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史

新疆三史

新疆“三史”是指 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

歷史上的新疆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對今新疆的主權是從漢代開始確立的,不過新疆是近代才開始使用的一個名稱,漢朝時稱今新疆大部分地區為“西域”。其時西域的地域不僅包括今天的新疆,還包括中亞部分地區,有西域三十六國之說。當時的西域各國也處於漠北強國匈奴的威脅之下。為抗擊匈奴,漢武帝決定聯合西域各國,對匈奴形成夾擊之勢,於是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張騫歷盡千難萬險,歷時二十餘載,最終不辱使命,成功說服西域各國與漢朝聯合,並將西域冶煉鐵器的技術帶回,改良了漢朝軍隊的武器裝備,大大增強了漢朝軍隊的戰鬥力。其開闢的進出西域的路線也成為最早的絲綢之路。

一、歷朝對新疆的統治


在漢王朝的強大軍事打擊下,匈奴不斷向北向西退卻,並分裂為南北兩支,占據西域的南支匈奴歸順漢朝。公元前60年,漢朝在龜茲(今新疆輪台縣境內)設定“西域都護府”管理西域地方,西域各部落首領和官員都接受漢朝的冊封。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標誌著西域地方的主權開始歸於中國。接下來的東漢、曹魏、西晉等王朝也繼續在西域地方設定行政機構進行管理。

漢代為鞏固邊防和加強對西域的治理,還在天山南部一些地方實行“屯田”,即所駐軍隊同時在當地開荒種田,一邊屯墾一邊戍邊。這一制度後來也延續下來,為歷代王朝治理新疆以及其他邊境地區的重要政策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承繼這一政策,組建新疆建設兵團,成為維護新疆邊防和發展區域經濟的重要力量。

兩晉之間,中國北方遊牧部落崛起,中原政權不斷更迭,歷史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這時的西域部分地區仍在中原政權統治之下,但有些地方則在地方政權控制之下。到公元五世紀末的南北朝時期,中原政權基本失去了對西域一帶的控制,高昌(高車)、柔然、吐谷渾、突厥等政權先後分別占有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

七世紀初,隋朝大軍滅吐谷渾,控制了新疆東南部。唐代隋後,先是擊敗占據吐魯番一帶的高昌政權,在高昌設“安西都護府”;隨後又消滅東西突厥,在庭州(今新疆昌吉州境內)設定“北庭都護府”,完成了對天山南北的收復和統一。北庭都護府後升為“北庭大都護府”,管理天山北麓及今新疆東部地區的軍政事務;安西都護府升為“安西大都護府”,管理天山南部和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以西的廣大地區。安西大都護府的所在地就是庫車,也就是奧運之前不久發生恐怖攻擊的地方。

唐玄宗年間,又在兩大都護府之上設“磧西節度使”,位列當時全國八大節度使之一,磧西也就成為當時對西域一帶的統稱。

八世紀中期,唐朝爆發“安史之亂”,西面的吐蕃王國(今西藏大部地區)乘機占領天山南北部分地區。此前不久在漠北消滅北突厥汗國而建立起的回紇政權與唐朝政權關係密切,曾兩次出兵幫助唐朝平亂,並向唐朝要求改名為回鶻。到九世紀中期,回鶻滅國,其部眾大部分向西遷徙,其中一支遷往吐魯番地區,建立了高昌回鶻政權;另一支繼續西遷,在今新疆喀什及蔥嶺(帕米爾高原)以西地帶建立起喀喇汗王朝(黑汗),稱蔥嶺西回鶻。這兩支西遷的回鶻人被認為是今天維吾爾族人的祖先,他們與當地部族相融合,逐漸形成了後來的維吾爾族。還有一部分回鶻人則向南遷移,並與其他民族相融合,例如契丹族就有半回鶻之稱。另外今天甘肅一帶的裕固族也被認為是回鶻的後代。

唐之後,中原進入五代十國以及宋遼金西夏多個政權鼎立的時代,回鶻人的高昌、喀喇汗政權以及塞人的于闐政權也割據統治著天山南北以及中亞的部分地方。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蒙古族部落興起,天山南北也隨著蒙古鐵蹄的征戰而復統一。

值得一提的是,九世紀末十世紀初時,伊斯蘭教傳入喀喇汗王國,為統治者所接受並成為國教。十世紀中葉,信仰伊斯蘭教的喀喇汗王朝發動了對信仰佛教的于闐王國曆時四十餘年的宗教戰爭,於十一世紀初滅亡于闐。

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征服了天山南北各個部落,把今新疆地方分封給他的第二子察合台和第三子窩闊台,分屬察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其中察合台汗國控制了新疆中部及西部大部分地方,而不久後建立起的元朝中央政權則控制著新疆東部的哈密地區。由於這兩個汗國之間及其與元朝政權之間的不斷爭鬥,察合台汗國後分裂成幾個小國,主要有天山北部的固勒扎、天山南麓的葉爾羌、以及東部的吐魯番。正是由於蒙古人在新疆以及中亞一帶的統治,在西方的文獻中開始將這片曾稱作“突厥斯坦”的地區改稱“蒙兀兒斯坦”,而元朝則開始稱回鶻為“畏兀兒”,與今天的“維吾爾”發音近似。

明朝推翻元朝後,繼承了其在新疆東部地區的統治,設立“哈密衛”管理當地軍政事宜。但此時新疆中部及西部仍由一些小國控制,特別是東部的吐魯番王國勢力較強,不時侵入哈密地區。到十五世紀末,明王朝失去對新疆東部的控制,退守嘉峪關。到了十七世紀後期,蒙古部落的一支準噶爾興起,占據了天山以北地區。由於此時天山以南大部分地區則為信仰伊斯蘭教的葉爾羌汗國占據,因此這一局面被稱為“南回北準”。

清朝建立後,開始著手解決西北問題,經過康雍兩世多次用兵,康熙帝更曾御駕親征,終於1757年全面平定準噶爾。兩年後,清朝又平定了南疆的大、小和卓叛亂,從此確立了對天山南北的主權。1762年,清朝設“伊犁將軍”駐惠遠(今霍城縣境),統一行使對天山南北各地的軍政管轄。此時清朝政府統治的地域不僅包括今天的新疆全境,還包括中亞的部分地區,這些地方當年為準噶爾所占領,隨著準噶爾被殲滅也歸入清朝版圖。

收復新疆

後,清朝政府為加強邊防,從東北陸續抽調滿、錫伯、索倫等族官兵駐防新疆。經過世代繁衍,這些民族也成為新疆當地少數民族之一。

1840年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國力開始衰弱,西方列強開始侵略、瓜分中國,早就垂涎中國西北領土的沙俄也趁火打劫。清同治三年(1864年),俄國趁新疆部分地方發生叛亂,逼清廷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即《塔城條約》,將新疆西北部巴爾喀什湖以南5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讓給俄國,這些地方現在分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國。

與此同時,位於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國 (烏茲別克人建立的王國)也趁新疆發生叛亂,派大將阿古柏率大軍侵入新疆,先是占領南疆大部分地區,建立起阿古柏汗國,後又於1870年攻陷北疆重鎮迪化(今烏魯木齊),占領了北疆大部分地區。沙俄趁機渾水摸魚,於1871年占領固勒扎城(後稱伊寧,今伊犁),聲稱暫替清政府管理,以免落入叛軍之手。

在清朝肅清了陝甘一帶的叛亂後,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復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事務。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軍收復天山北部大片地區。次年(1877年)又越過天山南下,一舉收復南疆。此時只有伊犁還在俄國手中。左宗棠集結大軍,作出不惜武力收復的姿態。在這種情勢下,沙俄與清朝於1881年簽訂《聖彼得堡條約》,在獲得五百萬兩白銀的賠款和新疆西北部兩萬平方公里土地後,將伊犁交還中國。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國版圖。

新疆建省

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並把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寓意“故土新歸”,這就是今天“新疆”這一名稱的由來。

與內地的聯繫

1、“西域”與“新疆”的概念

“西域”一詞從字面來說其含義就是“西部地區”。這一概念始見於漢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西域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以東,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天山南北地區;而廣義的西域主要指玉門關、陽關以西,中亞、西亞地區,及至地中海、東歐、北非的廣大地區。西域的概念的變化反映了古代中國對西部地區的認知程度。漢代西域只是指今南疆和東疆地區。

而進入魏晉南北朝以後,“西域”範圍更加擴大,它不僅包括今新疆地區,而且還包括今中亞、西亞、南亞、北非部分地區、以義大利半島為中心地中海周圍。清代關於“西域”的這一概念,正是當時中國西北的邊界,即指今新疆包括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清朝統一全國後,把那些被清朝重新統一的一些地區都稱為“新疆”。稱這些地區為“新疆”,並不是“新辟疆土”之意,是由於清朝取代了明朝,原來屬於明朝管轄的地方或明朝以前歷朝管轄的地方,自然應當歸於清朝,因此,這些地方只不過是由清朝重新統一了而已。清朝驅逐阿古柏侵略軍和從沙俄侵略者手中收復伊犁之後,於1884年正式在新疆建省,取“故土新歸”之意,改稱西域為新疆。

2、新疆與內地的經濟聯繫

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表明,歷史上中國各地,包括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區域,不僅一直保持了密切的政治聯繫,而且保持了密不可分的經濟文化聯繫。從先秦時期,新疆與內地就有著經濟交流和聯繫,內地的絲綢傳入新疆,新疆的玉石輸入內地。漢朝統一西域之後,絲綢之路日益繁榮,內地的大量錢幣在新疆流通,並且在新疆出現了漢文和當地少數民族文字合璧的雙語錢幣,而新疆與內地貿易不斷,並將大量當地產品如玉石、牲畜等輸入內地。無論在統一還是分裂割據時期,新疆與內地都形成了持久而良性的互動與交流,從而使新疆的經濟納入古代中國的整個經濟系統中,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漢朝統一西域後,更加促進了西域與內地的經濟貿易的往來。這一時期絲綢之路暢通,中國內地與西域商品流通範圍擴大。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經濟貿易空前繁盛,唐朝貨幣大量流入西域。清朝統一新疆後,新疆社會穩定,商品經濟繁榮,為中原與內地的經濟交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大大豐富了中原漢族人民和新疆各民族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

新疆與內地密切的經濟交流,不僅豐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新疆與內地不同的經濟類型之間,有極強的互利、互惠、互補性,因此相互依存,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保證了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3、新疆與內地的文化交流

從新疆歷史的發展看,新疆與內地一直保持著密切的文化交流,內地漢族吸收了許多的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而新中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營養,新疆與內地各民族人民共同締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漢朝統一西域後,內地的典章制度傳人西域。漢代西域與內地的音樂歌舞也相互交流。魏晉南北朝時期,麴氏高昌王朝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這一時期,西域地區流行的龜慈樂、疏勒樂、于闐樂、高昌樂等對中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唐代西域各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以及西來文化的相互交匯、吸收、融合,大大豐富了中華文化寶庫。五代遼宋金時期,西域與內地的文化交流有增無減。這一時期,西遼文化的特點是保持了中原之風,政府的官方語言文字是漢語。漢文化在西域地區的廣為傳播,有力地促進了西域文化的向前發展。元朝時期,大量畏兀兒人遷居內地,他們學習漢文化,不少人成為精通漢文化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翻譯家和藝術家。清朝統一新疆後,為新疆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不可分割部分

對新疆的行政管理

國家主權原則的重要體現就是對其領土擁有最高統治或最高管轄權。確定一個區域主權歸屬的原則,主要根據國家是否對這一地區直接進行行政管理以及是否有效對其進行控制。新疆,自漢代統一西域後,歷代中央政權在絕大多數時間裡一直保持著對西域的最高統治權和管轄權,並實施有效的控制與管理。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了西域都護府,漢朝中央政府的政令已在西域通行,漢朝正式開始在西域行使最高統治權和管轄權,對西域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西域從此成為我國領土的一個組成部分。東漢時期於公元74年重新恢復了西域都護及戊己校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雖然國家處於分裂狀態,但對西域的管轄卻一直沒有中斷。隋唐時期曾先後在鄯善、且末、伊吾三地設郡。648年,唐朝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廣大地區、遷西安都護府於龜慈。702年,唐朝又設立北庭都護府,唐代在西域最高軍政建制是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其機構完善,官有定員,職有專任,所有軍事民政事務都有專門機構負責。元朝時期,於1251年在別失八里設立了別失八里、阿姆河等處行尚書省。明朝設立哈密衛。清朝於1762年設定了“總統伊犁將等處將軍”,治地在惠遠城(今霍城縣境內)。伊犁將軍是清朝在新疆地區最高的軍政長官,統領全疆各地的駐防官兵,併兼理地方行政事務。 1884年新疆建省。

在新疆設立軍事機構與駐軍

在國家擁有的領土上設立軍事機構並駐軍,是行使國家主權的重要標誌。歷代中央政權在西域一直設立有軍事機構,並派駐大量軍隊,行使管轄權和自衛權。漢朝多次出兵西域並實施屯田,設立軍事官職,行使軍事管轄權;魏晉南北朝時,中原各割據政權也紛紛駐軍西域;唐朝在西域設有安西和北庭都護府,下設有軍、守捉、城、鎮等軍事機構;元朝在西域的駐軍有蒙古軍、漢軍和新附軍駐守各地;清朝的伊犁將軍兼理軍事和民政,有滿、蒙古等八旗軍隊以及綠營兵長期駐守新疆。歷代中央政權在西域建立軍事機構,派駐軍隊,並把當地少數民族納入軍隊後,有力地鞏固了在西域地區的統治。

在新疆實施的賦稅制度與法律制度

在所轄領土內,徵收賦稅,推行中央政府統一的法律制度,是國家行使主權的重要標誌之一。歷代中央政權在新疆有效地行使了賦稅徵收權和最高司法權。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各地均向中央進貢;北魏在鄯善“賦役其民,比之郡縣”;唐朝在西政府在內地實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也推行到西域;元朝在西域地區按人丁計算徵收賦調;清朝在新疆徵收田賦。建省後新疆有了完整的稅收體系,並與內地稅制趨向一致。對作為國家主權標誌的立法權和司法權,在歷代中央政府管理西域的過程中,除保留了當地民族的習慣法外,還把中央各種法令推廣於新疆地區。漢朝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政府在西域設立的官職,往往是軍政合一,同時也兼理司法。唐代的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設有兵、法、功、倉、戶諸曹參軍,其中的法曹參軍的職掌即司法事務。元朝在文獻記載和考古出土文西域設立提刑按察司,糾察各級官員的不法行為。清朝在新疆地方司法由行政長官兼理,保證清朝的《大清律》在新疆貫徹執行,同時又根據新疆特點制訂了《回疆則例》。

新疆人民對祖國的認同

新疆各族人民往往是把一家一姓的專制君主、君主世襲的王朝視為國家認同的對象,漢代西域各地對漢文化的坦然接受和熱愛,要求漢朝政府派都護進駐西域,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仍保留著漢朝政府頒發的信物,喀喇汗王朝的可汗常常在其頭銜上冠以“桃花石汗”意即“中國汗”的稱號,高昌回鶻稱與宋朝的關係為“甥舅關係”,清朝在平定準噶爾勢力和大小和卓叛亂時,各族人民踴躍支持。在打擊阿古柏和沙俄侵略勢力的過程中,新疆各族人民都同仇敵愾,一致對外。有力地證明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不可動搖的。

考古發現

細君公主去世後,公元前102年,漢朝又解憂公主嫁給了烏孫王翁歸靡。解憂公主從十八九歲和親出嫁,在烏孫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直到七十餘歲才回到京都長安,兩年後歸天。解憂公主的時代,漢文化以及先進生產技術在烏孫及西域的傳播是全方位的。
在解憂公主與烏孫王翁歸靡執政時期,她積極協助翁歸靡處理政治、經濟、軍事等事務,使烏孫走上了國富民強的康莊大道。

解憂公主在烏孫國的地位如日中天,被烏孫國人譽為“烏孫國母”。她以卓越的政治才能活躍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積極配合漢朝,遏制匈奴,為加強、鞏固漢室與烏孫的關係作出了貢獻。她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貢獻給了烏孫和漢族人民的友好事業。

解憂公主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成功、貢獻最大的一個和親公主。漢朝的西北邊疆安然無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日益頻繁密切,絲綢之路繁榮鼎盛,漢朝的威儀和影響進一步遠播天山南北,西域諸國都爭相與烏孫攀親,積極與漢朝交好。

庫車新發現的古墓

2007年9月2日,庫車古墓群發掘訊息以國內簡訊形式在央視《新聞聯播》上首次播出。部分文物首次與廣大觀眾見面,一揭它們的神秘面紗。

央視解說詞如下:新疆庫車縣近日發現中原風格的磚式墓群。考古專家推斷,這些古墓的建造時間大約在距今1600多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新疆出土尚屬首次,對了解中原與西域的交流意義重大。

買力克阿瓦提位於和田城東南25公里的玉龍喀什河西岸,1962年定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南北長十公里,東西寬兩公里。該城建於1500至1600年以前。遺址西側沙山環立,岡巒起伏,南面崑崙山脈影影綽綽,高入雲端,東面玉龍喀什河蜿蜒曲折,夏季洪水奔騰怒吼,北面不遠,村舍點點,綠樹環合。

遺址內有古墓葬地、古建築群、西側沙山背後有氣氛神秘的洞窟三個。 出土文物有銅佛像、玉器、泥塑佛像殘件、回紋圖案牆飾、壁畫殘片、陶器、及大量古錢幣。錢中有漢代五侏錢、魏晉南北時代的剪輪錢和唐代“開元通寶”。最早的有西漢在西域流通的五銖錢,年代近的有中華民國在新疆發行的最後一枚錢幣。

1999年,李常寶嘗試著用古錢幣給戰士們上了一節歷史課。課堂上,他沒有帶書,而是帶著一本自己精心裝訂的錢幣冊。“大家請看,這是一枚從西域都護府遺址中出土的五銖錢……這兩枚是唐朝在安西都護府製造的大曆、建中錢……”課堂沸騰了,戰士們的心隨著一枚枚小小的古錢幣開始在古代西域文化中馳騁。 李常寶開始用這種方式給戰士們講解歷史,他對這種特殊的講解方式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2000年,李常寶在天池遊玩時遇到了一個研究新疆歷史的外國人,雙方因為對一個問題持不同觀點爭執不休。李常寶覺得對方對新疆歷史有誤解,就邀請對方來到他家,從家裡拿出一本本古錢幣冊,當他拿著這些歷史的物證再次向對方講述新疆的歷史時,對方終於折服了。

霍去病的故事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獨自率領精兵一萬出征匈奴。19歲的統帥霍去病不負眾望,在千里大漠中閃電奔襲,六天中他轉戰匈奴五部落,一路猛進,並在皋蘭山與匈奴盧侯、折蘭王打了一場硬碰硬的生死戰。在此戰中,霍去病慘勝,一萬精兵僅餘三千人。而匈奴更是損失慘重——盧侯王和折蘭王都戰死,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被俘虜,斬敵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漢軍的戰利品。同年夏天,漢武帝決定乘勝追擊,展開收復河西之戰。此戰,霍去病成為漢軍的統帥,而多年的老將李廣等人只作為他的策應部隊。霍去病再次孤軍深入,並再次大勝。就在祁連山,霍去病所部斬敵三萬餘人,俘虜匈奴王爺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總計六十三人。經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漢王朝收復了河西平原。漢軍軍威大振,而十九歲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聞風喪膽的戰神。成為漢軍中的一代軍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兩場河西大戰後,匈奴單于想狠狠地處理一再敗陣的渾邪王,訊息走漏後渾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漢朝。漢武帝派霍去病前往黃河邊受降。當霍去病率部度過黃河的時候,果然匈奴降部中發生了譁變。面對這樣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帶著數名親兵就親自衝進了匈奴營中,直面渾邪王,下令他誅殺譁變士卒。霍去病的氣勢不但鎮住了渾邪王,同時也鎮住了四萬多名匈奴人,他們最終沒有將譁變繼續擴大。河西受降順利結束。那個迷離危機四伏的局勢,那位十九歲的少年是怎樣站在敵人的營帳里,僅僅用一個表情一個手勢就將帳外四萬兵卒、八千亂兵制服的。漢王朝的版圖上,從此多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併入漢王朝。

新疆民族史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和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從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開始成為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多年來,新疆各民族人民團結協作,努力開拓,共同書寫了開發、建設、保衛邊疆的輝煌篇章,新疆的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疆自古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

在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部落、民族在新疆聚居。新疆居民的族屬,從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開始才有明確的記載,當時主要有:塞、月氏(音:肉支)、烏孫、羌、匈奴和漢人。

塞人,原遊牧於東起伊犁河、楚河流域,西抵錫爾河地區。因被月氏排擠而西遷,一部分退至錫爾河北岸,另一些南下帕米爾,散居各地。月氏人,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時期活動於河西走廊到塔里木盆地的廣大地區,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漢之際最為強盛。公元前176年前後,受匈奴的攻擊,被迫向伊犁河流域遷徙,驅走那裡的塞人而居其地。烏孫,最初活動於河西走廊。秦末漢初,受月氏人的攻擊而依附於匈奴,後在匈奴的支持下,襲擊月氏人,並將其逐出伊犁河流域。羌人,最初活動於黃河中上游地區。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戰國時期,一部分羌人經河西走廊,沿祁連山、崑崙山向西遷徙,從而在新疆留下了足跡。匈奴人,主要是在公元前176年前後進入新疆的。漢人,是較早進入新疆地區的民族之一。公元前101年,漢朝軍隊開始在輪台、渠犁等地屯田,後來擴大到全疆各地,各屯田點成為漢人進入新疆後最初的分布區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設立以後,或為官、或從軍、或經商,進入新疆的漢人連續不斷。

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時期,是中國民族大融合時期,各民族遷徙往來頻繁,又有許多古代民族進入新疆,如柔然、高車、(厭左加口旁)噠、吐谷(音:玉)渾等。柔然,是北方草原古老民族東胡人(中國古族名)後裔,五世紀初興起於蒙古草原,公元402年建立了強大政權,同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爭奪西域。高車,亦稱敕勒、鐵勒,最初遊牧於貝加爾湖及鄂爾渾河、土拉河流域。公元487年,高車副伏羅部首領阿伏至羅與其弟窮奇率所屬十餘萬部落(戶)西遷,在車師前部(今吐魯番交河故城)西北建立高車國。(厭左加口旁)噠,起於塞北(古指長城以北地區),五世紀末東進塔里木盆地,南攻月氏,建立政權,並越過帕米爾高原,曾一度控制南疆部分地區。吐谷渾源於鮮卑(中國古族名),四世紀初自遼東(泛指遼河以東地區)西遷,逐漸控制了今甘南(甘肅南部地區)、四川和青海地區的氐(中國古族名)、羌等民族,建立政權。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時期,突厥、吐蕃等古代民族對新疆歷史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突厥是公元六世紀到八世紀活躍於中國西北和北方草原的古代遊牧民族。公元552年突厥首領土門打敗柔然,以漠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區)為中心建立政權,爾後分裂為東西兩部,為爭奪汗權爭鬥不休。八世紀中葉,東、西突厥汗國相繼滅亡,其後裔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六世紀末興起於青藏高原,占領青海後,開始與唐朝爭奪西域。公元755年,中原地區爆發“安史之亂”(唐代安祿山、史思明發動的叛亂),大批駐守西域的唐軍調往內地,吐蕃乘機占領南疆及北疆部分地區。

公元840年,大批回鶻人進入新疆。回鶻,原稱回紇,是鐵勒(中國古族名)諸部之一。最初活動於色楞格河和鄂爾渾河流域,後遷居土拉河北。公元744年,發展壯大了的回鶻於漠北建立政權,並兩次出兵幫助唐朝中央政權平息“安史之亂”。公元840年,回鶻汗國因自然災害侵襲、統治集團內訌及黠戛斯(中國古族名)的進攻等原因而崩潰,其部眾大部分向西遷徙。其中一支遷往今吉木薩爾和吐魯番地區,後建立高昌回鶻王國;還有一支遷往中亞草原,分布在中亞至喀什一帶,與葛邏祿、樣磨等民族一起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自此,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受高昌回鶻王國和喀喇汗王朝統治,當地的居民和西遷後的回鶻互相融合,這就為後來維吾爾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124年,遼朝(公元916年-1125年)皇族耶律大石率眾西遷,征服新疆地區,建立西遼政權,一批契丹人(中國古族名)由此進入新疆。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率軍進入新疆後,把他征服的地方分封給其子孫。回鶻人進一步同化、融合了部分契丹人、蒙古人。
瓦剌,是明代(1368年-1644年)對漠西蒙古的總稱,初分布於葉尼塞河上游地區,後不斷向額爾齊斯河中游、伊犁河流域擴展。十七世紀初,逐漸形成了準噶爾、杜爾伯特、和碩特、土爾扈特四部。十七世紀七十年代,準噶爾占據伊犁河流域,成為四部之主,並統治南疆。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以後,清朝(1644年-1911年)政府為進一步加強新疆邊防,從東北陸續抽調滿、錫伯、索倫(達斡爾)等族官兵駐防新疆,他們成為新疆少數民族中的新成員。以後,又有俄羅斯、塔塔爾等民族移居新疆。至十九世紀末,新疆已有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回、柯爾克孜、滿、錫伯、塔吉克、達斡爾、烏孜別克、塔塔爾、俄羅斯共13個民族,以維吾爾族為主體,形成了新的多民族聚居分布格局。

多種宗教在新疆並存與傳播


新疆作為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樞紐,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早在伊斯蘭教傳入前,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種宗教,就相繼沿著絲綢之路傳播到新疆,與當地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一起在各地流傳。伊斯蘭教傳入後,新疆不僅繼續維持了多種宗教並存的局面,而且又有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傳入。

在外來宗教傳入以前,新疆的古代居民信仰本地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及由原始宗教發展而成的薩滿教。至今新疆的一些少數民族都還程度不同地保留著原始宗教和薩滿教的觀念及遺俗。

公元前四世紀前後,產生於古代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即中國所稱之祆教(俗稱拜火教)經中亞傳入新疆。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祆教流行於新疆各地,吐魯番地區尤為盛行。當時的高昌政權專門設定了機構和官員來加強對祆教的管理。新疆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歷史上曾信仰過祆教。

公元前一世紀前後,產生於印度的佛教經克什米爾傳入新疆。不久,佛教就在各地統治者的大力推行下,發展成為新疆的主要宗教。佛教鼎盛時期,在塔里木盆地周緣各綠洲,佛寺林立,僧尼眾多,還形成了于闐、疏勒、龜茲(音:秋詞)、高昌等著名的佛教中心。新疆佛教在造像、繪畫、音樂、舞蹈、寺院和石窟建築藝術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豐富了中國和世界文化藝術寶庫。

公元五世紀左右,中國內地盛行的道教隨著漢人的不斷到來傳入新疆。但是傳播範圍不廣,主要盛行於漢人比較集中的吐魯番、哈密等地。直到清代,道教才傳播到全疆各地。

公元六世紀前後,摩尼教由波斯經中亞傳入新疆。九世紀中葉,以摩尼教為國教的回鶻西遷新疆後,促進了摩尼教在新疆的發展。信仰摩尼教的回鶻人在吐魯番地區建造寺院,開鑿洞窟,翻譯經典,繪製壁畫,弘揚摩尼教教義和文化。在摩尼教傳入前後,景教(基督教的早期派別聶斯脫利派)也傳入了新疆,但早期傳播不夠廣泛。到元朝(1206年-1368年)時,才因為大量回鶻人接受景教而興盛起來。

九世紀末十世紀初,伊斯蘭教經中亞傳入新疆南部地區。十世紀中葉,信仰伊斯蘭教的喀喇汗王朝發動了對於闐佛教王國曆時四十餘年的宗教戰爭,於十一世紀初滅亡于闐,把伊斯蘭教推行到和闐地區。十四世紀中葉起,在察合台汗國(蒙古成吉思汗二子察合台在西域建立的藩屬國)的強制推行下,伊斯蘭教逐漸成為察合台汗國的蒙古人、維吾爾人、哈薩克人、柯爾克孜人、塔吉克人等信仰的主要宗教。十六世紀初,伊斯蘭教最終取代佛教成為新疆的主要宗教。

伊斯蘭教成為維吾爾等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後,原來主要由這些民族信仰的祆教、摩尼教、景教在新疆隨之逐漸消失,但佛教、道教仍然存在。從明朝起,藏傳佛教還有了重大發展,成為與伊斯蘭教並列的新疆兩大主要宗教。十七世紀後期,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阿帕克和卓藉助藏傳佛教的力量,消滅了自己的政敵黑山派和卓勢力,並滅亡了葉爾羌汗國(蒙古察合台汗後代於1514年-1680年間以今莎車為中心建立的地方政權),足見當時藏傳佛教勢力之大。大約從十八世紀起,基督教、天主教相繼傳入新疆,佛教、道教和薩滿教也有了較大發展。這些宗教的寺院、教堂遍布天山南北,有些穆斯林甚至改信了基督教等其他宗教。

歷史上,新疆的宗教雖然一直在不斷演變,但自從外來宗教傳入以來所形成的多種宗教並存的格局卻一直保持下來。現在新疆主要有伊斯蘭教、佛教(包括藏傳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薩滿教在一些民族中仍然有較大影響。

維護祖國統一


民族分裂主義及其危害

1、民族分裂主義是民族主義極端化的產物

民族分裂主義也稱民族分離主義,指多民族國家內部,某個民族的一種極端勢力,以“民族自決”和維護“民族利益”為幌子,主張國家分裂,建立單一民族國家的反動的社會思潮和社會政治行為。民族分裂主義來源於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是指一種特定的民族意識,即認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優越,片面強調促進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本民族利益,以對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

民族主義的極端發展有兩種趨勢,一是殖民主義、霸權主義;二是民族分裂主義。民族主義自產生以來,先後出現過三次世界高潮。第一次是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第二次是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發生的。第三次發端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東歐巨變蘇聯解體引發的民族主義浪潮。馬克思主義揭示了民族主義的本質和特徵,闡明了無產階級對待民族主義的基本觀點和立場:一是民族主義本質上是資產階級的一種意識形態;二是民族主義具有雙重性作用;三是提出了正確區分不同類型民族主義的標準;四是揭示了民族主義的本質特徵是堅持民族不平等理論,奉行民族壓迫和民族分離政策,鼓吹民族至上謬論;五是闡明了無產階級政黨對待民族主義的基本態度,應當支持進步的民族主義,反對反動的民族主義;六是指明了社會主義時期民族主義存在的原因、表現形式及其危害性。當代中國的民族主義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大民族主義主義和地方民族主主義。二是民族分裂主義。大民族主義主義和地方民族主主義都是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表現。2、民族分裂主義在中國的主要表現民族分裂主義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並非中國獨有,由於國際政治、經濟、文化及各國國內民族、宗教、歷史和經濟、政治等各種因素的作用和影響,其表現形式各不相同。國際上一些國家民族分裂主義的出現,其主要原因有:歷史上殖民主義餘毒的影響;國外敵對勢力的插手;民族主義極端化的發展;有的國家在民族宗教問題的處理上出現重大失誤。民族分裂主義在中國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主要有西藏達賴集團進行的“藏獨”分裂活動以及新疆的“東突獨”分裂活動。它們的共同點都是打著“民族”獨立的旗號,建立民族共和國,企圖把西藏、新疆從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藏獨”和“東突獨”儘管它們產生的時間、地點、原因、表現形式和組成成分各不相同,但他們主要特點和反動目的卻是相同的。即一是編造謊言,歪曲杜撰歷史是分裂主義勢力破壞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共同的手段;二是與國外勢力敵對勢力相互勾結,背叛祖國,出賣民族利益是所有民族分裂主義勢力的共同行經;三是喬裝打扮,以民族利益的捍衛者自居,極力鼓吹民族獨立,是分裂主義的共同幌子;四是挑撥民族關係,破壞民族團結,煽動民族對立,是分裂主義勢力的慣用手法。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建立所謂的民族獨立國家,分裂祖國統一,破壞中華民族的大團結。

3、民族分裂主義是危害國家統一和安全的主要危險

西藏和新疆在我國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近代以來,西方列強一直不斷地在西藏、新疆等地培植民族分裂勢力,利用他們來遏止中國的發展,進而達到分裂中國的目的。“藏獨”和“東突獨”的分裂活動對國家安全和統一構成了極大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一是破壞民族團結、危害國家統一和安全;二是在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由於“藏獨”、“東突獨”的分裂活動,使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環境受到了嚴重的干擾;三是在國家社會和社會發展方面,由於民族分裂主義的破壞活動,不僅給各族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而且也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旗幟鮮明地反對“三股勢力”


1、新疆“三股勢力”的由來

“三股勢力”是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的簡稱。

民族分裂勢力是指奉行民族分裂主義地一種社會政治勢力,是多民族國家某些民族中某些民族中的少數人為進行民族分裂,企圖建立單一民族國家而形成的行動組織或團伙。宗教極端勢力是指奉行宗教極端主義的一種社會政治勢力。暴力恐怖勢力是指奉行暴力恐怖主義的一種社會政治勢力。“三股勢力”均打著“東突厥斯坦獨立”的反動旗號,妄圖建立所謂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國家”。因而“三股勢力”也被稱為“東突”勢力。他們惡毒攻擊我們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瘋狂地破壞各族人民的團結、嚴重危害祖國統一,是國外敵對勢力的內應力量,是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

2、“三股勢力”的反動本質和危害性

“三股勢力”的反動本質就是反對和顛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分裂國家的統一,破壞各族人民的團結、安寧和幸福的生活,破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各民族共同發展與繁榮,妄圖建立所謂的“東突厥斯坦”國家。為了建立“東突厥斯坦”國家,“三股勢力”編造了以泛突厥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為理論基礎的“東突獨”思想體系。其主要觀點有:一是“突厥民族至上論”;二是“東突厥斯坦獨立論”;三是“漢族侵越論”;四是“泛突厥共同體論”;五是“否定階級論”;六是“伊斯蘭教至上論”;七是攻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新疆境內外的“三股勢力”,他們以西方敵對勢力為靠山,一方面加緊國外勢力的整合,企圖將新疆問題國際化;另一方面,以“人權”、“民族”、“宗教”為幌子,瘋狂地向我宣戰,向意識形態進行滲透,並呈現出新的特點。充分認識“三股勢力”是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因為:一是對新疆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二是對新疆的社會政治穩定造成了嚴重危害;三是在人們思想上造成了嚴重混亂;四是給新疆的經濟社會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入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3、旗幟鮮明地反對“三股勢力”

旗幟鮮明地反對“三股勢力”:一是要正確認識反對“三股勢力”鬥爭的性質;二是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三股勢力”;三是充分認識反對“三股勢力”鬥爭的長期性和複雜性。

維護祖國統一 反對民族分裂


1、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之後,到新中國建立之前,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儘管國家反覆經歷了來自內部分裂割據勢力的挑戰,特別是近代以來又受到國外敵對勢力的侵略,但是,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的主流。經過長期的歷史沉澱,國家統一已深深滲入到中華民族的心理情感和道德觀念中,並化為具體的實際行動。
在反對分裂,維護國家的統一的鬥爭中,世世代代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族人民,歷來都是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主力軍。我國各民族堅持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一是中國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統一國家,歷史上各民族在開拓祖國的疆域,發展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促進中華文明的繁榮發展,都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因而有一種深厚的感情;二是大統一的思想已經深深印入中華民族各族人民的腦海之中;三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2、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神聖職責

維護國家的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民族繁榮發展的關鍵條件。一是國家統一可以避免戰爭和民族分裂,同時也為各民族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創造良好的和平環境,有利於生產發展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國家統一可以打破地方割據和民族隔閡的界線,有利於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發展;三是國家統一是保證中華文明連續發展的基本條件;四是國家統一保證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從而使社會走向一個又一個鼎盛時期;五是國家統一可以組織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大規模的公共工程建設,對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極為重要;六是國家統一可以形成反對外來侵略的強大力量。維護國家統一與反對民族分裂的鬥爭使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維護國家統一是各民族公民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分裂也是愛國主義的具體表現和政治原則。

3、維護祖國統一必須正確認識的幾個問題

第一,關於“民族自決權”問題。民族自決權是歐洲資產階級於18-19世紀在反對封建主義和民族壓迫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中提出來的一個原則,其目的是為了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適應資本主義發展的統一市場和民族國家。它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同時又具有反封建、反民族壓迫的性質,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進步性。因此,馬克思主義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從支持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反對民族壓迫,爭取社會主義的利益出發,給予了肯定,並把它作為無產階級解決民族問題的一個原則提了出來。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自決權根本不同於資產階級的民族自決權。一是針對民族壓迫而言的,是以反對帝國主義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奴役而言的;二是以保證整個無產階級鬥爭利益為前提的;三是主張實行民族自決權的目的,是為了消除民族隔閡,達到各民族的團結與聯合。四是在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國家裡,各民族已經獲得了當家作主的地位和平等的權利,再提民族自決,實際上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反對無產階級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搞分裂,破壞社會主義國家的統一。因此,必須堅決反對。

第二,關於人權問題。人權是指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每個人按其本質和尊嚴享有或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人權的核心和關鍵因素是對人的行為和價值的確認。人權是一個社會歷史的範疇,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不同社會、不同階級有不同的人權觀。人權的享受要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等條件的制約。人權的本質特徵是自由和平等,其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人的生存和發展。沒有自由、平等,人就不可能作為人來生存和發展,也就談不上人權。自由、平等的目的,是使人擺脫一切壓迫、剝削和歧視,獲得有尊嚴的生存和全面自由的發展。所以,馬克思主義認為,資產階級的人權觀是虛偽的,不平等的。提出無產階級和各勞動人民要實現自由和平等,就必須消滅壓迫剝削制度,在此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也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真正保障各民族人民的人權。

在人權問題上,開發中國家與西方國家存在很大分歧。開發中國家認為,人權不僅包括公民權利、政治權利,還應包括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權利;人權不僅指個人的權利,還應包括集體的權利。而生存權和發展權則是首要的人權,沒有生存權和發展權,就談不上自由和平等,其它的各種權利也就無法實現。而西方國家則認為人權僅是公民個人的權利和政治權利。並提出了所謂的“新干涉主義”,利用人權干涉開發中國家的內政,甚至不惜發動戰爭,以達到自己稱霸世界的目的。對待人權問題,必須歷史的辯證的認識,尤其要弄清楚西方敵對勢力和民族分裂勢力,利用人權問題的真實意圖和反動本質。

第三,關於國家利益與民族利益的關係。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利益,每個民族也有自己的民族利益。正確認識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對於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家利益是指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它是全體人民政治利益和物質文化利益的總和,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民族利益是指每一個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進步,主要表現在政治權利、平等地位、經濟發展等方面。在中國,國家利益即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高於一切。但是,應該看到在一定條件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具體利益,並有時可能與國家的利益發生矛盾。這時,各民族應該顧全大局,以民族具體利益和需要,服從於國家整體利益和需要。國家利益與民族的具體利益相比,具有全局性、長期性、根本性的特徵,關係到我國各民族的盛衰榮辱,關係到各民族的命運和前途,是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最高利益。相反各民族的具體利益則具有局部性、非根本和低層次性的特徵。國家利益與民族利益的關係,實質上是共同利益與特殊利益的關係,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係。這就決定了國家利益必然高於各民族的特殊利益、具體利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