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鰩魚[北京奧運吉祥物]

文鰩魚[北京奧運吉祥物]
文鰩魚[北京奧運吉祥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鰩魚是一種會飛的魚,可以象徵體育運動的飛躍,更高、更快、更強;文鰩魚飛翔在西海和東海之間,可以象徵東西方文明與文化的交流。從設計造型的角度來說,文鰩魚的樣子是有翅膀的鯉魚,鯉魚是紅色的或金色的,翅膀的伸展具有強烈鮮明的運動感和韻律,這些特點都有助於設計出理想的吉祥物圖案來。

選擇什麼動物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這是一個值得精心策劃的課題。目前,孫悟空、大熊貓、東北虎都是熱門的候選者。

選擇北京奧運吉祥物,要有幾個標準。

一、儘可能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二、儘可能要有悠久的歷史;

三、儘可能利用奧運會的影響力,推出新穎的吉祥物;

四、吉祥物儘可能要有神秘性,因為神秘性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吸引力,有助於引起廣泛的猜測和探討(包括沒有肯定答案的無休無止的爭論,例如外星人、UFO、金字塔、神農架野人),從而在世界範圍形成持久的關注;

五、吉祥物的造型要簡潔、可愛,符合體育商業運作的要求。

從中國最古老的典籍《五藏山經》中尋找適合做北京奧運吉祥物的素材或原型。眾所周知,《五藏山經》系帝禹時代的國土資源普查白皮書(參閱《經典圖讀山海經》,上海辭書出版社),記錄有生活在4200年前的數百種動物。值得注意的是,《五藏山經》記有4種動物,它們的出現,象徵著天下安寧、五穀豐登。

《西山經》:“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觀水出焉,西流注於流沙。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泰器山位於今日陰山山脈以南的河套一帶的西面,屬於沙漠中的綠洲。

文鰩魚的故事,在《經典圖讀山海經》一書里是這樣解釋的: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觀水出焉,西流注於流沙。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於東海,以夜飛。”晉左思《吳都賦》:“精衛銜石而遇繳,文鰩夜飛而觸綸。”唐唐彥謙《漢代》詩:“黻幃翹彩雉,波扇畫文鰩。”胡韞玉《太平洋歸舟中作》詩:“飛潛無主文鰩苦,升謫隨天赤鳳哀。”

文鰩魚[北京奧運吉祥物] 文鰩魚[北京奧運吉祥物]

自然界中確實有會飛的魚,通常產於熱帶或溫帶的海洋里,它們的胸鰭非常發達,好象鳥的翅膀一樣,因此能夠躍出水面,在空中長距離滑翔。但是,泰器山的文 鰩魚卻不是普通的飛魚,它們能夠在夜間從西海飛到東海,在東海里暢遊一番,然後又飛回來。這種傳說是如何產生的呢?可以接受的解釋是,古人曾經見到過龍捲風把海里、湖裡、河裡的魚卷上天空又落下來的場景,或者見到過類似的海市蜃樓現象。此外,文鰩魚的傳說也可能與沙漠裡的季節河、季節湖泊有關。當雨季來臨,乾涸的河流和湖泊重新注滿水的時候,魚又重新出現在河流和湖泊之中,古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魚潛入泥中,魚籽能在無水的環境中繼續生存,魚籽可隨風吹來),就想當然地認為這種魚能夠飛來飛去。從文鰩魚可吃來看,它是一種樣子像鯉魚卻又會叫出聲的魚,可能特別適應在季節河裡生存。所謂“見則天下大穰”也是有道理的,這是因為每當文鰩魚出現的時候,也正是雨水充沛的年頭,而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充足的雨水就意味著農作物的大豐收。

文鰩魚是一種會飛的魚,可以象徵體育運動的飛躍,更高、更快、更強;文鰩魚飛翔在西海和東海之間,可以象徵東西方文明與文化的交流。從設計造型的角度來說,文鰩魚的樣子是有翅膀的鯉魚,鯉魚是紅色的或金色的,翅膀的伸展具有強烈鮮明的運動感和韻律,這些特點都有助於設計出理想的吉祥物圖案來。

事實上,選擇文鰩魚作為北京奧運吉祥物,有助於把中國最古老的文明與文化傳播到全世界去。全世界人民通過2008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文鰩魚,會了解到中華民族的先民,曾經在四五千年前,對華夏大地及其周邊地區進行過大規模的地理考察(參閱42平方米的巨畫《帝禹山河圖》),這是中國人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2001年,筆者在第20屆國際製圖大會上介紹了《帝禹山河圖》,引起國外同行的濃厚興趣,有一位美國的中學地理教師,希望能夠買到《帝禹山河圖》的複製品,發給所有的學生),顯然這符合中國要與世界雙向接軌的文化戰略(參閱《中國要與世界雙向接軌》、《中國要做文化輸出大國》等文)。

當然,也有相當多的外國人會對帝禹時代的地理大發現產生懷疑,這很好,我們正求之不得。不是有懷疑嗎?那么就請你們認真研究《山海經》吧,就請你們來中國實地考察、共同解讀山海經這個千古文化之謎吧。我國的旅遊部門正好可以開闢山海經文化游專線,把《山海經》變成一項山海經文化產業(參閱《誰來開發山海經文化產業》一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