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姥宮巷

北宋太祖建隆年間(九六零至九六三)重建,改名呂祖祠。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為金兵所毀。 元泰定年間(一三二四至一三二八)又建,改名斗姥宮。

泰州主城區古巷,位於城中八字橋西,南起迎春西路,北抵十勝街,西南與斜柳巷相連,因斗姥宮而得名。文革時曾名學農街,今仍稱斗姥宮巷。斗姥宮初名呂祖祠,始建於五代後周,不久毀於兵燹。北宋太祖建隆年間(九六零至九六三)重建,改名呂祖祠。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為金兵所毀。元泰定年間(一三二四至一三二八)又建,改名斗姥宮。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整修舊宇。清鹹豐、同治年間(一八五一至一八七四兩淮鹽運使喬松年駐節泰州時,再次修葺斗姥宮。民國以來逐漸荒蕪。一九五八年拆去部分殿宇,現存房屋四十多間,為居民住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