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花榕(變種)

直徑2-3.5厘米,成熟時綠色,有白斑;總梗纖細。 花期春夏,果期夏秋。 variegata喬木,高7-10米,樹皮灰褐色,平滑,胸徑10-15(-17)厘米,幼枝綠色,微被柔毛。

物種簡介

斡花榕(變種)(台灣植物志)
與原變種的區別,側脈7-14對,基生側脈不延長,葉先急尖或驟尖。榕果扁球形, 直徑2-3.5厘米,成熟時綠色,有白斑;總梗纖細。花期春夏,果期夏秋。
產我國台灣。常生於中低海拔沿海島嶼。日本琉球、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蘇拉威 西)也有。

原變種

雜色榕(原變種)
Ficus variegata Bl. var. variegata
喬木,高7-10米,樹皮灰褐色,平滑,胸徑10-15(-17)厘米,幼枝綠色,微被柔毛。葉互生,厚紙質,廣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10-17厘米,頂端漸尖或鈍,基部圓形至淺心形,邊緣波狀或具淺疏鋸齒;幼葉背面被柔毛,基生葉脈5條,近基部的2條細小,側脈4-6對;葉柄長2.5-6厘米,托葉卵狀披針形,無毛,長1-1.5厘米。榕果簇生於老莖發出的瘤狀短枝上,球形,直徑2.5-3厘米,頂部微壓扁,頂生苞片卵圓形,臍狀微凸起,基生苞片3,早落,殘存環狀疤痕,成熟榕果紅色,有綠色條紋和斑點;總梗長2-4厘米;雄花生榕果內壁口部,花被片3-4,寬卵形,雄蕊2,花絲基部合生成一柄;癭花生內壁近口部,花被合生,管狀,頂端4-5齒裂,包圍子房,花柱側生,短,柱頭漏斗形;雌花生於雌植株榕果內壁,花被片3-4,條狀披針形,薄膜質,基部合生。瘦果倒卵形,薄被瘤體,花柱與瘦果等長,柱頭棒狀,無毛。花期冬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