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前221~前206)時,屬內史,為栒邑縣。秦始皇並六國後,為別於諸郡,特稱京師為內史。《通鑑注》說:“秦內史兼治漢三輔”。《十道志》說:“秦兼天下,置內史以領關中”,旬邑縣地處三輔,或曰處關中,正屬內史。戰國秦置栒邑縣,秦統一後,因之不變,仍為栒邑縣。
西漢(前206~8)時,屬右扶風,仍為栒邑縣。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高祖元年(前206)屬雍國(秦滅,項羽封章邯為雍王,都廢丘,今興平東南),二年屬中地郡,九年(前198)屬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屬右內史,太初元年(前104)屬右扶風。右扶風統縣21,栒邑序列11。
新莽(9~23)時,屬京尉郡,仍為栒邑縣。《三輔黃圖》:“王莽分三輔為六都尉,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栒邑、義渠10縣,屬京尉大夫。”
東漢(25~220)時,屬司隸校尉部右扶風,仍為栒邑縣。《後漢書·郡國》一:司隸右扶風統縣15,栒邑序列12。
三國(220~265)時,屬魏之雍州扶風郡,後改屬新平郡,仍為栒邑縣,後省。據《三國郡縣表附考證》記載,魏的扶風郡統縣15,栒邑序列12。興平元年(194)曹操分扶風、安定2郡數縣設新平郡,栒邑屬之。至文帝黃初七年(226)已無栒邑名。雍正《陝西通志》說)“魏省栒邑”。
西晉(265~316)時,旬邑縣境置有3縣,均屬涇州新平郡,一為三水縣。《中國地名大辭典》於“栒邑”條說:“北魏徙三水來治。”《陝西地理沿革》說:“漢於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設三水縣,北魏太延二年(436)遷設於今旬邑縣。”《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均說:三水縣屬新平郡。《魏書·地形志》下:涇州統郡6,其三為新平;新平郡統縣4,其三為三水。雍正《陝西通志·建置》二按:“晉邠邑,後魏改置三水縣”。二為爰得縣。西漢爰得縣在今甘肅省涇川縣東南,北魏遷設來縣。三為高平縣。西漢高平縣設於今寧夏固原縣境,北魏遷設來縣。
北朝西魏(535~557)時,先屬恆州,次屬南豳州新平郡,後屬豳州新平郡,為三水縣。《通典·州郡》三:“西魏置恆州,亦漢栒邑地。”雍正《陝西通志·西魏州郡縣統屬考》:恆州轄三水縣。《陝西地理沿革》:“西魏大統元年(535)曾於縣內兼設恆州(實為僑設),不久即廢。”《辭海·歷史地理》於“南豳州”條說:“州名。北魏置。以州境北有豳州相對而得名,治所在白土(今彬縣西南),轄境相當今陝西彬縣、旬邑、長武及甘肅涇川地。”南豳州於西魏廢帝二年(553)改為豳州。《陝西地理沿革》:西魏豳州新平郡轄有三水縣。
北朝北周(581~618)時,撤銷爰得、高平2縣,轄地併入三水縣,屬豳州新平郡。雍正《陝西通志·北周州郡縣統屬考》:豳州新平郡轄白土、三水、永壽3縣。
隋(581~618)時,先屬豳州,次屬北地郡,後屬新平郡,為三水縣。《元和郡縣誌》:三水於“開皇三年(583)以縣屬豳州”。《辭海·歷史地理》:“北地郡,大業初改豳州置。治所在安定(今寧縣)。轄境相當於今甘肅寧縣、合水、正寧、慶陽南境及陝西旬邑、彬縣。”《隋書地理志考證附補遺》:“隋北地郡義寧元年(618)領安定、羅川、襄樂、朋原、新平、三水6縣,二年(619)安定置歸義縣,以新平、三水屬新平郡。”
唐(618~907)時,屬京畿道邠州,為三水縣。《通典·州郡》三:“大唐分置15郡,此(古雍州)為京畿關內道”。京畿道的邠州,按《通典》所列統4縣,三水序列2。《舊唐書·地理志》《新唐書·地形》一、《元和郡縣誌》、雍正《陝西通志》、清代各版《三水縣誌》等,均謂邠州統有三水縣。
五代(907~960)時,先後出現10國,是唐末地方割據勢力的延續,旬邑縣先後屬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邠州,仍為三水縣。《陝西地理沿革·旬邑縣沿革表》列五代梁、唐、晉、漢、周均有三水縣,均屬邠州。
北宋(960~1126)時,屬永興軍路邠州,為三水縣。《宋史·地理》三:永興軍路邠州統縣5,三水序列3。《太平寰宇記》《文獻通考》同此。
金(1115~1278)時,屬慶原路邠州,為三水縣。《金史·地理志》下:慶原路邠州統5縣,三水序列末。《西安府志》:三水“唐屬邠州,金因之”。
元(1271~1368)時,初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鞏昌路,為三水縣,至元七年(1270)併入淳化縣,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邠州。《中國歷史地圖集》七冊13~14圖,元陝西行省鞏昌路轄縣標有三水。關於併入淳化時間,《元史·地理》三、《大清一統志》《元代行政地理研究·沿革陝西》、雍正《陝西通志》等都說是“元至元七年”(1270),而清康熙、同治《三水縣誌》《創修城池記》等卻說是“元至正十八年”(1358)。但“至正”是元代最後一個皇帝順帝的最後一個年號,至正十八年到元亡只有10年時間,如果這時併入淳化,可以說覓代存設三水縣。今查《大元一統志》中陝西等處行中書省邠州領縣2,為新平及淳化,無三水縣。各版舊縣誌於“官屬”類中,金縣令後緊接明縣令名,中缺元縣令,據此,“至正”顯系“至元”之誤,併入淳化時間,當以元至元七年(1270)為準。淳化縣,按《元史·地理志》三所載,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邠州。
明(1368~1644)時,屬陝西布政使司西安府邠州,初仍並歸淳化縣,後復置為三水縣。《明史·地理》三於“三水”注說:“成化十三年(1477)九月,析淳化縣地置”。雍正《陝西通志·建置》三:“成化十三年始割淳化十六里置此邑(指三水縣)。”《創修城池記》:“成化丁酉(十三年),居民思復故邑,上陳制下,仍立三水為縣。”《雍大記》、各版舊縣誌說法同此。可見,成化十三年前,三水仍併入淳化;成化十三年,和淳化分置,三水復為縣。《大明一統志》:陝西布政使司西安府邠州領縣2,為淳化、三水。
清(1644~1911)時,屬陝西省鳳邠道邠州直隸州,為三水縣。《清史稿·地理》十於“邠州直隸州”注說:“隸鳳邠道……雍正三年,升直隸州,領縣3,三水、淳化、長武。”《大清一統志》、雍正《陝西通志》等同此。
中華民國(1912~1949)時,依據《全國行政區劃一覽表》《全國行政區劃表》《現行行政區劃一覽表蒡、《中華民國省道縣區域表》《全國行政區域簡表》《行政區域》及舊《辭海》“附條”等記載,初仍為三水縣,民國3年(1914)1月,因和廣東三水縣重名,復名栒邑縣。始屬陝西省鳳邠道,民國2年(1913)3月屬陝中道,民國14年(1925)9月屬關中道,民國17年(1928)撤道,直屬陝西省。民國26年(1937)屬陝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33年(1944)8月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民國36年(1947)又復屬第七行政督察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28年5月7日,在中共栒邑區委領導下,許才升率領旬邑縣農民武裝暴動,攻克縣城。12日成立栒邑縣臨時蘇維埃政府。30日起義失敗。但從此以後,國民黨栒邑縣政權,名義上管理全縣,實際上轄區僅限於今旬邑縣的城關、張洪、原底、太峪等鄉鎮,不到縣境的一半,並日趨縮小;其他鄉鎮,或為革命活動區,或為革命政權區。革命政權的中心區,先後在本境的有:
關中分區原為關中特委,1935年11月設,區蘇維埃政府駐今馬家堡。1937年9月改為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行政專員公署仍駐馬家堡。1940年初遷駐今看花宮,8月遷駐今馬欄。1949年5月遷往三原。
新正縣1933年8月,在旬邑縣及甘肅正寧縣交界成立正栒邠革命委員念,1934年10月改為新正縣,駐馬家堡,1940年遷駐看花宮,1941年遷駐陽坡頭。設有4區21鄉,共3479戶,16820人。轄區約為今旬邑縣北部、東北部及甘肅正寧縣南部、東部。
赤水縣1935年2月,成立赤淳縣蘇維埃政府,10月撤銷,在所轄東區改設淳耀縣蘇維埃政府,西區改設赤水縣蘇維埃政府。赤水縣政府1937年3月從淳化縣馬家山遷至旬邑縣今土橋馬家莊,1941年3月遷往淳化縣中嘴。設有4區26鄉,共4005戶,22289人。轄區約為今旬邑縣清塬、石門、土橋及淳化縣十里塬、華家山以北地區。
永紅縣1934年10月16日,在今旬邑縣底廟郭村成立,轄3鄉26村,人口1.1萬,面積65平方公里。1937年5月撤銷。
馬欄縣1949年5月,在今旬邑縣馬欄設立,9月撤銷。
栒邑縣1947年5月22日,成立栒邑縣政務委員會,屬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1948年4月,陝甘寧邊區發展,栒邑縣政務委員會政區擴大到今旬邑城關、太村、張洪、原底、鄭家等鄉鎮。1949年2月12日撤銷栒邑縣政務委員會,成立栒邑縣人民政府,3月改屬陝甘寧邊區西府分區。7月栒邑縣政府遷入縣城內。1949年5月20日,陝甘寧邊區政府政務委員會決定,栒邑縣歸屬邠縣分區,新正縣、赤水縣歸屬陝甘寧邊區三原分區。6月20日,將原新正縣所梏三區、四區、六區,赤水縣所轄四區、五區,劃歸栒邑縣,9月把馬欄也劃歸栒邑縣,仍屬邠縣分區。至此,全境一統於栒邑縣,結束了數縣並立,縣域分割,縣政不一的狀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中國近代政區表》記載,1950年1月1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栒邑縣屬陝西省邠縣分區。1950年5月2日,劃歸成陽專區。1953年1月23日,撤銷鹹陽專區,栒邑縣劃屬陝西省寶雞專區。1956年10月撤銷寶雞專區,栒邑縣改由陝西省直轄。1958年12月合大縣,撤銷栒邑縣,和長武同時併入彬縣,直屬陝西省。1960年12月劃歸鹹陽市。1961年8月22日撤銷大縣建制,恢復栒邑縣,同時復設陝西省鹹陽專區,旬邑縣屬之。1964年9月10日,因“栒”字生僻,選同音常用字,改為旬邑縣。1970年鹹陽專區改稱鹹陽地區,轄旬邑等13縣。1983年10月5日鹹陽地區改為鹹陽市,旬邑縣受轄至今。
旬邑縣翠屏山位於旬邑縣城南邊,山腳下有一條汃水河淌過,這山這水養育了一方旬邑人。
翠屏山,亦名掛榜山。古時松柏茂密,蒼翠欲流,乃人文勝地。明時峰巔建有孫真人祠,每逢正月十五及二月二之夜,隨山布燈,燦若列星。1988年為紀念“二八”農民暴動六十周年,於翠屏山中部修建旬邑革命暴動紀念館。2005年,旬邑縣委縣政府在翠屏山築堤造湖,植樹造亭,闢為翠屏園。
沿著上山的路向前走幾十米,有一眼清泉,叫“娘娘泉”,泉水十分乾淨,甚至可以直接飲用,傳說這泉水能治病。
旬邑是被《詩經》所反覆吟唱過的古豳之地。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孫公劉在此開疆立國,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本作栒邑縣,1964年簡化為旬邑縣。旬邑是革命老區,早在1926年就建立了黨組織,1928年爆發了聲震渭北的“二八”起義。曾是陝甘寧邊區的一部分,也是關中分區、陝西省委和陝北公學所在地。鄧小平、習仲勛、汪鋒等許多中央領導同志在此工作、生活和戰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