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區[新疆烏魯木齊市市轄區]

新市區[新疆烏魯木齊市市轄區]

新市區,與國家級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區政合一"體制, 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北部,東西長14千米,南北寬9千米。新市區總面積為143平方千米,總人口379220人(2000年)。新市區下轄1鎮4鄉、13個街道,居住著漢族、維吾爾族、回族等38個民族。轄區內有中央、自治區、駐烏部隊、武警部隊、生產建設兵團等單位500餘個,中科院新疆分院、新疆社會科學院等科研院所20餘家,新疆醫科大學、新疆財經大學等大中專院校33所。新市區是通往北疆的交通樞紐和溝通中、西亞的重要國際通道。 2017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新市區所在的烏魯木齊地區遠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

漢代屬西域都護府管轄,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古代民族的遊牧地,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一個重要地段。

中央商務區一角 中央商務區一角

唐代,唐軍在烏魯木齊河畔屯田戍守,現區境內九家灣是當時的一個重要屯田點。

清朝乾隆年間平定準噶爾叛亂後,在烏魯木齊屯田,並建立屯田城堡,現境內的頭工、二工、四工,就是當時有名的宣仁堡、懷義堡、寶昌堡。乾隆年間,區境屬迪化直隸州,光緒十二年(1886年)屬迪化府。

民國2年(1913年)屬迪化縣,民國34年(1945年)屬迪化市。

新中國成立後屬迪化市,開始籌建新城區。1954年,迪化市改名烏魯木齊市,現區境屬烏魯木齊市。

1961年,新市區從烏魯木齊沙依巴克區析出成立,成立了新市區人民委員會,下屬五一、機械城、紅五月三個城市組成人民公社。1969年成立新市區革命委員會。

2011年初,按照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和中共烏魯木齊市委員會、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的決策部署,由原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區”)與原烏魯木齊新市區(簡稱“新市區”)實行“區政合一”,並將原烏魯木齊縣兩鄉一鎮增劃併入。新區繼續實行“區市共建,以市為主,科技廳歸口管理,重大科技業務隸屬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管理體制。作為中共烏魯木齊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實行副地級建制,代表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和管理區內經濟社會事務,行使市一級人民政府的經濟管理許可權,對所轄開發建設區、科技園區、創業園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區內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等均為自治區直屬分局,行使省級職能部門管理許可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0年6月成立新市區人民政府。1996年,新市區轄7個街道,分別是:北京路街道、二宮街道、三宮街道、石油新村街道、迎賓路街道、喀什東路街道、北站街道。

2003年底,新市區總面積142.52平方千米,總人口376600人。轄11個街道、2個鄉,89個居委會、8個行政村,分別為:北京路街道、二工街道、三工街道、石油新村街道、迎賓路街道、喀什東路街道、天津路街道、銀川路街道、杭州路街道、南緯路街道、北站東路街道、二工鄉、地窩堡鄉。

2004年底,新市區轄11個街道、2個鄉,89個居委會、5個行政村。

2011年3月,將烏魯木齊縣青格達湖鄉、六十戶鄉和安寧渠鎮成建制移交新市區管理。調整後,新市區轄11個街道、1個鎮、4個鄉、24個村、84個社區;現烏魯木齊縣與頭屯河區(北部)的行政區域界線變為新市區與頭屯河區的行政區域界線,現烏魯木齊縣與米東區的行政區域界線變為新市區與米東區的行政區域界線。

區劃詳情

新市區現轄11個街道、2個鄉:北京路街道、二工街道、三工街道、石油新村街道、迎賓路街道、喀什東路街道、北站街道、天津路街道、銀川路街道、南緯路街道、杭州路街道、二工鄉、地窩堡鄉。區境內有: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街道)、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街道/鄉鎮直轄
北京路街道轄12個社區:北京路口社區、聯建社區、北京南路社區、中營工社區、蘇州路社區、貴州東路社區、京都小區社區、府友路社區、新醫路社區、蜘蛛山社區、呈祥社區、陽光社區。
二工街道轄6個社區:江蘇東路社區、河南東路社區、長青巷社區、科學北路社區、小西溝社區、長青社區。
三工街道轄9個社區:和平橋社區、祥和社區、三工社區、喀什西路社區、興安社區、百園路社區、經環社區、景苑社區、匯軒園社區。
喀什東路街道轄9個社區:五建社區、新興社區、鐵橋社區、匯園社區、喀什東路社區、晨光社區、四平路社區、烏東站社區、文軒社區。
石油新村街道轄11個社區:石油新村社區、商運司社區、外運司社區、工運司社區、九家灣社區、紅廟社區、阿勒泰路社區、蜘蛛山水庫社區、和平渠西二社區、九家灣北社區、錦峰社區。
迎賓路街道轄8個社區:民航北社區、迎賓北一路社區、迎賓北二路社區、三友社區、友誼路社區、新民社區、民航南社區、東風社區。
天津路街道轄4個社區:天津路社區、東方社區、建新社區、興和社區。
銀川路街道轄12個社區:銀川路社區、西八家戶社區、河灘北路社區、八家戶社區、鯉魚山社區、小紅橋社區、上八家戶社區、錦苑社區、百信玉山苑社區、匯展園社區、天山花園社區、華源社區。
杭州路街道轄7個社區:振興社區、秀林園社區、河北西路社區、長沙路社區、良園社區、育新社區、新奧社區。
南緯路街道轄11個社區:青海路社區、南一路社區、南二路社區、南三路社區、北一路社區、北二路社區、太原路社區、康樂社區、建業社區、北緯一路社區、西部社區。
北站東路街道轄3個社區:北京二路社區、迎賓路北社區、地窩堡社區。
二工鄉轄2個行政村:三工村、百園路新村。
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街道轄11個社區:南彩門社區、鐵路花園社區、團結新村社區、科技園路社區、衛星路社區、中亞南路社區、迎賓橋社區、白石橋社區、喀什西路社區、迎賓北路社區、中亞北路社區。
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轄3個社區:天津南路社區、桂林路社區、昆明路社區。
地窩堡鄉轄3個行政村:豐田村、宣仁墩村、小地窩堡村。
安寧渠鎮 轄8個行政村:安寧渠村、河西村、東戈壁村、北大路村、保昌堡村、廣東莊子村、東村、西村。
青格達湖鄉轄4個行政村:青湖村、聯合村、新聯村、天山村。
六十戶鄉轄6個行政村:六十戶村、星火村、八段村、哈族新村、三宮梁村、大梁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市區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北部,東西長14千米,南北寬9千米。 轄區範圍西鄰頭屯河區、南接沙依巴克區、東與米東區接壤、北至五家渠市,區域面積263平方公里。

地形地勢

新市區地形南窄北寬,地勢南高北低。

氣候

新市區屬於中溫帶大陸乾旱氣候區,溫差大,寒暑變化劇烈,降水量少,冬季時間長,春秋多大風。

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全區總人口379220人,其中:北京路街道65445人、二工街道67279人、三工街道70827人、石油新村街道42339人、迎賓路街道40529人、喀什東路街道28949人、北站街道6351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街道41022人、高新區16479人。

民族

新市區有漢族、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等38個民族分布。

政治

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委書記,兼任市公安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分局黨委第一書記:陳凱

區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俊

區委常委、管委會副主任、常務副區長:胡啟智

管委會副主任、副區長:王志明

管委會副主任、副區長:熱娜·沙的克

管委會副主任、副區長:李占新

管委會副主任、副區長:周永軍

管委會副主任、副區長:李瑛

管委會副主任、副區長:黃健

經濟

水磨溝風景區 水磨溝風景區

新市區生產部在面向新世紀的進程中,新市區區委、區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難得的歷史機遇,明確提出了把新市區建設成全疆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東聯西出商貿基地和現代文明新區的奮鬥目標和要大力實施體制創新、對外開放融合發展、科教興區、可持續發展、依法治區與以德治區並 舉、文明塑區等七大戰略。通過營造寬鬆發展環境,建立良性發展機制,實現綜合實力增強,經濟效益提高,財政狀況好轉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國內生產總值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2%,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城區居民月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經濟收入年均增長9%。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新市區內。

2000年,新市區全地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4.1億元,是1995年的2.5倍,完成工業總產值31.8億元,是1961年的2427倍,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13億元,是1990年的6倍。招商引資工作進一步發展,經濟質量不斷提高,經濟結構明顯最佳化,逐步形成了以機械製造、建築建材、冶金等行業為主,食品、紡織、飲服等行業為骨幹的國民經濟體系.。

交通

民航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坐落在新市區,可通往中東地區和國內各大城市及全疆各主要城市。全疆最大的物資集散地烏魯木齊火車北站貨場坐落在新市區,是自治區的交通樞紐和溝通亞歐及中東地區的重要國際通道。

新市區41條大小道路縱橫交錯、寬闊整齊,初步形成了四通八達、方便快捷的立體交通網路。

社會事業

科技

新市區素質教育明顯提高,中小學生入學率、在校中小學生鞏固率及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均達到100%。科技事業不斷進步,躋身“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城區”行列,並被確定為該市“民營科技試點區”。

教育

新市區有中科院新疆分院、新疆社會科學院、新疆財經學院等科研所20多家、大專院校33所,是烏魯木齊乃至全疆高科技較集中的地區。

文化衛生

新市區文化體育設施完善,全區共建各類文體活動場所389個,7個街道文化站全部達到自治區級標準。計畫生育、衛生等其他社會各項事業也取得了蓬勃發展,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精神文明建設

烏魯木齊市新市區(圖1) 烏魯木齊市新市區(圖1)

建區以來,新市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正確處理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係,在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僅“九五”期間,新市區就先後榮獲51項國家級、198項自治區級及951項市級先進榮譽稱號。北京路文明小區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示範點,北京路文明社區被自治區確定為全疆文明示範社區,全區三級文明單位和軍(警)民共建先進集體已占地區單位總數的81.4%。

城市建設

新市區以城西建材市場、準噶爾市場、農貿批發市場為代表的40多個各類市場遍布全區。並建成“煙塵控制區”36.5平方公里,“噪聲控制達標區”10.7平方公里,集中供熱站12個,供熱面積434.7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達到38%。

名勝古蹟

燕兒窩景區 燕兒窩景區

燕兒窩景區

燕兒窩景區東依燕兒崖,西臨烏魯木齊河,有許多小燕山分布其中。

新疆人民會堂

新疆人民會堂坐落在市區內友好路北端的崑崙賓館對面,是一座民族、地方、現代色彩兼具的大型建築,1985年8月31日竣工,建築面積29000平方米。

新疆地質礦產陳列館

新疆地質礦產陳列館位於友好北路,與友好商場隔街想望。1984年10月1日正式開展。陳列面積3700平方米,僅次於北京地質礦產博覽館而居全國第二。展覽內容分為“地球的起源與特徵”、“豐富的新疆礦產資源”、“發展中新疆地質事業”等部分。共展出圖片,圖表近2000幅,各種實物標本、模型1000餘件,其中有人工模擬天然山洞、無線電遙控立體沙盤等大型模型多件。

水磨溝區公園 水磨溝區公園

水磨溝風景區

水磨溝風景區位於烏魯木齊市區東北郊5公里處,水磨溝河從中穿流而過。兩岸古木婆娑,泉流噴涌。古廟、亭台點綴其間。早在清代,水磨溝已闢為遊覽勝地。

水磨溝區公園

水磨溝區公園大門以明清時仿古建築為藍本,力求以當地歷史文化相協調,與公園已建成的寺廟,接官亭、翰文嶺等景點的藝術風格相統一。

大門入口採用大跨度半圓形造型,巨大的弧形線條與水磨河水奔流而下的形象互相映照,據查證,仿門外型成半圓的在全國尚屬首例。採用疊樓式防古檐制式,占地285平方米,主樓高14米以上,特入口半圓門洞,跨度14.26米,在全國同類建築中是獨一無二的。緊連大門的“九龍橋”為仿古式橋,與大門建築風格完全協調,兩側人行道,設有24根漢白玉雕欄柱,柱頭刻有精美的石獅,每根欄柱上的石獅造型不相同,暗指,一年24個不同的節氣,寓意人匯年豐,吉祥太平。

妖魔山 妖魔山

妖魔山

妖魔山位於烏魯木齊西部,約呈南北走向,主峰青年峰海拔1391米,是晚二迭記由深海湖泊沉積所形成的山巒。妖魔山外緣周長約16公里,山體表而積約40平方公里。從地貌及地理位置上看它位於準葛爾盆地南緣,屬於荒漠區。強烈的乾熱氣候給這裡留下深刻烙印,春秋兩季較濕潤,乾旱相對不明顯,夏季乾旱,熱量充足,冬季漫長而寒冷。

亞洲地理中心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是指亞洲大陸範圍內處於均衡位置的點,它距大陸周邊海岸線最遠,大陸性最強。經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兩年多的測算和實地考察,勘定為北緯43°40′37″、東經87°19′52″,實地在天山北麓沖洪積扇上的永豐鄉包家槽子村境內,東北至烏魯木齊市中心約30公里,人們簡稱為“亞心”。

亞心標誌塔是一座高18米,具有典型亞洲區域特色,標誌塔塔身為鋼筋混凝土構造,花崗岩貼面,高14米,塔形為英文單詞“亞洲”的第一個字母“A”,代表亞細亞;塔頂是直徑2.5米的不鏽鋼球,代表地球;鋼球下有中垂心,直對塔基中心的亞洲微縮圖心臟,代表“亞心”的位置所在;雙層塔基,花崗岩構造,上層1.5米高,直徑30米,底層直徑60米,邊沿圍有漢白玉欄桿。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有特殊的自然地理含義及科教意義。由於亞洲大陸地理中心在烏魯木齊市,因此烏魯木齊市成為亞洲大陸的中心城市和興建“亞洲公園”的最佳城市,被稱為“亞心之都”。

烈士陵園

新疆烈士陵園被選在燕兒崖的山坳下,烈士陵園初建於1956年,1975年重修,它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喬國楨等烈士遺體的安葬地。陵園占地500餘畝。墓地前是一個花崗石廣場,莊嚴肅穆,陵園內植有桃、杏、蘋果等果樹數千株,葡萄上百墩,還修建了涼亭、休息室、攝影室。

園內南側設有烈士事跡陳列室。陵園已成為供人們憑弔、遊覽和參觀學習的場所。大門屏風上鐫董必武的“烏魯木齊革命烈士攬秀園陵園”題字。

攬秀園

攬秀園正門左側是烏魯木齊十大商場之一的紅山商場,右側依次是烏魯木齊市中醫醫院和新疆航空營業處,對面從右至左依次為南方航空營業處、孔雀大廈、西北航空營業處、華都大飯店、紅山郵局和中國銀行新疆分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