火的使用,它首先發現於周口店北京猿人居住的山頂洞。由於有了火,人類不僅可以禦寒,而且可以煮食、自衛和狩獵。所以,在晚期猿人形成後,不僅人類的分布區域擴大到亞、非、歐各洲,而且人類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食物的來源也更豐富多樣了。但無論是“爪哇猿人”還是“北京猿人”,都還兼有猿的特性,並未完全脫離動物的範疇,食人習慣的保留,就是其重要表現。“北京人”能使用和保存天然火。群居在洞穴中或河岸附近,以採摘植物及捕獵動物為生。我國是世界上發現晚期猿人化石最多的國家之一,除“北京人”、“藍田人”外,近年在湖北鄖縣和鄖西以及安徽和縣等地也發現了晚期猿人化石。

生物分類

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

分類上定為直立人,學名為“Homoerectus”,與“能人”(Homohabilis)、“智人”(Homosapiens)同為“人屬”,但是不同的“種”。“爪哇人”(Homoerectuserectus)、“藍田人”(H.erectuslantianensis)、“北京人”(H.erectuspekinensis)均屬晚期猿人。它們雖屬人的範疇,但仍保持較多猿類的體質特徵。

種類代表

元謀人

元謀猿人於1965年發現於元謀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中,是中國已發現的較 早的人類。元謀人生存於大約170萬年前,是目前發現的亞洲最早的原始人類。它屬於晚期猿人,但早於“藍田人”、“北京人”等猿人。元謀人能夠製造骨器、粗糙的石斧和其他簡單的工具,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活動,並且已經會使用火,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用火人。在發現元謀人化石的地層中,人們發現了很多炭屑,而且含炭層厚達三米左右。人工取火的發明,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使人類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藍田猿人

1963~1965年,在陝西省藍田縣公主嶺一帶發現藍田猿人化石。他們生活在距今8 0萬~75萬年前,是已知亞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藍田猿人化石有頭蓋骨一個、上頜骨和下頜骨各一塊、牙齒十餘枚。藍田人比稍後出現的北京人腦容量小,約為780毫升。

北京猿人

1929年12月2日,中國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在主持發掘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古人類遺址時,從洞穴堆積中發現一個完整的古代猿人頭蓋骨。我國現已收集了四十多個不同年齡男女的骨骼化石以及無數的石器、骨器和灰燼遺蹟化石。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20萬年前,地質年代屬更新世中期。北京猿人的身軀比現代人稍矮,男性身高約162厘米,女性身高約152厘米。北京猿人的眉脊粗壯突出,左右相連,前額向後傾斜,腦容量平均為1059毫升。與爪哇直立猿人相比,北京猿人處於更高的發展階段。

弗洛里斯人

幾百年來,在弗洛里斯人的神話中描述的是一種體型非常矮小的類似於人的生物。這類矮人被當地人稱為Ebu Gogo,意思為“無所不吃的奶奶”。2003年,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弗洛里斯島的一個石灰石岩洞中,發現了這些小矮人的骸骨,因此,人類學家們也稱他們為“弗洛里斯人”。  中文名稱( chinese)→ 弗洛里斯人。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拉丁文學名( name)→ homo floresiensis 。發音(pronounced)→ .. 。含義(meaning)→ 種名為發現地地名:弗洛里斯是印度尼西亞東部一座島嶼,也是弗洛里斯海小巽他群島之中的一座島嶼,位於爪哇海東端和蘇拉威西海南面的班達海西端之間。  科學分類為門(division)→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綱(class)→ mammalia 哺乳綱 目(order)→ primates靈長目亞目(suborder order)→ anthropoidea 人猿亞目 次亞目(intraorder)→ catarrhini 狹鼻猴次亞目超科(superfamily)→ hominoidea 人猿超科 科(family)→ hominidae 人科 屬(genus)→ homo 人屬 模式種(type species)→ h. sapiens 智人。  時代(period)→ 約18000年前。分布(found in)→ 印度尼西亞東部弗洛里斯島。發現地層(stratum)→ ... 。食性(diet)→ 雜食性。典型體長(length)→ 高1米。推測體重(mass)→ .. 。發現者(discoverer)→ ...。命名者(first described)→xijun ni, yuanqing wang, yaoming hu & chuankui li  “弗洛里斯人”,“小矮人”,一個新的人種。13000年前,一群身高只有3尺的矮人生活在的印度尼西亞的弗洛里斯島上。2003年,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弗洛里斯島的一個叫利昂.布阿洞穴的石灰石岩洞中,發現了這些小矮人的骸骨,因此,人類學家們也稱這個新人種為“弗洛里斯人”(Homofloresiensis)。  簡介(brief introduction):在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之後,人類學家根據眾多極為不同尋常的化石中發現,早在18000年前,在印度尼西亞東部偏僻的弗洛里斯島上居住著一種不為人們所知的新的人類物種。由於他們是在弗洛里斯島發現的,因此,人類學家稱他們為弗洛里斯人。弗洛里斯人是人類族譜當中的一個分支,他們的身高相當於黑猩猩,大約為1米左右;腦袋有小柚子那么大,只是相當現代人類的腦袋的四分之一。人類學家認為他們是一個已經滅絕了的亞洲爪哇原人(h. erectus)人的分支,是現代人類的祖先。不過,他們又與現代人類有著截然不同之處,因此,他們應當歸類到另外一種不同的人類物種當中。《自然》稱,弗洛里斯人是人類已知的10個人類物種當中形體最小的一種。人類學家是根據此前在弗洛里斯島發現的石器而做出這樣的推斷的。根據他們的理論:爪哇原人早在800000多年前來到了弗洛里斯島,從而使得他們與其它的人類隔絕,成為一個獨立的原始人類群體。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食物的缺乏和人口數目的增多,爪哇原人的個體開始縮小,從而使得他們進化成為較小的個體。因此,可以說,是與人類隔絕才造成了爪哇原人成為弗洛里斯人的這個樣子。  弗洛里斯人的遺址:弗洛里斯是印度尼西亞東部一座島嶼,是弗洛里斯海小巽他群島之中的一座島嶼,位於爪哇海東端和蘇拉威西海南面的班達海西端之間。印度尼西亞群島東部的弗洛里斯島上,狹窄的山路彎彎繞繞,在山坡的一側,一個巨大的利昂·布阿洞穴,在當地的方言中,是“涼快的洞穴”的意思。在入口的左側,兩處深色土堆正是挖掘現場,也就是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古生物學家們發現新人種化石的地方。  弗洛里斯人的人種之爭:發現化石的科學家們對人類這不尋常的“近親”作更多的了解,而且有可能對“矮人”們曾經生活過的地點進行重新定位。曾經借用《指環王》里的人物為這個新的人種取了個綽號——霍比特人,因為他們最令人震驚之處無異於僅1米左右的矮小身材,而且其腦容量也要小上380立方厘米,只相當於現代人即智人腦容量的三分之一。此外,這些矮人們都沒有下巴,同直立人——他們假設中的祖先一樣。另一個驚人的數據是,這些矮人們生活在距今幾千年前,從進化論的角度看來,就像發生在昨天的事情,而科學家們一直認為自2.75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後地球上只居住著一個人種。持懷疑論的人認為這些骨化石應該屬於一個侏儒或是患有頭小畸形病的人,這種病會使人的腦容量比正常人小。但這兩種說法都站不住腳,因為在古生物學家們發現的骨骼中,除了顱骨之外,牙床骨、股骨、脛骨都是迷你型的。此後爭論愈演愈烈,直到2005年10月,一篇新的文章宣布了新的挖掘發現,在同一個洞穴內,發現了至少七具完整程度各異的矮人化石,他們具有同樣的體貌特徵:身材矮小,四肢細短。其中一些生活在距今1.2萬年前,而另一些則埋在更深的地質層中,他們約在9萬年前就行走在弗洛里斯島的土地上了。法蘭西學院的古人類學家帕斯卡爾·皮克興奮地說:“真是神奇啊,這一發現可以打消一切懷疑,因為諸如頭小畸形這類的疾病在一個種群里持續幾萬年的假說,顯然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說另一個不算久遠的人類種群曾和我們同時存在過。這又一次證明了人類種群的系統進化遠比我們料想的要豐富和複雜得多。”  弗洛里斯人的人種解謎:人類大家庭的這個新成員從何而來?他們是怎樣生活的?什麼時候又是什麼原因銷聲匿跡?如此之多的難解之謎擺在科學家們的面前,他們試圖一一破解,可惜大部分的傳統方法都對此束手無策。德國馬普學會的讓一雅克·於布蘭和斯方特·佩博已經開始研究這些化石的古DNA以確定這一人種的基因構成,然後便可以找出該人種與我們人類有哪些共同點。但是由於從第一具屍體牙齒上提取的DNA損壞程度超出預料,所以研究毫無收穫。  為了解“弗洛里斯島矮人”的大腦功能,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人類學家迪恩·福克對其腦腔內部作了研究。根據他的研究結果,無論從大腦的形狀還是齧葉的位置來說,“矮人”的大腦發育程度同智人不相上下,由此可以證明這些化石的所有者在生前是完全正常的,具備一切複雜反應能力,會製造工具,甚至會使用語言。荷蘭萊頓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傑爾特·范登博格對此解釋說:“這些信息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它們間接地表明‘弗洛里斯島矮人’很可能捕殺過一些大小至少可以和劍齒象及巨蜥媲美的動物,因為在發現‘矮人’化石的同一地質層中也發現了它們的骨化石。”  一些科學家已轉向借用人種學的研究方法。不過人種學主要是研究當今社會的問題,其研究領域和研究時代都與古生物學迥異。科學家們並不想建立一套無法進行演示的純理論,而只是想利用人種學的一些信息來推動挖掘工作的繼續。在弗洛里斯島上,住在叢林中的“小矮人”的故事是當地民間傳說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傳說由來已久,但是自“矮人”化石出土後,這些傳說又有了另一層意義。作為“矮人”化石的保管者,印度尼西亞古生物學家托尼·朱比安托諾同意這一觀點:將古生物學和人種學相結合是繼續挖掘研究“矮人”之謎的可行途徑。  發現利昂.布阿洞穴的科考隊已經獲得了在島嶼東部進行挖掘研究的許可證,那裡剛剛出土了一批80萬年前直立人使用過的工具,而直立人有可能正是弗洛里斯島矮人的祖先。如果這一點得到證實,那就說明早在幾十萬年前弗洛里斯島上就已經有人類活動了。現只需要找到直立人的化石,然後再找到介於中間尺寸的化石就可以證明直立人確實是弗洛里斯島矮人的祖先。可以確信的是矮人們確實在島上存在並且生活過。  弗洛里斯人的新人種確立:美國科學宣布,通過對頭骨化石的研究,最終證實“弗洛里斯人”(印度尼西亞矮人)實際上是一個新人種。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迪安·佛克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迪安·佛克稱,早在13000多年以前,在印度尼西亞的弗洛里斯島生活著一種矮人,他們的腦腔很小,但構造複雜,智商也非常高。研究證實,在弗洛里斯發現的矮人是一種新的人種,他們的智力非常好,能夠製造和使用小型石器,這些石器就散落在頭蓋骨的旁邊。  由佛克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將印度尼西亞矮人與10個健康的正常人以及9個頭小畸形患者的腦腔作了對比。通過計算機復原以及腦腔內部測量可以清楚地得出,印度尼西亞矮人腦腔尺寸範圍在正常人範圍內,而超出了頭小畸形患者的腦腔尺寸範圍。科學家還發現,印度尼西亞矮人的腦腔有4個非同尋常的特徵,使其區別於現代人種。科學家認為,這些特徵可以證明,它們是不同於普通人種的另一人種,並將其命名為“弗洛里斯人”。  印度尼西亞矮人居住在弗洛里斯島已有數萬年的時間,後來,因為13000年前的一次巨大的火山噴發,印度尼西亞矮人全部滅絕,這意味著有一種小型的人類種群曾和“普通人種”一起生活在這個地球上。首先發現這些頭骨化石的澳大利亞考古學家托馬斯·蘇蒂柯納在2004年又發現了一些下頜骨、部分的四肢以及牙齒的化石,還有‘弗洛里斯人’使用的小型工具。  科學家最新研究確認弗洛里斯人為獨特人種。美國科學家200通過對弗洛里斯人(Homo floresiensis)腕骨的研究,提出了更多的證據支持弗洛里斯人是一個獨特的人種。相關論文發表在2007年9月21日的《科學》上。弗洛里斯人骨骼化石於2004年在印度尼西亞東部偏僻的弗洛里斯島首次發現。弗洛里斯人生活於大約1.8萬年前,身高大約1米左右,腦袋只有小柚子般大小,因為其體形矮小,科學家又形象地稱其為“哈比人”(hobbits)。關於是否可以將弗洛里斯人列為獨特的人種,科學家們一直眾說紛紜。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弗洛里斯人不應該列為一個單獨的人種,他們的小型頭骨很可能是某些個體由於患頭小畸形(microcephaly)造成的。  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Matthew Tocheri和同事,研究了從印度尼西亞發掘的最完整的腕骨——LB1。他們詳細測量了三種類型的腕骨——小多角骨(trapezoid)、手舟骨(scaphoid)及頭狀骨(capitate),並與現代人類、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黑猩猩和大猩猩等現存大型猿類以及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genus)的腕骨進行了比較。  研究小組發現,跟現代人類及人類的近親尼安德特人等的腕骨比較起來,弗洛里斯人的腕骨與現存猿類及南方古猿的要相似得多。另外,弗洛里斯人的腕骨與患有矮小症的現代人類的腕骨也不相似。這為弗洛里斯人屬於一個獨特人種提供了新的證據。  Tocheri表示,此次研究表明,我們現代人類與弗洛里斯人最近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約80萬年前。而在80萬年前和180萬年前之間,進化產生了現代樣式的腕骨,使得那時的人類可以更熟練地製造和操作工具。Tocheri說,因為已發掘的這一時期的古人類化石中缺乏腕骨,所以無法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也就無法得到更為確切的結論。  此次研究受到了很多科學家的質疑。哈佛大學人類學家Daniel Lieberman認為,此次研究的確證實了這些腕骨較為原始,不過這並不能證明弗洛里斯人就是一個獨特人種。他認為只有找到直立人(Homo erectus)的腕骨進行比較,才有可能解決這一問題。  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Robert Martin同樣對此次研究結果表示懷疑。他認為此次研究的一個缺陷在於,沒有將真正的頭小畸形和現代俾格米人(一種矮小人種,身高不足5英尺)包括進來。

海德堡人

化石時期:更新世  保護狀況:絕滅  科學分類界:動物界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靈長目 Primates科:人科 Hominidae屬:人屬 Homo種:海德堡人H. heidelbergensis  二名法:†Homo heidelbergensisSchoetensack, 1908。  最早發現的海德堡人遺骸是一副下顎,是在1907年出土於德國海德堡附近的毛爾(Mauer)地區。這副下顎的標本名稱為Mauer 1,由海德堡大學教授奧圖·蕭頓薩克(Otto Schoetensack)助手丹尼爾·哈特曼(Daniel Hartmann)發現,並由蕭頓薩克進行辨識與命名。除了前臼齒掉落之外,Mauer 1保存良好,是此物種的模式標本。  之後法國的阿拉戈(Arago)與希臘的佩特拉羅訥(Petralona)地區也發現了相同的遺骸,其年代大約距今40萬年到50萬年。此外,當今許多的專家都認為發現於非洲的羅德西亞人(Homo rhodesiensis),屬於海德堡人的一支。從1993年開始,位於英國東部海岸的博克斯格羅夫有海德堡人的遺骸出土。  海德堡人與前人,都是和非洲匠人(Homo ergaster)擁有相似的形態,海德堡人擁有較大的腦容量,大約是在1100到1400毫升(高於現代人類的平均值1350毫升),也是擁有較進步的工具與行為,因此與前人被歸為不同物種。除此之外,海德堡的平均身高為1.8公尺,肌肉比現代人發達。  在海德堡人的生活區域中,可發現野生的鹿、象、犀牛以及馬遭宰殺的痕跡,這些動物最大可重1500磅或更重。在海德堡人生活的時代,愛爾蘭麋鹿。於西班牙阿塔普爾卡(Atapuerca)的發現顯示,海德堡人是人屬動物中最早埋葬死者的一種,不過為此理論仍受質疑。此外專家認為,海德堡人與其後代尼安德塔人都有原始形態的語言。除了普通的石器之外,出土文物中並無發現任何藝術作品或手工藝品。不過在法國南方有發現紅赭(red ochre)的使用。  另據資料介紹,海德堡人(Heidelbergman),化石的出土地點在德國海德堡市東南10千米的毛爾村,該村位於涅加爾河支流埃爾塔斯河之畔。當地的基岩是三疊紀地層,第四紀的礫石層覆於其上,這些礫石層便成為當地開採礫石作為建築材料之用的目的層,1907年10月22日,就在砂坑的24米深處偶然發現一件人類的下頜骨化石,與其伴生的還有比批哺乳動物化石,包括象,馬,豬,鹿,熊,野貓等,因而確定此化石層的時代為中更新世早期,距今約有40萬年了。  這件下頜骨化石由海德堡大學的蘇登薩克講師研究,於1907年冬天,發表《海德堡人之下頜骨》一文,海德堡人之名,從此揚播四海。這是一件相當粗壯的下頜骨化石,頤部(下巴)明顯後退,與一般直立人十分近似,附著於其上的牙齒比較完整,雖 海德堡人與現代人相近,但個兒比較大。下頜的後部上枝極大而低矮,側面視之,近四方形,兩枝之間的凹窩甚淺。這副下顎的標本名稱為“Mauer 1,是由海德堡大學教授奧圖·蕭頓薩克(Otto Schoetensack)的助手丹尼爾·哈特曼(Daniel Hartmann)所發現,並由蕭頓薩克進行辨識與命名。除了前臼齒掉落之外,“Mauer 1”保存良好,是此物種的模式標本。  之後法國的阿拉戈(Arago)與希臘的佩特拉羅納(Petralona)地區也發現了相同的遺骸,其年代大約距今40萬年到50萬年。此外,當今許多的專家認為發現於非洲的羅德西亞人(Homo rhodesiensis),也屬於海德堡人的一支。從1993年開始,位於英國東部海岸的博克斯格羅夫(Boxgrove)也有海德堡人的遺骸出土。形態學編輯本段回目錄  海德堡人與前人,都和非洲匠人(Homo ergaster)擁有相似的形態,不過海德堡人擁有較大的腦容量,大約是1100到1400毫升(高於現代人類的平均值1350毫升),也擁有較進步的工具與行為,因此與前人被歸為不同物種。除此之外,海德堡人的平均身高為1.8米,肌肉比現代人發達。在海德堡人的生活區域中,可發現野生的鹿、象、犀牛以及馬遭宰殺的痕跡,這些動物最大可重1500磅或更重。在海德堡人生活的時代,歐洲仍有許多現已滅絕的猛瑪象、歐洲獅,以及愛爾蘭麋鹿。  於西班牙阿塔普爾卡(Atapuerca)的發現顯示,海德堡人可能是人屬動物中最早埋葬死者的一種,不過此理論仍受質疑。此外有些專家認為,海德堡人與其後代尼安德塔人皆有原始形態的語言。除了普通的石器之外,出土物中並無發現任何藝術作品或手工藝品。不過在法國南方有發現紅赭(red ochre)的使用。  有個傳說,在十六世紀末,有一個名叫佩克歐﹝Perkeo﹞的宮廷弄臣,受命專門看管這個大酒桶,據說他是個千杯不醉的酒仙,平日以酒代水,但也會藉酒助興,自娛娛人,久之,大家為了他的健康著想,都力勸他少喝酒,多喝水,想不到佩克歐卻在改飲下一杯水之後暴斃。城堡的堡主於是刻了一個他的木雕像掛在酒桶上,並封他為酒神,希望能讓以後釀出來的酒都很好喝,不管傳說是不是真的,走進酒桶的封口,似乎隱約仍可聞到一股葡萄酒味!同時在酒窖牆上也掛著紅髮矮小帶著笑容的佩克歐畫像,可見佩克歐確是海德堡人的守護神,也是歡樂人生的象徵。  距今200萬年前,直立人(Homoerectus)在非洲出現,這是人與猿之間的分水嶺,直立人階段持續到20萬年前,才開始現代人階段。直立人階段的許多問題仍無定論。一般認為,在120萬年到80萬年前,非洲直立人由於氣候變化等原因而大量遷徙。終於,一些直立人走出非洲,來到歐洲和亞洲,從時間上看,歐洲直立人早於亞洲直立人。這時,直立人遍布在非歐亞三大洲,各地的直立人也開始了獨立進化。70萬年前,海德堡人最早出現,50萬年前亞洲的北京人(PekingMan)出現。  海德堡人是相對比較龐雜的一個類群。一般認為,因氣候等原因,海德堡人分為兩支,一支為歐洲海德堡人,一支為非洲海德堡人。在冰期時被隔離在歐洲的海德堡人,演化成了適應寒冷生活的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ensis)。非洲海德堡人,在20萬年前演化出了現代人或稱為智人(Homosapiens)。現代人從非洲走出,尼安德特人由於現代人的到來而滅絕。海德堡人的歷史到此時徹底結束了。  有證據表明,海德堡人能用語言簡單交流,能有群體合作互動。身材高大而強健,能用矛和弓箭,能合作獵殺大型動物。發現地簡介編輯本段回目錄  海德堡位於斯圖加特和法蘭克福之間,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城市,2002年城市方圓109平方千米,居民14萬左右。海德堡坐落於內卡河畔。內卡河在此處由狹窄而陡峭的奧登山(Odenwald)山谷流向萊茵河河谷,並與萊茵河在海德堡西北20千米處的曼海姆交匯。著名的海德堡城堡位於高出內卡河海拔200米高的山上,俯視狹長的海德堡老城。  海德堡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傳統和現代混合體。過去它曾是科學和藝術的中心,如今的海德堡延續傳統,在城市內和城市附近建有許多研究中心。  海德堡不僅有著引以為榮的中世紀城堡,它還擁有歐洲最古老的教育機構之一——海德堡大學。曾在海德堡大學學習和工作的著名思想家有黑格爾、詮釋學哲學家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社會學家哈貝馬斯以及 the discourse philosopher 卡爾-奧托·阿佩爾(Karl-Otto Apel)。 海德堡大學最著名的學生當屬1817年發明腳踏車的 Karl Drais及浪漫主義詩人艾興多夫。  歷史上海德堡地區很早就有凱爾特人定居,後來羅馬帝國在此築有軍事要塞。海德堡這個名字在1196年正式出現在歷史文獻中,當時是個小城邑。1214年開始成為法爾茨選帝侯的宮邸所在地。其後幾百年間,海德堡雖不斷被爭奪,飽受戰爭破壞,卻得到了快速發展。1386年海德堡大學設立後,逐步成為當時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重鎮。18世紀後海德堡的重要地位逐漸失去,1720年選帝侯的宮邸遷移,而在文化方面,海德堡開始走向輝煌的時代。二戰時期,海德堡幸運地躲過了盟軍飛機的轟炸,據說是因為盟軍空軍上層中,有些人曾經是海德堡大學的學生,不知是真是假。不過,戰後海德堡成為了駐歐美軍總部所在地,這是真的。現在海德堡是歐洲文化和科技中心之一。

尼安德特人

健壯結實,身材矮胖並且能很好地適應寒冷天氣的尼安德特人看起來和現代人類明顯不同。但是它卻在一些方面和現代人具有相似之處:他們會將死者埋葬;會照顧生病或者受傷的同伴;而且可能已經具備了語言和音樂的能力。科學家們已經組裝好了一具完整的尼安德特人骨骼,同時正在進行尼安德特人基因組的研究。  尼安德特人(拉丁文學名homo neanderthalensis,又譯尼安德塔人)是一種在大約12萬到3萬年前冰河時期本來居住在歐洲及西亞的人種,性格溫馴。根據最新的考古發現,現代人並不是尼安德塔人的一種,就是說,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不同種,尼安德塔人種和智人。現代人從15萬年前在非洲出現,3萬5千年前才到達歐洲,大概在5萬年前離開非洲,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形成種系發生上的平行系群。但現有智人是人屬下的唯一一個種。而尼安德塔人的遺蹟最早是1856年在德國的尼安德谷(neander valley)所發現。但剛開始他們並未被辨識出是跟我們屬於不同的人種。對於兩個人種的相似與不同,以及他們可能有過怎樣的接觸(如果有的話),出現激烈的討論。  尼安德塔一名源自1856年在德國杜塞道夫(Dusseldorf)附近,尼安德峽谷上方的一個洞穴里第一次發現這種人類的遺骨。遺骨的發現立即引起了熱烈爭論,爭論的焦點是這些遺骨究竟是古人類的遺骨還是僅僅是一種因疾病而變形的現代人的骸骨。  (一)尼安德特人的起源  關於尼安德塔人的起源現在還不能確定。尼安德塔人的祖先可以推溯至大約10萬∼15萬年以前。在法國境內發現的頭蓋骨殘骸就屬於那一時期,但是它們在特徵上比起更早期的直立人來說,更具有新的智人的某些特徵,早期的直立人從年代上講應該是尼安德塔人的祖先。  但是,尼安德塔人可能是歐洲最後一個(里斯-玉木Riss-Wurm)間冰期(1.5萬∼11.5萬年以前)的產物。在德國、法國、比利時和義大利的許多地方都發現了確定是尼安德塔人的下齶、牙齒和頭蓋骨部分。  (二)尼安德特人的解剖特徵  尼安德塔人身高1.5到1.6米左右。顱骨容量為1200到1750 cm³。現代人的則為1400 - 1600cm³。身體的特徵為,額頭平扁,(就是說眉弓到髮際線的距離比現代人短得多)。下頜角圓滑,下巴並不像現代人那樣前突。骨骼強健,有著耐寒的體格,具體就是肱骨與尺撓骨的比例,以及股骨與脛骨腓骨的比例比現代人大,這是典型的適應寒冷氣候的解剖特徵。他們生活在歐洲,膚色應該是淺色的。這一反20世紀初,尼安德塔人黑皮膚,多毛,會使石器的“猿人”形象(更多是動物)。  歐洲最後一個冰期是在大約1萬∼7萬年之前,已經發現的最多和最為完整的尼安德塔人骨骼遺骸就是這些時期的。這些遺骸使我們對尼安德塔人的相貌特徵和習慣有所了解。尼安德塔人身材短小、敦實和健碩。儘管他們的顱殼長、淺、寬而且後部扁平,但腦容量卻等於或超過現代人。他們的眶上嵴大,牙齒也大,顴骨較小,胸部較寬,四肢粗笨,手和腳也比較大。比起現代人,尼安德塔人走路的方式顯得更不對稱而且橫向。  (三)尼安德特人的生活方式  尼安德塔人看來是相當稀少的動物,已經在法國北部發現尼安德塔人的藝術作品(在藝術品中發現一顳骨,通過研究發現,它屬於一個尼安德塔人。就藝術品本身,它們的一端被切出一條溝,應該是被人用繩子綁起來的。而現代人的藝術品,則是在其中打洞,並將之用繩串起來)。其營地的遺蹟大多是工具。但是尼安德塔人的工具數萬年都沒有改革。因此認為他們的智力比現代人低。他們沒有弓箭,要有特殊的策略去圍捕動物。他們會與熊等動物爭奪棲身用的洞穴。尼安德塔人是穴居者,但也偶爾在露天地建造營地。洞穴的入口有時用石塊砌小,岩穴也常常用這種方法加以改善。他們使用火,獵取一些小的和中等大小的動物(如山羊和小鹿),並且吃其它大型食肉動物吃剩下的獵物。他們製造並使用各樣的石制工具和木製長矛。  尼安德塔人單獨或成群地埋葬死者,也照料生病或受傷的人。用作犧牲的動物常常和人的骨骼一起被發現,這表明他們已經開始奉行某種原始的宗教。  (四)尼安德特人的分類  對尼安德特人在分類學上的畫分現仍處於爭論之中。最初他們被畫分為單獨的一個門類(即尼安德特人種,學名為H. neanderthalensis),後來,他們又被認為是智人的一個亞種(學名為H.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但有些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贊成原先的說法。尼安德塔人在人類進化上的作用仍不十分清楚,在他們分布的一些地區,可能已被併入現代人總體之中,而在另外一些地區則可能已經絕種。  (五)尼安德特人的命運  尼安德塔人的遺蹟從中東到英國,再往南延伸到地中海的北端,都有所發現。這些遺蹟有骨骸、營地、工具,甚至藝術品。尼安德塔人的遺蹟消失的時候,大概正是在現代人進入歐洲的時候。  早期學說認為尼安德特人在智人的入侵下已經絕種;可能是由於氣候突然寒冷起來。尼安德塔人為避寒而躲進山谷,群體之間缺乏聯繫,近親交配增多,加上現代人與之的競爭,導致了尼安德塔人的滅亡。  但根據 discovery channel 播出的節目表示,尼安德特人未必被智人滅絕,反而可能因為遺傳上居於劣勢,所以都被現代人同化,例如在葡萄牙發現的一具4歲小童的屍骨,其中的解剖顯示了很多尼安德塔人的特徵,如提到的肱尺橈骨的比例和下頜骨的形狀。但是他配有裝飾品,下巴的強健構造,而且他生活在尼安德塔人滅絕的3千年後,這說明他是現代人。  但現有些學者認為,尼安德特人成為智人的食物,因為有證據現實其與智人發生過許多爭鬥,這一令人不可思議的結論是根據在萊斯·羅伊斯(Les Rois)發現的一塊尼安德特人顎骨化石得出的。據悉,齶骨化石是《人類學雜誌》在進行一項研究時於法國西南部的萊斯·羅伊斯發現的。齶骨上的切口與早期人類在石器時代獵殺鹿以及其它動物時留在骨頭上的切口類似。據信,尼安德特人的肉被人類吃掉,牙齒則用來製作項鍊。  (六)其它關於尼人的介紹  出現在歐洲的早期智人。直立人走出非洲後,約60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於約30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名稱因其化石在1856年發現於德國杜塞道夫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個山洞中而得名。  尼人分布很廣,西起歐洲的西班牙和法國,東到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南到巴勒斯坦,北到北緯53°線。年代最早的距今達20萬年左右,最晚的距今約4萬年。尼人化石常與莫斯特文化共存。狹義的尼安德特人,僅指尼安德特河谷發現的人類化石。尼安德特河谷的尼人化石包括顱骨和部分肢骨,其化石遺存比較豐富,主要有頭蓋骨和體骨等。  根據現有的資料來判斷,尼安德特人骨胳粗大,肌肉發達,但個子不高,男子只有1.5米至1.56米。由於身體較矮,脊椎的彎曲也不明顯,因此他們很可能是彎著腰走路,跑步時身體略微朝向地面。尼安德特人頭骨的特徵是:前額低而傾斜,好像向後溜的樣子,眉峰骨向前突出很多,在眼眶上形成整片的眉脊。尼安德特人的腦部已經非常發達,腦容量約達1230毫升。  尼安德特人使用較為進步的打制石器,過著狩獵和採集的生活。這表明,當時的人類在同大自然界的鬥爭中,自身已有了較大的發展。  自從1856年人們第一次發現尼安德特人的化石以來,尼安德特人一直是一個吸引公眾興趣的謎,對尼安德特人的各種猜測一直不斷。從許多方面來看,尼安德特人都可稱得上是原始人類研究中的恐龍。與恐龍一樣,尼安德特人也是突然之間銷聲匿跡的,它們消亡的原因也一直是學者們爭論不休的話題。同時,恐龍和尼安德特人都是大眾文化的寵兒,經常在漫畫中一同出現。  但是,大眾文化對尼安德特人有許多的誤解。尼安德特人往往被看作陳舊過時的化身,被誹謗為因智力不足以應付環境的變遷而導致滅亡的低等人種。而實際情況是尼安德特人非常成功地面對氣候挑戰的時間至少有20萬年,比延續至今的現代智人還要長12.5萬年到15萬年。  (七)尼安德特人之死  人類歷史上最迷人的奧秘之一,莫過於在歐洲繁榮了成千上萬年的尼安德特人的命運了。3萬多年前,隨著冰川蔓延過整個歐洲大陸,尼安德特人便滅絕了。英國劍橋大學地質考古學家特尹爾德-范-安德爾等出版了一本名為《歐洲末次冰川期的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的書,認為尼安德特人之所以走到末路,是因為不能適應在攝取食物方面的變化。  《歐洲末次冰川期的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的內容取自於一項氣候、環境、考古等多學科相結合的7年計畫的全部信息,該項目首次對6萬5千年至2萬年前期間進行了綜合研究,那時候,解剖學上的現代人逐漸占據優勢,而尼安德特人而完全消亡了。  范-安德爾等報告說,歐洲冰河紀並非總是冰。在大約3萬年前的寒冷時期降臨之前,氣候還是相對溫和的。到了2萬年前,半個歐洲都籠罩在冰下。但按照范-安德爾等的說法,尼安德特人的衰敗並非天氣的原因,而是由於賴以生存的、溫順的成群野牛和龐大麋鹿等草食動物的減少。貧瘠土地上的動物變得非常稀少,而且為數不多的野獸不斷遷徙,從而必須奮力追趕才能捕獲獵物。這時候,尼安德特人顯然不能適應攝食環境的變化了。  與尼安德特人消亡處於相同時期的早期現代人“奧瑞那人”,則很好地適應了相同的環境和食物,范-安德爾等對此表示為“非常之驚奇”。范-安德爾等認為,這表明尼安德特人之所以在對環境適應方面失敗,更主要是由於文化方面的原因,而非大腦的解剖學緣由,尼安德特人其實與其它任何人一樣聰明。大約3萬5千年前,當一種處於更晚期文化的“格拉維特人”出現時,他們由於具有了笨重的矛與刀、以及嚴密的家庭組織,因此能夠有效地追趕並捕獲遷徙的野獸,從而得以生還下來。  美國波士頓大學考古學家邱提斯-拉奈爾斯認為,大多數考古學家都假設這一時期的歐洲都一致地寒冷。而范-安德爾等通過綜合研究既往5千年時間段中,整個歐洲的氣候和人類居住情況,表明尼安德特人在其生命的最後幾千年中因氣候變化而夭折。無論如何,攝取食物方面的變化導致安德特人滅絕的學說是個新思路,我們不能不對此予以充分的重視。  尼安德特人17萬年前生活在歐洲、中亞和中東等地區,現有考古學家有證據證明尼安得特人還存在,據說是生活在蒙古和俄羅斯交界的西伯利亞地。  另據資料介紹,尼安德特人是現代歐洲人祖先的近親,從20萬年前開始,他們統治著整個歐洲和亞洲西部,但在2.8萬年前,這些古人類卻消失了。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探討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最新理論認為,導致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氣候突然變化;現代人的祖先在某些生物特徵上全面優於尼安德特人,逐步取代了他們。  大約2.8萬年前,在如今的英屬直布羅陀地區,一小群尼安德特人在遍布岩石的地中海沿岸艱難地生活著——他們很可能是最後一群尼安德特人。在歐洲和西亞的其它地區,尼安德特人早在此前幾千年就已銷聲匿跡,儘管他們在這裡有著20多萬年的輝煌過去。由於氣候相對溫和,動植物資源豐富,伊比利亞半島成為尼安德特人最後的大本營。然而,直布羅陀的尼安德特人未能堅持多久,便迅速走向滅亡,只留下少量石器和篝火殘餘。  從1856年發現第一具尼安德特人化石以來,科學家就一直為這群早期人類從何而來、在人類譜繫上處於何種位置而爭論不休。這場爭論主要是兩大理論的對峙:一種理論認為,尼安德特人是當今人類的一個古老變種,他們逐步進化或被歐洲現代智人同化為現代人類;另一種理論認為,尼安德特人是一個與現代人類完全不同的物種(H.neanderthalensis),現代人類進入他們的領地後,很快就將他們消滅了。  但過去十年,因為兩個重要發現,這場爭論的焦點——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類有過交合還是戰爭——發生了轉移。很多科學家希望,通過分析尼安德特人的DNA,他們能發現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類交合的證據,從而弄清楚這兩個群體是否發生過顯著融合。然而這樣的證據至今未曾發現。在另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利用改良型年代測定技術發現,4萬多年前,現代人類進入歐洲大陸後,尼安德特人沒有迅速消失,而是繼續存在了近1.5萬年——根本不是“閃電戰”理論構想的那樣,現代人類迅速取代了尼安德特人。  這些發現促使科學家更謹慎地看待其它可能導致尼安德特人滅絕的因素。各種研究暗示,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可能是各種環境壓力綜合作用的結果。  科學家對尼安德特人的研究遠多於其它古人類,但他們為何會從地球上消失,至今仍是一個謎。  變遷中的世界。科學家已找到一系列能證明尼安德特人如何消失的最新證據,古氣候學研究提供的數據便是其中之一。我們知道,在過去20多萬年里,尼安德特人經歷過寒冷的冰河期和相對暖和的間冰期。最近幾年,通過分析從格陵蘭、委內瑞拉、義大利等地採集到的海洋沉積物、花粉和原始冰芯中的同位素,科學家精確復原了“氧同位素3期”(oxygen isotope stage 3)的氣候變化過程。這段地質時期從6萬年前開始,到2萬年前結束,最初氣候比較暖和,氣溫最低時整個北歐大陸都被冰川覆蓋。  氧同位素3期開始時,尼安德特人是生活在歐洲的唯一原始人類,而在該時期結束時,現代人類則成為歐洲的唯一人種。科學家據此推測,可能由於氣溫驟降,尼安德特人找不到足夠的食物,或沒有有效的保暖設施,最終從地球上消失。然而,一個重要事實使這一推測難以成立:此前,尼安德特人已經歷過冰河期並存活了下來。  事實上,很多生物學和行為特徵都說明,尼安德特人能很好地適應寒冷環境。雖然為了抵禦嚴寒,尼安德特人需要用動物毛皮製作衣服,但他們的桶狀胸和粗壯的四肢都有利於維持體溫。強壯的身軀是尼安德特人適應狩獵方式的結果,因為他們常以埋伏方式獵取獨居的大型哺乳動物,如寒冷時期生活在北歐和中歐地區的長毛犀牛。尼安德特人的其它顯著特徵(如突出的眉骨)可能是遺傳漂變形成的中性特徵,而不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但同位素數據顯示,氣候變化絕非從暖和到寒冷的穩定過渡。時間越靠近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約2萬年前),氣候越不穩定,經常發生激烈而突然改變。生態環境也隨之發生極大的變化:森林讓位給一馬平川的草原,麋鹿取代了犀牛……變化之快可以這么形容: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小時候看到的植物和動物,在他長大後就已消失,並被其它動植物取代。然後,自然環境又可能以同樣的速度變回原來的模樣。  直布羅陀博物館的進化生態學家克里夫·芬利森(Clive Finlayson)曾經主持發掘過多個直布羅陀地區的洞穴。他推測,正是環境條件的快速變化,逐步將尼安德特人逼入絕境。環境變化得越快,就要求尼安德特人在越短的時間內接受全新的生活方式。當樹林變成了開闊的草原,採用伏擊方式狩獵的獵人就沒有了賴以藏身的樹林,如果要生存下去,他們必須改變狩獵方法。  工具和獵物的變化說明,一些尼安德特人的確適應了不斷變化的世界,但更多的尼安德特人卻在變化中死去,只留下非常零散的群體。正常情況下,這些古人類很可能重新崛起,因為他們有過類似經歷,只要環境變化不太頻繁、間隔期不要太短。然而這一次,環境變化太快,尼安德特人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恢復人口數量。芬利森認為,尼安德特人在氣候的反覆攻擊下,人數銳減,走向滅絕。  2009年4月,法國地中海大學的維吉尼亞·法布雷(Virginia Fabre)和同事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發表的一項遺傳學研究證實了芬利森的觀點——尼安德特人最終分散為零落的群體。他們進行線粒體DNA分析時發現,尼安德特人可能形成了三個分支,分別生活在西歐、南歐和西亞,人口總數時高時低。  尼安德特人很聰明。其它科學家仍認為,尼安德特人是在現代人類進入歐洲後才完全消失的,這一事實說明,現代人類與尼安德特人的滅絕脫不開干係,即便他們並沒有直接殺滅這些早期人類。支持該觀點的科學家推測,尼安德特人最後不得不與“初來乍到”的現代人類競爭食物,並成為這場競爭的失敗者。現代人類為什麼能在競爭中獲勝?答案至今是個謎。  現代人類對食物沒那么挑剔是一種可能。德國圖賓根大學赫維·博謝倫斯(Herve Bocherens)進行的骨化學分析等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專吃相對稀有的大型哺乳動物,比如猛獁象和長毛犀牛,但對於早期現代人類而言,很多動植物都是美食。因此,當現代人類進入尼安德特人的領地,並開始捕食大型動物時,尼安德特人就可能遭遇食物短缺,而現代人類則不會為食物問題困擾,因為即使大型動物數量減少,他們還可以食用其它小動物和植物。  美國亞歷桑那州立大學考古學家柯蒂斯·馬利安(Curtis Marean)說:“尼安德特人有自己的穴居生活方式,只要沒有現代人類的競爭,這種方式還是挺不錯的。”現代人類是在熱帶環境下進化出來的,進入完全不同的環境後,他們能迅速想出創新性方法來應對遇到的環境難題。馬利安認為:“最關鍵的不同點在於,尼安德特人的認知能力遠遜於現代人類。”  認為尼安德特人掌握的生存技能偏少的科學家,不止馬利安一人。一個長期存在的觀點認為,現代人類比尼安德特人聰明,不僅因為他們掌握了更高級的工具製造技術和生存策略,還因為他們善於交流,能形成更強大的社會網路——愚鈍的尼安德特人根本無法與現代人類抗衡。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尼安德特人比我們料想的要聰明得多。科學家以前認為只有現代人類才有的很多行為,其實尼安德特人也有。英國倫敦自然博物館的古人類學家克里斯多福·R·斯特林格(Christopher B. Stringer)說:“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之間的界限已變得越來越模糊。”  在直布羅陀地區的一些考古點,科學家的最新發現讓兩個人類群體間的界限變得更為模糊。2008年9月,斯特林格和同事發表文章稱,他們在Gorham洞穴以及相鄰的Vanguard洞穴內,發現了尼安德特人捕獵海豚、海豹和採集貝類食物的證據。甚至還有一些未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表明,尼安德特人也吃鳥類和兔子。毫無疑問,這些發現顛覆了人們由來已久的認識——只有現代人懂得開發海洋資源和獵食小型動物。  在德國霍赫勒·菲爾斯(Hohle Fels)考古點,科學家發現了更多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行為界限模糊的證據。在這裡,科學家不僅挖掘出了36,000~40,000年前生活在洞穴中的尼安德特人使用過的器皿,還發現了33,000~36,000年前,居住在該地區類似氣候與環境條件下的現代人類留下的器物。2008年4月,通過對比兩個人類群體的遺留物,美國肯尼恩學院的古人類學家布魯斯·哈迪(Bruce Hardy)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古人類學大會上指出,對遺留工具上的磨損紋理和殘留物質的分析表明,霍赫勒·菲爾斯地區的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類的日常活動基本相同,儘管後者擁有的工具種類更多一些。  這些古人的活動包括一些複雜而精巧的手工活,比如用樹脂將尖尖的石頭粘在木製把手上,把尖石頭製作成戳刺或可以拋射的武器,用骨頭和木頭製作日常器具等。哈迪推測,霍赫勒·菲爾斯地區的尼安德特人製作的工具種類沒有後來才居住在這裡的現代人多的原因是,前者不需要過多的工具就能完成工作,“你吃柚子,不需要專門做個勺子吧?”  根據最新發現,“尼安德特人沒有發展出語言”的觀點似乎也站不住腳:科學家現已知,至少部分尼安德特人已學會用首飾甚至顏料來打扮自己——在根據考古學記錄重構古人的各種行為時,通過物質形式來表現象徵意義的行為往往代表著語言的出現。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約翰內斯·克勞澤(Johannes Krause)領導的研究團隊也證實了這一點:DNA分析顯示,尼安德特人擁有和現代人一樣的語言基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