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循環經濟學——中國的經濟學
作者:
定價:28元
印次:1-2
ISBN:9787302118442
出版日期:2005.09.01
印刷日期:2007.12.29
目前,國內外都展開了對循環經濟的熱烈討論,並且開始付諸實施。實際上循環經濟就是已開發國家後工業化和開發中國家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回顧西方經濟創建和發展的歷史,每當世界經濟有重大變化時,在主要國家就會產生新的經濟學派。新循環經濟學在生產什麼、怎么生產和為誰生產這三個經濟學主要問題上與傳統西方經濟學及其在後工業化時代的延伸——循環經濟都有差異與發展,因此,它是一種新的經濟學。
目錄
前言——中國的經濟學/1
第一章經濟發展史回顧——我們面臨經濟理論的革新
一、一次重要的國際會議——我們面臨經濟理論的革新/
(一)2005年3月在阿布達比召開的世界思想者節日論壇/
(二)循環經濟的內涵從3R變成5R/
二、人類經濟發展史的回顧/
(一)農業/
(二)工業/
(三)已開發國家的後工業化就是循環經濟/
三、發展中大國不可能再成功地走傳統工業化的老路/
(一)短缺資源制約/
(二)環境制約/
(三)國際政治形勢制約/
第二章我們面臨的新形勢——西方經濟學的缺失
一、我們面臨的新形勢/
(一)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蛻變/
(二)科學技術及其產業化飛速發展/
(三)世界經濟一體化/
二、西方經濟學的缺失/
(一)科學基礎的欠缺/
(二)第二財富——維繫、修復生態系統/
(三)需求與供給理論的條件與自然條件約束的市場/
(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五)研究資源循環/
三、新循環經濟與生態經濟的區別/
(一)研究對象不同/
(二)理論基礎不同/
(三)研究和諧社會的形成/
四、新型工業化的道路走得通嗎?/
(一)從歷史看今天/
(二)西方發展就存在不走老路的先例/
(三)新知識與高技術發展是新型工業化的保證/
第三章新經濟學的軌跡與作者的研究歷程
一、作者親歷了人類經濟發展的三個階段/
(一)1965年在中國北京近郊插秧/
(二)1969年在中國新疆當拖拉機手/
(三)1971年在中國新疆儀表廠當車工/
(四)1979年在巴黎的高科技套用研究
——受控熱核聚變工程/
二、人類面臨危機的啟蒙教育“增長的極限”/
(一)人類可利用的資源是有限的,增長是有極限的/
(二)上層建築可以繼續繁榮/
(三)科學技術的作用/
三、與“可持續發展”創意者討論/
(一)“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由來/
(二)“可持續發展”的提出/
(三)《我們共同的未來》:可持續發展模式/
四、對“生態環境”的研究/
(一)沒有定義的概念/
(二)與黃秉維先生討論/
五、主持聯合國最早的系統知識經濟的研究/
(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課題/
(二)主持最早的系統知識經濟研究/
(三)知識經濟研究的繼續/
六、關於GDP與PPP的研究/
(一)1990年在巴黎的PPP研究/
(二)在今天的中國,是用GDP,還是PPP?/
(三)PPP的未來與歐元實行是否過早/
七、關於科技園區的研究/
(一)組織首次真正的世界科技園區大會/
(二)對科技園區的研究/
八、循環經濟的研究/
(一)在聯合國“多學科綜合研究套用於經濟發展”時的循環經濟研究/
(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技部門任顧問時的循環經濟研究/
(三)研究的繼續/
第四章新循環經濟學概論
一、新循環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一)“人”的假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研究/
(二)對高科技的研究/
(三)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研究/
(四)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和生態系統之間關係的研究/
二、循環經濟的由來/
(一)宇宙飛船經濟學階段/
(二)生態經濟學階段/
(三)新循環經濟學階段/
三、循環經濟的定義/
(一)從經濟發展史看循環經濟/
(二)循環經濟是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與環境保護相聯繫的經濟/
(三)循環經濟的定義/
(四)循環經濟的三重循環/
(五)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循環經濟和知識經濟的異同/
四、循環經濟的理念/
(一)新的系統觀/
(二)新的經濟觀/
(三)新的價值觀/
(四)新的生產觀/
(五)新的消費觀/
第五章系統論是循環經濟的理論基礎
一、系統論/
(一)系統的定義/
(二)系統的基本特徵/
(三)系統的類型/
二、資訊理論/
(一)狹義資訊理論/
(二)廣義資訊理論/
(三)資訊理論的套用/
(四)中外對信息意義認識的比較/
三、控制論/
(一)控制論的基本概念/
(二)“黑箱”理論/
四、循環經濟系統控制論/
(一)經濟系統控制論的歷史/
(二)系統論在循環經濟中的套用/
(三)資訊理論在循環經濟中的套用/
(四)控制論在循環經濟中的套用/
五、挪威羅加蘭地區歷史上經濟失控的實例/
(一)羅加蘭的資源經濟史/
(二)市長的經驗總結/
第六章生態學是循環經濟的實踐基礎
一、什麼是生態系統/
(一)生態系統概念的由來/
(二)什麼是生態系統/
(三)生態系統的初始概念——食物鏈/
二、生態系統的基本規律/
(一)自然生態系統平衡的規律/
(二)目前生態系統蛻變的主要原因是天災還是人禍?/
(三)人工生態系統/
(四)金錢堆起的波斯灣沿岸人工生態系統/
(五)生態系統動平衡的特點/
(六)生態系統動平衡的維護觀/
三、生態經濟學/
(一)什麼是生態經濟學/
(二)生態經濟學的由來/
第七章高技術是循環經濟實施的保障
一、八大高技術/
(一)高技術發展回顧/
(二)高科技體系/
(三)主要高科技簡介/
二、信息科學技術與循環經濟/
(一)信息技術與經濟發展史/
(二)循環經濟的信息技術套用/
三、生命科學技術與循環經濟/
(一)生命科學技術/
(二)循環經濟中套用生命科學技術解決農業問題/
四、有益於環境的高新技術與循環經濟/
(一)環境科學發展史/
(二)環境污染和生態蛻變/
(三)有益於環境的高新技術/
(四)有益於環境的高新技術的市場前景/
五、高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一)建築業的高技術改造/
(二)汽車工業的高技術改造/
(三)高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前景/
第八章循環經濟的指導學科
——資源系統工程管理學一、資源系統工程管理學/
(一)什麼是資源系統工程管理學/
(二)資源系統工程管理學的科學基礎/
(三)作者對資源系統工程管理學的初步研究/
二、資源系統分析的新觀念/
(一)資源系統觀/
(二)資源層次觀/
(三)資源動態平衡觀/
(四)資源價值觀/
(五)資源開放觀/
(六)資源法制觀/
三、十大自然資源/
(一)土地資源/
(二)水資源/
(三)森林資源/
(四)草原資源/
(五)海洋資源/
(六)礦產資源/
(七)物種資源/
(八)氣候資源/
(九)旅遊資源/
(十)能源/
四、資源的若干特性/
(一)可再生與不可再生資源/
(二)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資源/
(三)稀缺資源/
第九章新循環經濟學理論創新——循環經濟方程
一、循環經濟方程/
(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p)/
(二)人的享受程度(Al)/
(三)有益於生態技術(Te)的開發和套用/
(四)新資源理論/
(五)稀缺資源的價格(Pr)/
二、可持續發展方程/
(一)可持續發展方程的建立/
(二)有關係數的討論/
三、傳統工業經濟方程的新內涵/
(一)總供給因子的循環經濟分析/
(二)總需求因子的循環經濟分析/
第十章新循環經濟學的5R理論
一、再思考(Rethink)——新經濟理論/
(一)國內生產總值要協調、健康、可持續增長/
(二)經濟發展促進和諧社會構建/
二、減量化(Reduce)——建設節約型社會/
(一)減少料、水和能的投入,清潔生產/
(二)減少大多數人本不需要的產品生產/
(三)人與自然和諧、減少需求——建立節約型社會/
(四)人的享受程度與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和諧有關/
三、再利用(Reuse)——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一)長壽產品和一物多用/
(二)廢料“再製造業”/
(三)基礎設施與信息資源共享/
(四)可再生資源的充分利用才有可能持續發展/
四、再循環(Recycle)——建立循環經濟體系/
(一)企業內部的資源循環/
(二)建設21世紀的新工廠——科技園區/
(三)構建循環經濟體系/
第十一章修復生態系統(Repair)
——最偉大的循環經濟工程一、第二財富——生產的另一個目的/
(一)什麼是財富/
(二)修復和維繫生態系統是生產的另一個目的/
(三)循環經濟方程的生態影響分析/
二、建立綠色GDP和綠色消費制度/
(一)綠色GDP計算公式/
(二)建立綠色消費制度的原則/
三、什麼是工程管理/
(一)什麼是工程管理——狹義和廣義的工程管理/
(二)生態修復的工程也是工程/
(三)綜合手段的系統工程也是工程/
四、現代工程管理的循環經濟分析/
(一)三門峽水庫的教訓/
(二)珠江三角洲有必要建7個國際級機場嗎?/
(三)近年中國鋼鐵工業的急劇擴張和兼併可以避免嗎?/
(四)在長江上要建多少座橋?/
(五)京津之間要修多少條路?/
(六)南水北調工程要調多少水?/
第十二章新循環經濟國民經濟統計指標體系
一、國民生產/
(一)國內生產總值(GDP)/
(二)綠色國內生產總值(GGDP)/
(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人)/
(四)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GDP增長/年)/
(五)通貨膨脹率(Inf)/
(六)購買力平價法國內生產總值(PPP)/
(七)購買力平價法與匯率法國內生產總值統計比較係數(PPP/GDP)/
(八)財政預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F/GDP)/
二、國際貿易——世界經濟體系的循環/
(一)出口貿易總值(Ep)/
(二)出口貿易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Ep/GDP)——出口調節指數/
(三)外匯儲備收益率(Fc)——合理出超指數/
(四)第四產業(高技術產業)出口占出口總值的比例(Epind4/Ep)/
(五)進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Ip/GDP)
——進口調節指數/
(六)石油進口占石油消費的比例(Pei/Pec)
——石油安全指數/
三、產業結構/
(一)人均糧食產量(Fo/人)——糧食安全/
(二)重工業占工業的比例(Ind2h/Ind2)
——新型工業化的標誌/
(三)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Ind3/GDP)——公眾生活質量指數/
(四)第四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Ind4/GDP)——知識經濟指數/
四、資源利用/
(一)萬元GDP能耗(E/單位GDP)/
(二)人均能耗(E/人)/
(三)可再生資源利用率(Rr/R)/
(四)萬元GDP鋼耗(S/單位GDP)/
(五)平方千米土地的第二、第三、第四產業國內生產總值(GDP/ha)/
(六)萬元GDP水耗(W/單位GDP)/
(七)工業水重複利用率(Wind2)/
(八)農業灌溉水利用係數(Wind1)/
(九)千克糧用水(W/kgF)/
(十)每畝耕地糧食產量(F/畝)/
(十一)城市人口年均用水量(Wc)/
(十二)中水回用率(Wr/W)/
五、生態修復/
(一)森林覆蓋率/
(二)城市人均綠地/
(三)城市人均水面/
(四)地下水位——生態系統狀況指數/
(五)污水處理率/
(六)化肥與農藥使用強度/
(七)退化土地修復率/
(八)單位GDP的CO2排放/
(九)城市公共運輸利用率/
(十)生態修復投入/基本建設投入
——生態修復指數/
六、人民生活/
(一)貧困人口數/
(二)失業率——社會安定指數/
(三)恩格爾係數——富裕指數/
(四)人均住房面積/
(五)居民轎車保有率(汽車數/戶)/
(六)知識產品/居民總消費/
七、和諧社會/
(一)城鎮居民收入/農村居民收入
——城鄉差別指數/
(二)最高省份人均GDP/最低省份人均GDP
——地區差別指數/
(三)基尼係數——貧富差別指數/
(四)企業最高工資/企業最低工資/
(五)城鎮居民受教育年限/農村居民受教育年限/
(六)城鎮居民萬人醫護人員數/農村居民萬人醫護人員數/
第十三章生態系統修復工程的理念與規劃
一、生態系統修復的幾個理論問題/
(一)生態系統恢復的標準/
(二)生態水的吳氏計算法/
(三)水資源與植被的關係/
二、新理念的規劃——《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
(一)北京周邊地區的水資源形勢/
(二)規劃制定的指導思想/
(三)規劃的內容/
三、桂林興建我國第一組生態水庫
——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
(一)什麼是生態水庫/
(二)灕江上游修庫補水的生態需求/
(三)水庫的生態規劃/
(四)水庫的生態設計/
(五)三庫的生態施工/
(六)水庫的生態運行/
第十四章生態系統修復工程的實踐與成果
——一曲綠色的頌歌一、黃河為什麼不斷流了/
(一)黃河斷流國際影響重大/
(二)黃河斷流的危害/
(三)黃河斷流的原因/
(四)解決黃河斷流問題/
二、羅布泊還能恢復嗎?/
(一)恢復塔里木河的規劃/
(二)規劃的實效/
(三)能不能恢復羅布泊?/
三、黑河生態建設奏響綠色頌歌/
(一)生態水是理論的創新/
(二)實施的關鍵在於分水/
(三)執行的關鍵在於建設節水型社會/
(四)恢復東居延海/
第十五章中國可以不缺水
一、以科學發展觀認識“水多、水少、水髒和水渾”/
(一)水多/
(二)水少/
(三)水髒/
(四)水渾/
二、對於我國缺水問題的認識/
(一)資源性缺水的標準及對中國水情的判斷/
(二)對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認識/
(三)關於修水庫與跨流域調水的新認識/
(四)如何看中國缺水/
三、中國的水資源供需平衡和基本對策/
(一)我國水資源管理的近期目標是達到水資源供需平衡/
(二)2015年以前僅靠節水中國就可能達到水資源供需平衡/
(三)節水型社會建設是實現水資源供需平衡的出路/
第十六章實現循環經濟到2020年中國可以不缺油
一、我國能源供需現狀及2020年消費預測/
(一)煤炭/
(二)石油和天然氣/
二、從我國的發展歷史和國際比較分析GDP翻兩番能源翻一番的可能性/
(一)中國的情況分析/
(二)世界的情況分析/
(三)日本的情況分析/
(四)韓國的情況分析/
三、2000—2020年我國GDP翻兩番,能源供應僅翻一番的必要性/
(一)世界能源供求形勢預測/
(二)我國能源供求形勢/
四、實施循環經濟是我國不缺油的保證/
(一)新循環經濟的新3R理念的貫徹實施/
(二)國際水平的萬元GDP能耗是新型工業化的標誌/
(三)能源的節約與需求抑制/
(四)抑制石油消費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是循環經濟的價值取向/
(五)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的技術選擇是循環經濟的具體措施/
五、到2020年中國可以不缺油/
(一)2020年中國石油供需平衡分析/
(二)關於機動車用油的分析/
第十七章2030年前建成中國循環經濟體系展望
一、構建和諧社會——解決三大差別問題/
(一)農民問題/
(二)地區差別問題/
(三)城市各階層收入差別問題/
二、循環經濟體系的構建/
(一)循環經濟體系構建的動力/
(二)循環經濟體系構建的原則
——建立第五產業/
三、循環經濟統一海峽兩岸/
(一)人均GDP達到同一水平/
(二)構成循環經濟體系/
四、循環經濟體系建立消除“中國威脅論”/
(一)中國建設和諧社會/
(二)共同修復生態系統/
(三)和平解決兩岸統一問題/
(四)中國“和平崛起”促進世界繁榮/
第十八章對2050年的世界經濟展望
一、國際政治對經濟的影響/
(一)從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收購美國優尼科公司股份說起/
(二)以新循環經濟學分析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
(三)恐怖主義的經濟原因及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二、人類將能徹底解決能源與水資源問題/
(一)太陽能/
(二)受控熱核聚變/
(三)水資源/
三、2050年中國與世界經濟展望/
(一)中國生態系統修復對世界的影響/
(二)2050年世界經濟的大趨勢/
(三)2050年世界經濟的十大產業/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