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抱抱
方艷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2013年來到南京陶行知國小成為語文老師兼班主任。這是方艷帶的第一個班,所以傾注了格外多的感情。“放學抱抱”是從2014年國慶節後開始的。國慶節後那天放學時,看著講台下面一張張小臉,可能是我太喜歡學生,方艷宣布說“以後放學離開前,要先抱抱老師!’”話一說完,幾乎所有孩子都歡呼雀躍地衝上講台,將她“裹”在中間。從那天起,班裡“放學抱抱”的愛心舉得便成了一個慣例。對於方艷來說,每天和孩子們擁抱告別已經成了習慣。
這個小舉動,也贏得了所有孩子的心。孩子們抱著方老師,他們幾乎不願撒手,孩子們說,“老師身上香香的!”“老師像是棉花糖!”“老師永遠愛我們!”……
班級“家庭聚會”
除了放學後的擁抱,方艷的另外一個“發明”,是全班的“家庭聚會”。
方艷會先在班級QQ群里提出建議,得到絕大多數人支持後,再開始實施。聚會的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做月餅,還有聽教育講座、開座談會、去綠博園玩、孩子自己組織文藝活動請家長參觀,等等。活動費用也不高,平均每人在10元到30元之間。這些活動很受歡迎,有的父母甚至請來了他們的父母、兄弟姐妹,還有鄰居來參與,希望讓大夥“都跟著體驗和學習”。
社會評價
教育專家:90後老師特別有創意
南京市國小教師培訓中心主任谷力博士說,90後老師的特點很明顯:特別有創意,想像力非常豐富,頭腦靈活。現在的教師招聘都是逢進必考,在學業上,他們是最優秀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當教師的第一條件是要喜歡孩子,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孩子,要站在兒童的立場,關愛他們。方艷老師的“放學抱抱”,就是很好的做法,讓孩子感到在學校很溫暖,因為愛老師而愛學校、愛課堂、愛學習。
家長:希望孩子長大後別忘抱抱父母
“其實在國外,擁抱作為一種情感表達,不僅僅是成人對孩子,也有孩子對老師、對父母。而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再習慣於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的擁抱。”一位初一男生的媽媽說,幼稚園時期,兒子每天上學都要和她抱抱告別,但現在這樣的情感表達方式,已經塵封在記憶中,“希望更多的人,長大了,也別忘了和自己的父母擁抱,表達自己的愛。”
大學老師:點讚
“無論被表揚過,還是被批評過,無論心情好不好,一個擁抱給了孩子溫暖。無論如何,老師愛你的情感不打折。”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殷飛,在微博上為方艷點讚。
“她是南師大國小教育專業畢業的,我曾教過她親職教育學。”殷飛說,方艷是他的得意門生,非常愛學習,也非常愛孩子,曾得過江蘇省師範生技能大賽一等獎。
“她不僅僅有愛心,而且也是一位有專業魅力的老師。”殷飛說,方艷擁抱學生,是一種情感式的教育,她並不是隨意這樣做,而是非常注重兒童的心理。不僅如此,為了讓孩子們有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她甚至擔當起學生父母關係的調解人。現在,大學老師們也會經常請方艷回南師大,跟學弟學妹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