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中國:回望改革開發30年

9月10日 9月12日 9月21日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叢書名: 日誌中國系列叢書
平裝: 51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2194724, 7802194725
條形碼: 9787802194724
尺寸: 22.6 x 16.8 x 2.8 cm
重量: 798 g

作者簡介

《新京報》創刊於2003年11月11日。作為《光明日報》和《南方日報》兩大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一份具有廣泛影響的新型時政類城市日報,根植北京,面向全國,放眼全球。
《新京報》辦報理念為“品質源於責任”,將媒體責任與新聞規律結合起來,以敏銳的視角、快速的反應、客觀的報導、深厚的功力,持續推出重磅新聞和獨立評論,彰顯法治與人文精神,推動中國社會走向現代文明。
《新京報》日均88版。報紙內容豐富多元,覽盡時政、社會、國際、體育、經濟、文化、娛樂、生活。創刊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多次被權威機構評為“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媒體”、“中國最具成長潛力的媒體”、“中國最新銳報紙”、“中國最具新聞影響力的報紙”等,已經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

內容簡介

《日誌中國:回望改革開發30年(1978-2008)(第4卷)》收錄從1978年6月19日到8月18日的要聞。回顧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和世界的變化。翻了一下案頭的報紙,“日誌中國”已出了幾百期。一份報紙拿出如此多的篇幅、持續這么長的時間做一個專題,在現今中國報業中也算鳳毛麟角,更為難得的是,以我們的才疏學淺末學後進,操作這樣一個敏感、複雜而重大的題材,竟還能贏得上下左右的一致首肯,殊為不易。為此要感謝本報采編人員的職業精神和團隊意識,特別是新聞中心的主力編輯記者們……希望“日誌中國”不僅能夠有始有終,還能為讀者留下難忘的回憶。

目錄

序 始於1978
8月19日
公務員招考“卷子”代替“條子”,公務員招錄關後門
新觀察:公務員制度彰顯社會進步
考生故事:“做夢一樣端上了鐵飯碗”
時流行:《我愛我家》
8月20日
企業要鬆綁55位廠長聯名致信省委書記:請給我們鬆綁
新觀察:企業改制需要新時代的改革者
溫故知新:改革就需要不斷“拆圍牆”
那時流行:大碗茶
8月21日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威海創衛,掃淨家園好招商
新觀察:“創衛”應當回歸原點
故知新:兩頭“公”牛方便村集體
那時流行:“三八線”
8月22日
麻將解禁麻將悄悄解禁“不登報不廣播”
新觀察:閒暇與娛樂不是洪水猛獸
溫故知新:論麻將的無限可操性
那時流行:宋世雄解說
8月23日
中國重返夏季奧運會1984重返奧運東方巨龍轟動世界
新觀察:中國結緣奧運奧運回饋中國
溫故知新:1984年奧運冠軍今何在
那時流行:運動服
8月24日
首發商業衛星“亞洲一號”發射曾比原定時間晚兩天
新觀察:積極參與競爭出路就在前方
溫故知新:“這顆星是中國心”
那時流行:“兩彈一星”精神
8月25日
文化商人張賢亮張賢亮:下海是順理成章的事
新觀察:文學式微與作家的商海實踐
溫故知新:作家紛紛“下海”捲入經濟熱潮
那時流行:名人廣告
8月26日
電視選秀“超女”操盤手王鵬:2005年的瘋狂不會再有
新觀察:娛樂王國的想像力不可估量
溫故知新:她們曾是“超女”
那時流行:“海選”
8月27日
一號檔案1982,“一號檔案”為“包產到戶”正名
新觀察:鄉村中國應向城市中國轉變
溫故知新:“蘭考大爺”買表記
那時流行:少年隊
8月28日
新中國首家典當行“紅色典當”第一家21年後艱難前行
新觀察:典當行捲土重來
溫故知新:典當企業在大中城市興起
那時流行:《西遊記》
8月29日
“文革”後首個訪華交響樂團小澤揮棒交響樂旋風“襲擊”中國,
新觀察:作為“符號”和“神話”的小澤
溫故知新:大學生最喜格言“匹夫有責”
那時流行:捉迷藏
8月30日
首條跨海鐵路輪渡運火車,島陸相連的折衷方案
新觀察:粵海鐵路見證區域經濟一體化
民間記憶:“我會坐粵海鐵路去廣州嗎?”
那時流行:世界盃熱
8月31日
學習賴寧如果賴寧還活著
新觀察:理想主義精神永遠不應過時
民間記憶:“用生命做代價實在太昂貴”
那時流行:《再向虎山行》
9月1日
“點子大王”何陽何陽:法治比點子重要得多
新觀察:拍腦袋式策劃必然被淘汰
溫故知新:何陽賣“點子”賺了40萬
那時流行:理察-克萊德曼
9月2日
健力寶盛衰首批健力寶誕生在百事可樂生產線上
新觀察:健力寶衰落:漂移的產權
溫故知新:“向上帝禱告中國人民永遠別喝可口可樂”
那時流行:磁卡電話
9月3日
小說《新星》發表柯雲路:《新星》透視改革初期“官場現形”
新觀察:改革文學:突圍思想困局
溫故知新:《新星》熱播農民欲出錢拍續集
那時流行:朱建華
9月4日
“馬家軍”破世界紀錄馬俊仁:這個時候,我什麼都不想說
新觀察:現代中國體育追尋個體價值
溫故知新:馬俊仁向鴕鳥“取經”
那時流行:“百龍”礦泉壺
9月5日
網路文學誕生《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引爆網路“全民寫作”
新觀察:“網路文學”消亡喻示文學走向正常
溫故知新:作協吸納網路作家
那時流行:網婚
9月6日
人工繁殖大熊貓人工授精大熊貓繁衍破題
新觀察:人工繁殖並非保護的終點
溫故知新:大熊貓遭遇竹子開花危機
那時流行:熊貓咪咪
9月7日
海外兵團海外兵團20年:從“賣國賊”到“我愛你”
新觀察:海外兵團讓愛國更深沉
溫故知新:桌球國手流失呼籲相應法律
那時流行:洋火槍
9月8日
張愛玲熱張愛玲們重又來,從無人知曉到排隊求購
新觀察:塵封文學重現見證時代成長
溫故知新:文藝論爭應學傅雷和張愛玲
那時流行:偵探小說
9月9日
電子商務阿里巴巴:敲開電子商務之門
新觀察:新型經濟魅力無窮
那時流行:網咖
9月10日
教師節女教師被打引發設立教師節倡議
新觀察:給教師一個制度性禮物
溫故知新:讀者倡議開展“尊師周”活動
那時流行:名片
9月11日
出省費之爭博士校內擺煙攤撼動“出省費”制度
新觀察:人才流動全局盤活
那時流行:橋牌
9月12日
股權分囂改革股改大會防“意外”紙懷換卜玻璃杯
新觀察:否定股改將顛覆改革共識
溫故知新:“一小時等於125元”
那時流行:代金券
9月13日
蛇口風波”“蛇口風波”:“淘金囂”的辯論震盪全國
新觀察:許多常識來之不易
溫故知新:蛇口青年無暇顧及“風波”
那時流行:同學錄留言本
9月14日
台灣記者首訪大陸台灣記者訪人陸“等了你們38年”
新觀察:互動讓兩岸政治變得更有彈性
溫故知新:“晚報”社長被訴“偽造文書罪”
那時流行:肯德基
9月15日
首條捷運運營從戰備到運營北京首條捷運12年變身路
新觀察:軌道交通是大城市的魂
民間記憶:“捷運參觀券”是我最珍貴的收藏
那時流行:駱駝祥子
9月16日
首位環保烈士丹頂鶴女孩的真實故事
新觀察:中國需要更多“丹頂鶴女孩”
溫故知新:標語程式化與官僚主義
那時流行:跳房子
9月17日
清償三角債清償三角債,一場全國戰役
新觀察:清理三角債企業信用受洗禮
溫故知新:被人欠了1億多領導卻怕欠款人
那時流行:報紙周末版
9月18日
追捕“二王”1983年2000元懸賞抓“二王”
新觀察:新時期的民眾路線
溫故知新:王宗瑋曾是“文明標兵”
9月19日
《渴望》熱播魯曉威:《渴望》播出曾獲“維護治安獎”
新觀察:對於《渴望》的渴望
民間記憶:《渴望》人物譜
那時流行:辯論賽
9月20日
價格改革為解價格連環套莫乾山上吵通宵
新觀察:價格雙軌制的功與過
溫故知新:“官倒”,令人艷羨的職業
那時流行:小靈通
9月21日
《話說長江》陳鐸:《話說長江》領著觀眾“走南闖北”
新觀察:過度開發何時停?
溫故知新:我們愛看《話說長江》
那時流行:羽西與《世界各地》
9月22日
9月23日
9月24日
9月25日
9月26日
9月27日
9月28日
9月29日
9月30日
10月1日
10月2日
10月3日
10月4日
10月5日
10月6日
10月7日
10月8日
10月9日
10月10日
10月11日
10月12日
10月13日
10月14日
10月15日
10月16日
10月17日
10月1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