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名著名家導讀系列:朝花夕拾

新課標名著名家導讀系列:朝花夕拾

《新課標名著名家導讀系列:朝花夕拾》是魯迅寫的一本散文集。《新課標名著名家導讀系列:朝花夕拾》為魯迅於1926年所作回憶性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陸續發表在《莽原》半月刊上。1926年7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1928年9月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新課標名著名家導讀系列:朝花夕拾》設有名家點評、人物性格分析、寫作借鑑、問題與思考等欄目,可以達到閱讀輕鬆、記憶深刻、理解快捷的效果。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樹人,字樟壽,號豫才。“魯迅”是其投身五四運動後使用的一個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他出生於紹興都昌坊口一個封建士大夫家庭,祖父因科場案下獄,父親病故,家道從此中落。魯迅由一個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長房長孫,變成了一個破落戶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變故,使少年時期的魯迅飽受人間冷暖和世態炎涼,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魯迅的母親魯瑞,是農民的女兒,品格高尚,對魯迅影響很大。1899年,魯迅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1902年,魯迅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官派赴日留學,入仙台醫學專業學校習醫。因深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浪潮的影響,他積極投身於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課餘“赴會館,跑書店,往集會,聽講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1906年,魯迅棄醫從文,參與籌辦文藝雜誌《新生》,撰寫了《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早期重要論文。辛亥革命前夜,魯迅回到祖國,擔任紹興府中學堂監學兼博物教員、山會初級師範學堂監督(校長)。1912年初,魯迅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赴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任職。不久,隨教育部遷至北京,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同時先後受聘於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擔任校外兼職講師。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魯迅與李大釗、陳獨秀等許多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一起,寫文章,辦雜誌,揭開了中國五四運動的序幕。1918年,他發表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後,“一發而不可收”,以徹底的不妥協的姿態,創作了《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許多小說和大量雜文、隨筆、評論,從而成為五四運動的先驅和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1926年夏,魯迅南下廈門,擔任廈門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同時兼任國學院教授。1927年初,他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1927年8月,他回到廈門大學任教授。1928年,他與郁達夫創辦《奔流》雜誌。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是發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領導人。
蘇叔陽,生於1938年,當代著名作家,河北保定人。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曾任大學教師、工人。197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曾任作協全委會委員、影協副主席等。作品曾獲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文華獎、華表獎、“五個一工程”獎、人民文學獎、金雞獎、烏金獎及全國作協散文獎、短篇小說獎等。其作品《中國讀本》獲世界智慧財產權聯盟金獎。曾獲“《兒童文學》金作家”稱號,並榮獲國務院專家終身津貼,“中國電影百年優秀電影藝術家”獎,“中國話劇百年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稱號,聯合國藝術貢獻特別獎,“2011年度中華文化人物”稱號等。

圖書目錄

朝花夕拾
第1章 小引/1
第2章 狗·貓·鼠/5
第3章 二十四孝圖/14
第4章 無常/22
第5章 五猖會/29
第6章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34
第7章 父親的病/40
第8章 瑣 記/47
第9章 藤野先生/54
第10章 范愛農/62
第11章 後記/72
附錄一 野草
《野草》題辭/83
秋夜/84
影的告別/86
求乞者/87
希望/88
雪/90
風箏/91
好的故事/93
過客/95
死火/100
失掉的好地獄/102
墓碣文/104
頹敗線的顫動/105
死後/107
這樣的戰士/110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111
淡淡的血痕中/113
一覺/114
附錄二 彷徨
祝福/116
弟兄/129
在酒樓上/139
幸福的家庭/147
傷逝/155
長明燈/170
真題回放/179
參考答案/181

名人推薦

區別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歡讀書。
——佚名
有閱讀能力而不願讀好書的人,和文盲沒有兩樣。
——馬克·吐溫
閱讀使我們變得富有和強大。閱讀使人修身養性。
——曹文軒
閱讀能擺脫平庸,鍛鑄自身生命的質量。選讀名著,累積文化深度,走向精神成熟。
——余秋雨
當你把所讀的和已經知道的聯繫起來時,閱讀馬上變得有趣了。
——哈維蘭
每當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爾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