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鎮[河南省禹州市方山鎮]

方山鎮[河南省禹州市方山鎮]

方山鎮地處禹州市西部山區,距禹州市區30公里,東鄰順店鎮,西南同鳩山鎮、文殊鎮相連,北與花石鄉和登封市接壤。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黃帝時封方雷氏於方山,建立方雷國,其子孫有一支以方為姓。據考證,禹州市方山鎮的方山便是該書記載中的方山,是海內外方姓的發源地,被譽為“中州名鎮”。全鎮總面積74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三分之二,共有大小山頭106個,耕地面積18046畝,有27個行政村,138個自然村, 2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1737人,機關在編人員66人,其中科級幹部12人。(2012年)

基本信息

概況

方山鎮位於禹州市西部山區,距市區25千米,東鄰順店鎮,西南與汝州市毗鄰,西北與登封市接壤。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2006年)。轄響潭灣、方山、申垌、傅家門、杏山坡、好漢坡、圪垯寨、坡、馬莊、程莊、押莊、鄒灣、逯坡、煤窯溝、土覺溝、迎水閣、艾窩、白莊、接官亭、井溝、彭溝、西下莊、上莊、三古垌、莊溝、琉璃溝、石匣溝27個行政村,143個自然村,211個村民小組。地處伏牛山余脈,其中山區面積59平方千米,共有大小山頭106座,最高海拔660米,丘陵面積14.84平方千米。煤炭資源豐富,是禹州市重點產煤鄉鎮之一。禹(州)方(山)公路直通鄉府。名勝古蹟有方山寨、太尉墓、方氏祠堂。
[代碼]411081102:~201響潭灣村 ~202方山村 ~203申垌村 ~204傅家門村 ~205杏山坡村 ~206好漢坡村 ~207圪垯寨村 ~208坡村 ~209馬莊村 ~210程莊村 ~211押莊村 ~212鄒灣村 ~213逯坡村 ~214煤窯溝村 ~215土覺溝村 ~216迎水閣村 ~217艾窩村 ~218白莊村 ~219接官亭村 ~220井溝村 ~221彭溝村 ~222西下莊村 ~223上莊村 ~224三古垌村 ~225莊溝村 ~226琉璃溝村 ~227石匣溝村

沿革

1968年建方山公社,1984年置鄉,1985年建鎮。1997年,面積64.4平方千米,人口3.8萬,轄三古垌、上莊、西下莊、土夵溝、方山、西馬莊、井溝、白莊、石匣溝、申垌、付家 、艾窩、莊溝、好漢坡、圪塔寨、杏山坡、迎水閣、鄒灣、押莊、坡村、逯家坡、響潭灣、琉璃溝、接官亭、程莊、煤窯溝、彭溝27個行政村。

地理概況

方山 位於河南省許昌市禹州西部山區,距禹州市區30公里,東鄰順店鎮,西南同鳩山鎮、文殊鎮相連,北與花石鄉和登封市接壤;地處中原八百里伏牛山余脈向豫東平原的過渡地帶,東距京廣線65公里,北距省城鄭州110公里,西距十三朝帝都中京洛陽80公里,西北距中嶽嵩山世界地質公園(外方山),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登封少林寺40公里。全鎮總面積74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143個自然村,2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萬人。湧泉河、潘家河兩條河流貫穿全境,紙坊水庫、杏山坡水庫、猶如璀璨的明珠環繞鑲嵌在群山之中。方山鎮代碼:411081102。

轄27個村委會:響潭灣村、方山村、申垌村、傅家門村、杏山坡村、好漢坡村、圪垯寨村、坡村、馬莊村、程莊村、押莊村、鄒灣村、逯坡村、煤窯溝村、土覺溝村、迎水閣村、艾窩村、白莊村、接官亭村、井溝村、彭溝村、西下莊村、上莊村、三古垌村、莊溝村、琉璃溝村、石匣溝村。

方山因地處中原人類始祖活動的中心地帶,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景點繁多,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比較著名的有:伏羲墓、伏羲廟、軒轅洞、八卦台、觀月台、睡佛、朱太尉墓、禹母洞、啟母洞、紅廟、長壽山莊、溯源亭、紙坊水庫等。

歷史淵源

方山 ,亦稱方城山,古稱龍山。清《禹州志》載:方山有“五龍壁”或“九龍壁”之稱,故呼為“龍的故鄉”。方山,古稱龍山,也是華夏民族,華夏族裔生息繁衍的發源地。方山北麓,中嶽嵩山的南麓兩山之間,是夏族群的生息繁衍地,中華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朝、夏禹國的誕生地,夏初都地,後稱陽城(河南登封)。夏後自方山北麓遷徙至方山東麓的穎水之濱,夏都夏邑,後稱陽翟(河南禹州)。方山穎水,是華夏民族,中華民族,中華文明的發源地。

方山 鎮明屬神林都;清屬鎮峰里;民國(1941年)設方山鎮,後(1939年)屬順店鎮;1948年解放分屬二區(方崗)、四區(花石);1949年設方山區;1958年改為鳩山人民公社;1961年置方山區設公社;1968年改為方山公社;1984年改稱方山鄉,1985年改稱方山鎮。

方山還是世界方雷鄺氏發源地。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黃帝時封方雷氏於方山,建立方雷國,其子孫有一支以方為姓。據考證,禹州市方山鎮的方山便是該書記載中的方山,是海內外方姓的發源地,被譽為“中州名鎮”。

資源及經濟狀況

方山礦產資源蘊藏豐富,已探明儲量可觀,以煤炭、鋁礬土、石灰石為主,品質優良,享譽省內外,另有石英石、鐵礦、陶土、白堊等礦藏,也頗具開發潛力。

全鎮機械加工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企業總數已達近百家;以林藥果綜合開發為主的特色農業經濟前景看好。近幾年來,方山鎮黨委政府不斷推出優惠政策、強化服務意識,放手發展民營經濟,截止2004年底,全鎮生產總值已達15億元,財政收入達2167.8萬元,其中民營經濟已占經濟總量的75%,經濟成長帶動了文化、教育、衛生、環境保護等社會事業的蓬勃發展。同時,以城鎮建設為主,大力推動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發展創造了優良的環境。

建設成就

方山鎮於2002年被省委組織部命名為“全省六好鄉鎮黨委”,全省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動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鎮團委於2004年10月被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連續三年被省農調隊評詁為全省“百強鄉鎮”。

2006年,方山是世界方雷鄺氏發源地,自方樹福堂基金會主席方潤華先生回方山祭祖以來,我們即開始與海內外方氏宗親社團的交流,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方潤華先生為方山的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從1997年起,先後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了肇彝希望國小、潤良中學、方山幼稚園、溯源亭、功德亭,修築了柏油路等捐助項目。許昌、禹州兩市主要領導對方雷氏歷史文化研究及旅遊開發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