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信息
書名: | 日有所誦 大字珍藏版 配誦讀光碟(國小二年級)【拼音標註、利於低年級學生自主閱讀】 | 頁數: | 232 |
副標題: | 出版社: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作者: | 薛瑞萍徐冬梅邱鳳蓮 | 出版時間: | 2014-01 |
作者簡介
薛瑞萍,網名看雲,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學國小部語文老師。曾獲合肥市優質課評比一等獎,並獲合肥市優秀教師、2006年度中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等稱號。自稱“布衣”“草根”,卻有著普通教師難以企及的專業素養和人文視野。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堅持帶領學生從一年級就開始進行高品位的閱讀,在報刊和網站發表了大量作品。應邀到全國各地給老師和家長宣講教師閱讀、班級閱讀和親子共讀,出版了《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我們二年級啦》《書聲琅琅的三年級》《破繭而出的四年級》《薛瑞萍讀教育理論》等著作。徐冬梅,親近母語創始人,兒童閱讀推廣人。她主持的國家“十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親近母語”,以“親近母語,呵護童年”為理念,以“倡導兒童閱讀,促進母語教育,營造精神家園”為宗旨,帶領總課題組和全國各地的實驗學校,全方位推廣“兒童誦讀”“圖畫書閱讀”“班級讀書會”、“親子共讀”等教育內容和方式,取得了顯著成果。主編《親近母語·日有所誦》、《親近母語·全閱讀》、《親近母語·經典閱讀》等書籍,策劃、組織的中國兒童閱讀論壇、兒童母語教育論壇、兒童閱讀種子教師研習營、全國教師講述大賽等活動在全國形成了很大的影響。
邱鳳蓮,1973年生於揚州古運河畔,先後就讀於揚州師範學校、南京師範大學,現任教於揚州邗江實驗學校。15年的教師生涯,她和孩子們共沐書香,共同成長,“親近母語”課題組核心成員,《親近母語》自讀課本副主編。參編教材30多冊,有《閱讀從傾聽開始》《給孩子另一雙翅膀》等20多篇文章,發表在《語文教學通訊》《國小語文教師》等刊物。教學工作實績突出,曾被江蘇省教育廳授予“先進個人”稱號。
內容簡介
本套叢書編選了適合兒童的,有節奏、有意韻、具有文學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詩性文本,讓兒童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激發語言潛能,提升語言素養和母語能力。童謠童詩、淺易的五言詩、晨讀對韻,泰戈爾《飛鳥集》、七言詩、紀伯倫《沙與沫》、中國現代詩歌、外國詩歌、宋詞、外國散文、中外現代散文、中國古代散文,沿著這樣的序列,緩坡而上,讓孩子們在日有所誦中開啟天賦之門。此次推出第四次修訂版,編者精心進行了修訂。在保持該書原有風格特色的基礎上,進一步吸收了各方在使用過程中提出的一些較好的建議和意見,對各冊體裁分布和內容選擇的梯度做了微調。如古詩內容,仍堅持以唐詩為主,同時增選了一部分適合孩子誦讀的歷代優秀詩歌,刪除了一部分內容與孩子相去較遠、不大能夠與孩子內心產生呼應的篇章。其分布方式也由原來按照體裁、年代排列,改為按照難易程度編排。除此之外,將童謠的誦讀一直延續到二年級下卷,將兒童詩的誦讀按不同程度分布到各個級段等,整體上力求更加貼近孩子,更加方便家庭和學校的使用。
編輯推薦
本套叢書為《日有所誦》的大字珍藏版。文本編排採用大開本、大字型,讓孩子誦讀更方便;配備誦讀示範光碟,讓誦讀示範變得更簡單;版式設計精美、讀本經典、值得一生珍藏。誦讀音頻為MP3格式,便於攜帶播放。與其他一些誦讀教材相比,它具有以下特色:
1.經典性:這是這套兒童誦讀教材最基本的特點。編者在廣泛選材的基礎上,進行了一次次精心遴選。被選入的作品都是符合兒童心性的、經典的詩性文本。文本體裁豐富多樣,有兒歌、童謠、童詩、中外詩歌、古詩詞曲、晨讀對韻等等。同時,也精選了《論語》、《孟子》、《老子》、古代寓言、古代散文中易於兒童記誦和接受的章節。
2.課程化:這套兒童誦讀教材根據各個年齡段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序地安排了誦讀內容,努力讓孩子讀到他們真正該讀並且適合讀的東西。為了方便學生使用,我們將每學年分為一冊,每冊分為上下兩卷,每卷16個單元,以對應每個學期中的16周次。每周安排了五篇作品,其中重點推薦兩篇。每冊後面的附錄部分,基本為國學經典啟蒙,供學有餘力的孩子誦讀。
3.兒童本位:為了讓孩子喜讀、樂讀,所選文本從兒童心性出發,充分擇選音韻和諧,朗朗上口,能打開兒童心靈,啟迪兒童靈性的作品。同時將各題材作品有序地安排到各個單元,讓孩子在每個單元中接觸到不同風格、不同個性的作品。
名家評薦
誦讀就是深層閱讀。日不間斷的記誦,就是煉心的過程。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天長日久,積累的是語言,培養的是詩性,也是定力和靜氣。——薛瑞萍
對於兒童的精神發展而言,提供健康美好的母語的營養,用琅琅書聲為他們構築一個溫馨、實在的成長環境,既是強健兒童的骨骼,也是豐滿他們的血肉。既是給他們打造堅固的
船體,也是為他們揚起漂亮的風帆。
——薛瑞萍
享受閱讀是一種幸福的能力,因為閱讀,我們走近自然,走進偉大的心靈,走進自我。然後我們擁有內在的耳朵、內在的眼睛,見人所不能見,聽人所不能聽,然後擁有幸福清明的人生。
——徐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