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然

(1).毅然果決貌。 (2).全新貌;分明貌。 《桯史·王荊公》:“務汲引新進,大更弊法,而時事斬然一新。

zhǎn rán ㄓㄢˇ ㄖㄢˊ
斬然(斬然) 
(1).毅然果決貌。 金 王若虛 《<道學發源>後序》:“ 韓愈 《原道》曰:‘ 孟軻 之死,不得其傳。’其論斬然,君子不以為過。” 蕭軍 《八月的鄉村》十:“ 安娜 ,她並不向 陳柱 告別,斬然地立起來,拉開門走了。”
(2).全新貌;分明貌。 宋 岳珂 《桯史·王荊公》:“務汲引新進,大更弊法,而時事斬然一新。”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八·周禮履人》:“古人履以配冠,其階級斬然。”
(3).整肅貌;整齊貌。 明 歸有光 《元忠張君家傳》:“ 元忠 為人楚楚,門內外斬然,雖盛暑燕坐,未嘗解帶。”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妖異·鱉異》:“ 遂昌 縣民 宋甲 剖一鱉,中有比丘端坐,握摩尼珠,衫履斬然。”
(4).陡峭貌。 明 高攀龍 《三時記》:“又里許,山忽兩翼劈開,斬然絕壁,立地萬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