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有史以來最殘酷的戰爭,相比之下,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士兵反而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士兵幸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人們所能想到的一切苦難都降臨到參戰的雙方士兵身上:缺乏機械化運輸工具,成批的士兵們在被火車拉到終點車站後不得不步行前往遙遠的戰場;可憐的後勤補給能力,由於主要依靠緩慢的、運載能力差的馬車運輸補給品,在前線的步兵常常缺衣少食,處於饑寒狀態;可怕的武器,由於大炮的發展和機槍、毒氣的出現並大量運用,然而人員防護器材的發展無法與武器的發展相適應,造成了戰場上人員傷亡極其嚴重,尤其是毒氣的大量運用這是最殘酷的一種武器,一個箇中毒的士兵皮膚腐蝕,內臟腐爛,甚至脖子上的肌肉由於毒氣腐蝕而一塊塊掉落,只剩下氣管,這些士兵在痛苦中掙扎,只有死亡才是使他們脫離苦海的唯一方式,與之對比,那些死於敵人槍炮下的士兵反而是幸運的。然而這些並不是最不幸的,由於遇到的幾乎都是一些遠離戰場、思想陳舊、頭腦僵化、視士兵的生命如兒戲,發動的一次次代價慘重但戰果微小的戰役的將軍,這才是交戰雙方士兵們最大的苦難。
讓我們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人所制訂的著名的施里芬計畫吧,像拿破崙一樣,德國的軍事觀念認為:在戰爭中不要將目光集中在對敵國領土的占領,而是要在戰爭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只要消滅了敵人的軍隊,敵人的領土自然可以獲得,因此德軍的戰略意圖是要將法軍主力一舉消滅。由於在法軍完成動員後必然將法軍精銳兵力在法國北部一線展開,在這些部隊的安排上,法軍必然會將重點放在與德國接壤的法國東部,因為法國人一定要傾全力進攻來奪回東部由於普法戰爭戰敗而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鐵礦區,而這裡是山區,地形不利於法國人進攻,這樣一來德國人只要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布置少量兵力就可以頂住法軍主力的進攻,而德軍主力則繞道比利時,從西邊進入法國腹地,由於法國西部多平原,這樣地形便於德軍進攻,德軍應迅速擊潰西部法軍的抵抗,在法軍防線上打開缺口,然後德軍將向東進攻,這時,法國軍隊必將按照他們戰前制訂的軍事計畫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前線展開兵力、裝備,進攻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而臨時改變軍事計畫來反擊德軍從西面的進攻對於法國軍隊的高級官員來說是一件最令人頭疼的事,大批已經展開的的人員、裝備需要集中到火車站,然後用火車從法國東邊運到西邊,這不但耗費時間而且會打亂整個法軍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進攻,給鐵路調度造成很大負擔,以此法國人不會輕易的打亂戰前計畫而從東邊調兵來反擊德軍進攻。在行軍中對巴黎的圍攻很重要,德軍只要迅速運動逼近法國首都巴黎,並像在幾十年前的普法戰爭中一樣包圍並拿下巴黎,就會引起法國人對法國戰時政府的不滿,迫使法國戰時政府由於丟失首都而威信掃地甚至垮台,因此法國戰時政府必然會集中兵力保衛首都,在這裡如果德軍能將法軍匆匆調集的軍隊擊潰,就能使法國人在丟失首都後士氣低落,然後德軍應以最快的速度橫穿法國,直達東邊法軍防線,然後南北夾擊殲滅正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發動進攻的法軍,將法軍部署在北部的精銳兵力全部消滅,法國必將投降。因此在施里芬計畫中集中德國的近80%的軍隊用來從比利時繞道攻擊巴黎,以壓倒性的兵力來完成計畫。
德國軍隊未能達到施里芬計畫的目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德國士兵由於長途跋涉而過於疲勞,他們的進攻能力不足;由於比利時、法國德占區鐵路被破壞而德軍自身的運輸馬車隊由於需要大量飼料這使得馬車隊在長距離運輸中發揮不了作用,德軍的卡車很少,這使得德軍補給不足;在戰鬥中,德軍將一部兵力調到其它戰線從而消弱了進攻巴黎的德軍兵力,使德軍未能取得壓倒性的兵力優勢。但從德軍部隊在馬恩河戰役前節節勝利可以看出這個計畫是可行的,只是還不夠完善,關鍵是運輸不力,一方面由於運輸不力德國士兵只能步行前進,從而搞得士兵筋疲力盡,另一方面由於運輸不力德國士兵補給不足,同時如果運輸得力的話德軍可以較輕鬆的完成計畫,飽滿的精神狀態進攻巴黎,而法軍則正處於士氣低落之時,即使在有一部分兵力被調到其它地區的情況下,仍然完全可以應對法軍的反攻,在打退法軍進攻後,法軍士氣必然更為低落,甚至崩潰,德軍則士氣高昂,無法阻擋,仍然有可能攻下巴黎,完成施里芬計畫。為此,我認為德國陸軍應利用法國西部稠密的河流網,以航運來作為運輸手段,在古代戰爭中,用河流來運輸兵力、給養是很常見的事,這雖然由於要準備船隻,要沿著河流的走向運動,顯得有些呆板,不夠靈活,但對於大兵團作戰是必要的,由於船隻載重量很大,可以使部隊有充足的供應,這對於擁有上百萬軍隊的德軍是必要的,至於靈活性,法國人早料到德軍將取道比利時進攻,法國人擁有良好的鐵路網,其兵力、物資可以方便的調到巴黎,而為圍攻巴黎德軍需要重炮,並要有充足的物資供應,這就更需要利用河流來運輸,由於西部法軍的迅速大潰退,法國西部的河流應該還是暢通的,完全可被利用,而且德軍還可以依靠內河船隻來運載步兵,減輕士兵的疲勞,讓士兵精力充沛的發起進攻。為此德軍陸軍應考慮與德國海軍合作,在戰爭爆發時奪取法國內河的出海口,布置岸炮同時部署魚雷艇、潛艇來守衛這些地區,德國海軍主力戰艦如戰列艦、巡洋艦等套用來牽制英國海軍艦隊的主力,用廉價的魚雷艇、驅逐艦等海軍輕兵力來主動出擊,保衛德國內河航船從德國海口進入法國內河網,然後沿塞納河航道為德軍向巴黎進攻提供補給。這樣,施里芬計畫的戰略目標可能會達成
相關詞條
-
施里芬計畫
施里芬計畫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德國元帥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擔任總參謀長期間(1891年至1906年)提出,德國總參謀部所制定的一套作戰方法。其主要目...
人物生平 提出背景 計畫與實施 結果 -
施利芬,A.von
德國軍事家,陸軍元帥。生於柏林。1861年畢業於軍事學院。曾參加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1863年起在總參謀部任職。1891~1905年任總參謀長。1911...
施利芬,A.von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施利芬
施利芬全名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1833年2月28日生於柏林。
人物介紹 生平經歷 -
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
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AlfredvonSchlieffen;1833年2月28日-1913年1月4日),德意志帝國陸軍元帥。德國總參謀部參謀長。資產...
早年軍歷 總參謀長 施利芬計畫 計畫的評價 計畫的實施 -
施陶芬貝格
克勞斯·菲利普·瑪麗亞·查士丁尼·申克·馮·施陶芬柏格(德語:Claus Philipp Maria Justinian Schenk Graf von...
個人生平 人物評價 相關作品 -
克勞斯·馮·施陶芬柏格
的是,在希勒特的全面戰爭計畫中,施陶芬貝格因為充沛的精力和工作的優異反而受到了...不利,施陶芬貝格利用到法國的機會,他在抵達巴黎郊外的一個簡易機場和隆美爾...個人生平陸軍上校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伯爵出生在德國斯圖加特附近的小城...
個人生平 人物評價 相關作品 -
愛回家
劇情簡介在香港這商業社會,物質掛帥,職場打拚的“上班族”,被逼追趕潮流,換手機、換手袋、換車換樓、換身份、換朋友,棄捨天天有!舊...
劇情簡介 角色介紹 職員表 演員表 分集劇情 -
愛·回家[2012年香港TVB處境喜劇]
劇情簡介 愛·回家 在香港這商業社會,物質掛帥,職場打拚的“上班族”,被逼追趕潮流,換手機、換手袋、換車換樓、換身份、換朋友,棄...
劇情簡介 角色介紹 職員表 演員表 分集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