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音樂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5月1日)
平裝: 244頁
開本: 16開
ISBN: 7806678492
條形碼: 9787806678497
尺寸: 25.9 x 18.7 x 1.3 cm
重量: 962 g
作者簡介
劉洪,1978年生,音樂學碩士(小提琴演奏與教學專業)
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小提琴教師,萬方青年交響樂團首席。1992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先後師從於小提琴教育家張世祥、丁芷諾、周彬佑和袁培文。所擔任第一小提琴的唐古拉四重奏團曾獲得首屆全國弦樂四重奏比賽第二名、還獲得上海音樂學院傅成賢獎學金一等獎;曾赴英舊參加AMADEUS弦樂大師班及荷蘭DANIEL音樂節的學習和演出,並在法國、義大利和國內各地舉辦獨奏及室內音樂會。發表《關於占樂的對話》、《超越與現實——審美主體對音樂作品的解讀》、《小提琴演奏的5區位運動結構》等多篇文論。
內容簡介
小提琴演奏是一門複雜而艱深的藝術。對學習者來說,要提高演奏水平,必須解決姿勢與動作的根本問題,即動作的協調。
本書第一次提出了小提琴演奏的5區位運動結構論。認為小提琴演奏的姿勢和動作是建立在5個基本的區位之上的,它們構成了一個合作的整體;主張通過調整、控制、融合5個區位的運動,使人體和樂器之間獲得更有效的協調,從而提高藝術表現力。
本書包括了5區位演奏技巧的分析,教學方法的論述、練習材料的編寫,並配以大量的圖片信息、知識連結。
由此,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林耀基先生以及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楊燕迪先生都給予了本書很高的評價。
認為這是一部“學術性和可讀性兼顧的有價值的論著”,“對小提琴教和學整體提升會大有裨益”。
目錄
序一
序二
緒論
第一章 一種全新的小提琴訓練體系——5區位訓練方法
一、20世紀以來的小提琴演奏理論
二、幾部重要小提琴演奏理論著作的介紹
三、小提琴演奏5區位理論的提出
四、小提琴演奏5個區位的結構
(一)5個區位劃分的範圍
(二)5個區位劃分的依據
五、小提琴演奏5區位訓練體系的特點
(一)5區位運動結構理論的整體性特點
(二)5區位運動結構理論的結構性特點
(三)5區位運動結構理論的關聯性特點
第二章 左手區位——“賦予每一個音符以生命力”
一、左手區位的兩個支點
(一)托舉支點
(二)指板支點
二、兩個支點的互相作用和聯繫
三、左手區位演奏的基本技術
(一)手型
(二)按弦
(三)換把
(四)揉音
(五)其他
第三章 鎖骨區位——具有複合功能的部位
一、鎖骨區位的功能
二、鎖骨區位的結構
三、鎖骨區位的特點
(一)“運動著”的鎖骨區位
(二)關聯性的鎖骨區位
四、鎖骨區位演奏的基本技術
(一)夾琴點的位置
(二)夾琴的方式
(三)琴頭的方向
(四)持琴的高度
(五)琴面的傾斜角度
(六)頭的姿勢
第四章 右手區位——小提琴歌唱的始作俑者
一、右手區位的功能和結構
(一)肩臂結構
(二)腕指結構
二、右手區位的5種基本控制能力
(一)持握弓子的能力
(二)傳遞增減運弓壓力和重力的能力
(三)推拉舉放弓子的能力
(四)保持運弓平衡的能力
(五)調整運弓狀態的能力
三、右手區位演奏的幾種基本技法
(一)分弓
(二)連弓
(三)頓弓
(四)跳弓
(五)連頓弓
(六)拋弓
(七)擊弓
(八)分離音
(九)碎弓
(十)撥奏
第五章 弓弦區位——音樂奇蹟的交匯之處
一、弓弦區位的功能
二、基本發音原理和方法
(一)基本發音原理
(二)壓力和接觸點的配合
(三)壓力和弓速的配合
(四)弓速和接觸點的配合
三、弓弦區位演奏技術的控制
(一)弓弦接觸點位置的穩定性
(二)接觸點的定位
(三)接觸點的變化方式和方法
(四)弓弦角度的確定
(五)弓弦關係常用的7個平面
(六)弓桿角度和弓毛接觸琴弦的方式
(七)雙音的弓弦接觸點
(八)和弦的弓弦接觸點
第六章 下部區位——小提琴演奏運動的根基
一、下部區位的功能
二、下部區位的結構
三、演奏中下部區位的主要姿態
(一)立姿
(二)坐姿
(三)其他演奏姿態
第七章 在演奏中使5區位協調配合的技巧——讓演奏動作協調起來
一、5區位協調和配合的兩種類型
二、雙區位之間互相協調和配合
(一)和左手區位配合的方法
(二)和右手區位配合的方法
(三)左手區位和右手區位配合的方法
(四)和弓弦區位配合的方法
(五)和鎖骨區位配合的方法
三、多區位之間的協調與配合
(一)弓弦區位、左手區位、鎖骨區位的整體配合方法
(二)下部區位與其他區位的配合方法
(三)呼吸方法與演奏的協調
(四)同向協調法
(五)反向協調法
(六)起落協調法
(七)在特殊弓法中各區位協調的方法
第八章 小提琴常見技術困難的診斷和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
本書閱讀索引
附錄 新概念小提琴演奏技術輔助練習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