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傳比義

內容介紹

此書之作,志在對比三傳解釋《春秋》義理之得失優劣,以期在比較中得出對《春秋》的正確解釋,彰闡其“微言大義”。逐節比較三傳,先列經文.次分列三傳之文,末列撰者“比義”。其法如《自序》所言:“以傳發經之微.以經正傳之謬;於三傳之得失。有可比較者,則傳發經之微,以經正傳之謬,其或僅有一傳。無可比較者,亦必參伍其事義以為斷,於後儒說《春秋》者之新義,有可以資三傳之印證者,亦偶引之……遇三傳名物制度之欠考者.則引《詩》、《禮》以補充之;辭義之晦澀難曉者。則用白話翻譯之。”其持論公切,分析細緻透闢,論斷多精當。於三傳及《春秋》研究具有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傅隸朴,字守知,湖北天門人。以世家科舉之業,幼年教育,均在塾館,誦習經史。成年後,入武昌教會學校文華書院習西文,時逢洋務盛行,立志習西洋文學及哲學,因家庭變故,無力西渡,為就業便利,入日本明治大學習法律,實非所好,故畢業後,未能安於司法工作,而投身於教育行政,精研勤思於詞章義理之學。1949年去台,執教於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國文系二年級,因撰寫《中國韻文概論》一書,由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納入基本知識叢書印行。1954年赴日,在岡山大學開講國學概論,撰成講義,回台後,由教育部中華叢書委員會列入中華叢書印行。除仍在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執教外,又在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講授昭明文選,在私立淡江文理學院中文系講授文心雕龍。1962年應南洋大學之聘,講授中國文學批評、中國哲學史、修辭學等課,並撰寫《中文修辭學》一書,由新加坡友聯書報發行公司印行。1966年返台,在師大開授韓非子、淮南子、易經等課,在政大開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及左傳等課。同時受正中書局國學萃編之特約,撰寫賦選注及修辭學二書。1972年撰寫《周易理解》一書,由台灣中華書局印行。《春秋三傳比義》也已問世。任多所大學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