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是佛

文心是佛

《文心是佛(卷1)》是一部非常有特點的、隨筆式的“感悟錄”。作者長期以來就懷有一個作家夢,因此養成了留心觀察、善於思索、勤於筆記的習慣,而這種習慣隨著他近幾年事業上的成功、思考問題方法的成熟而有了超越於同時代人的思想深度:他創辦了已有五千個學生,十幾個分院的“秦漢胡同”國學院,因此,在這過程中,他又反覆研讀了《論語》、《道德經》、《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因此他的感悟錄里有不少是對國學研究的心得;他的學院從事著“琴棋書畫茶”的教育,因此他的感悟錄中又有不少是於此相關的人生追求與生活情趣的思考;他又從事藝術品收藏——他的藏品到了難以想像的、驚人的地步,收藏了幾百把海派文人紫砂壺、一百方金絲楠木、有他的藝術公司設計製作的超級蘇繡佛像與青銅器等等為世界驚嘆的藝術品,因此,感悟錄也經常會由此而生出與眾不同的見地;此外,他還交往了一大批當代文人,如:范增、賈平凹、陳鵬舉等等,因此,有不少感悟其實是與這些文化大家的思想碰撞的結晶。可以這么說,這部感悟錄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具有相當思想高度的文字。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文心是佛(卷1)》介紹了什麼是文心?首先,我們來確認一下,什麼是詩人。會寫詩的人不見得就是詩人,即便格律、對仗、文字全符合詩的要求,形式上是詩,但如果不能感動讀者,如果不是詩作者由心而發,那么這首所謂的“詩”並不是詩,詩人也不是詩人。同理,會畫畫的人很多,但絕不是畫畫的一定是畫家,不能打動讀者的畫作者和不會為好的作品興奮激動的人一定不能稱之為畫家。陳鵬舉先生經常強調,所謂詩人,就是有詩心的人。

能真正讀懂詩,被詩打動的人,即便不寫詩,也是好的詩人。所以2500年前泰山腳下“高山流水”的故事至今仍感動著我們。鍾子期死後,古琴家虞伯牙自認為知音難覓,斷琴而亡。在虞伯牙心目當中,仲子期雖不會彈琴,但會聽會欣賞,比會彈更重要,所以有琴心的人也是好的琴客。

作者簡介

王雙強,號門童、未齋主人、萬憙樓主;教育家、實業家、收藏家。原籍陝北,1976年生於山西臨汾。嗜金石書畫收藏,精鑑賞,能文。2000年與三友軒主始創秦漢胡同、萬憙文化品牌,現為“秦漢胡同”國學院董事長。著有“文心是佛”書系。提出“讓世界柔軟”的經世價值觀。於中國之信仰頗有見地,崇文,提出“文心是佛”。

圖書目錄

文心是佛,佛在我心/1
放下皆如來/10
大道庸行光輝篤實,在家出世悲願人天/16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18
一花一世界,千葉千菩提/24
道法自然/28
弘道養正/32
知白守黑/36
六根不能清淨,五味常存胸中/38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40
證菩提道。得堅固身/44
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無須我大慈大悲/38
說佛身是樹,淨坐心如蘭/柏
錦帶居官閣,法船渡迷津/52
眾生一日不成佛,我夢中宵有淚痕/56
一定位定天下/58
道無雙/64
吾以外皆吾師,傾此生為斯事/68
倒騎毛驢朝前走/70
金石永年/72
中和門/78
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84
應求博雅爭年少/88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92
不要忘了我是誰/94
未孩/100
恭寬信敏惠/102
上善若水/104
子非魚/106
慈柔/110
得閒是貴人/116
物養志/120
香為媒/124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128
禪榻茶甌/134
眼波才動被人猜/138
聽香讀畫,吃墨看茶/142
與君之別略多白醉,勿我為念不改朱顏/144
一事能狂便少年/146
西風悲涼,我心喜暖/150
抱元守一,返樸歸真/152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155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158
歡喜堅固/160
山高水長/164
大風流/168
行萬里路,176
大自在/180
有萬衰/182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88
文字之福/192
夏草冬蟲非草非蟲竟能去病,春花秋實是花是實自無虛言/198
道德文章/200
山靜鳥談天,水清魚讀月/202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208
月色書聲/212
白馬投荒第幾人/214
舊日衣衿青不已,清吟風物翠從頭/218
寧惟真固,不事浮華/222
詩心文膽/226
後記/229

後記

我從小愛哭,幾乎只有哭和笑兩種表情。我打小沒有母乳,身體纖弱。靠鄰村借來的一隻奶羊,給我供了一年半的口糧。父親沒嫌我愛哭,說我是劉備轉世。父親也不嫌我瘦弱,說我天生就扛不了鋤頭,注定是拿筆桿子的。這點真給父親說中了,從大山出來,上大學,工作,事業,全仰仗這枝筆了。
上世紀六十年代,為了維繫生計,父親攜家小離開老家陝北,輾轉來到山西太行山系的一隅落腳。我和四姐、五姐便出生在那裡。父親向當地大隊承包了’個慘澹經營的林場,方圓百餘畝地。父母親披星戴月,墾荒栽樹,幾年下來,滿山的核桃越結越繁,莊稼越長越旺,日子殷實得令人生羨。林場的變化讓鄰村幾十戶人家再也坐不住了,我清晰記得,剛過二月二日龍抬頭的一個清早,幾十號拿著扁擔鏝頭的壯勞力,呼號著把地全分走了,還給核桃樹標了紅,也分光了。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剛直的父親暴怒如雷,別著斧頭要出去拚命。母親已泣不成聲,跪著求父親不要拼出人命。之後幾個月里,母親極少進食,神智恍惚。冷靜下來之後,父親毅然決定賣掉毛驢、石磨等一切能換錢的東西,供我們去鎮上、市里上學。點著油燈上自習,是那個時代許多人共同的記憶,但對我們來說,能安穩讀書來之不易。從那時起,我懵懂地種下了夢想的種子,開始在文學的世界尋找歡樂。我隱隱感覺,總有一種向上的力量,無形地牽引著我,直到今天。我相信,哥哥姐姐們也被這樣一種力量所牽引。成人後,每每出席朋友的婚禮,聽到司儀講“永結同心”這四個字。我的腦海總會跳出我們姊妹九人,跳出我的父母,跳出我的大哥。
大哥太不容易了。上天把他派到我們家,似乎就是讓他放棄所有,像父親一樣,照看其他八個姊妹的。我到臨汾讀國中的時候,大哥剛上大學,住在一個國企的財務科里,每月還能賺幾塊錢的看管費。我就跟大哥擠在一張單人床上。我那時睡覺沉,好幾次大哥累了一天回來,怎么都敲不開門。我那時竟然還尿床。後來我跟三哥一起住,那時每星期只休息一天,每個星期六的晚上,我都和三哥步行十里,去找大哥,領下個星期的“飯票”。那時我們正是飯量大的時候,錢也太不經花,而大哥當時也只是個學生。我至今還在納悶,那個時候人們普遍不寬裕,大哥也經常捉襟見肘,但給我們的生活費從未間斷,從來沒有表露一絲難色。他是怎樣向身邊人借錢的,那些好心人又是誰。
現在,我們都過上了好日子。我這個最軟弱消瘦的老九,也日益羽翼豐滿了。可是,大哥似乎越來越放不下我的心了。我呢。有時竟然也叛逆得了得。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時常會想起我的家,想起我已故的父親,想起父親一般的大哥。我會熱淚盈眶。我會泣不成聲,上天實在太眷顧我了,在需要的時候總給予我最好的。給予我最好的父親,最好的家庭,最好的大哥,最好的孩子,可我總是長不大。
過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無論對今人,還是對來者。我要做的,就是坦然面對過去,把她真實地留在文字里。人的一生,塌了一片天並不可怕,只要擁有人間的溫暖與長情,上天還會為你打開另一片更加廣闊的天地。
《文心是佛》,這本書的標題是筆者自己立的,立得太大了。筆者所期許的,就是讓好心人通過這些區區文字,觸摸到些許的溫暖與長情。以及溫暖與長情背後的那束光亮。

序言

思者大美。
“思者大美”四個字在腦海中盤旋有許多年了,隱隱地覺得,最早似乎是讀《古文觀止》後留下的情結:總覺得其中文美、意趣美、思想境界更美。後琢磨開去,發現一個緣由:原來作者多半都是“大文人”。這裡說的“大文人”,還都有另一個特點,並非只作作美文,多半謀過大事,如《諫逐客書》的李斯、《師說》的韓愈、《捕蛇者說》的柳宗元、《醉翁亭記》的歐陽修、《前赤壁賦》的蘇軾、《答司馬諫議書》的王安石、《前出師表》的諸葛亮等等。肩負國之重任,坐得將相之位。也就是說,他們的生命狀況往往是與社會和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通。就算寫《桃花源記》的陶淵明未曾操辦過什麼大事,其“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卻頂天立地。他們日思夜慮的都不僅是個人的小情小調,而有著“大思慮”、“大情懷”。因此,一旦作起文來,著墨點就高,氣度大,視野寬,思緒遠,取意深,境界自然非平庸之輩可比擬,可謂是謀事“俯仰不愧天地”,行文“褒貶自有春秋”。就算是一場平平常常的登樓或登山的遠眺,也能抒發其“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生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浩蕩嘆喟。其中的“大思慮”、“大情懷”,千百年來,一代代傳誦不已。給後來者不僅有美釀的陶醉,更生存幾多奮進的激勵。
再環顧現實周遭,便越發覺得現實不少的作文者,矯情有餘,美態不實,作出的文字輕盈、輕柔(還有輕浮、輕飄)有餘,造姿作態過度,氣場散失。真諦不足。究其根源。我是覺得有一半是“專司其職”以作文謀生所致,多了功利,多了“銅錢眼裡”想心思,其作出的文字,“思”便失了真氣,哪還有氣度、立意、境界可言,更何談“定位定天下”式的“大情懷”、“大思慮”、“大境界”了。每每眼前掠過此等文字,便更思念起“思者大美”。
但真細察起來。有“思”有“大美者”畢竟還是有的,如讀過賈平凹的《醜石》、謝冕的《世紀留言》、陳丹青的《退步集》、趙鑫珊的《不安》、曹文軒的《思維論》、周國平的《守望的距離》、孫額的《思維八卦》、陳鵬舉的《文博斷想》、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錢漢東的《尋訪中華名窯》、李澤厚與劉緒源的《該中國哲學登場了》、王雙強的《文心是佛》……只不過,對於年產百十萬計文章的大國而言,這樣的好文字則見得實在還是有點零星了些。今著手編這套“思者·大美文庫”,想的正是能如“水滸”一般撐起一面旗來,有朝一日能聚得更多些的“今文觀止”來。
思者大美。“大美者”是切不可僅停留在瑣碎小事上,停留在風花雪月上;“大美者”是少不了“大思”的,少不了要有些“擔當”,要慮些“齊國平天下”的事。符合“道”的精神的事:不可一點理想主義都沒有,也不可一點歷史責任感也沒有。我曾提出過一個概念,所謂“文字的思想力”。文字是有思想力的。因此,文字不可僅僅滿足於做表述的工具,太“工具”了會少了思想的“大自在”:文字如能多些“思想力”,文字便可成“思者大美”!
思者大美。“大美”本源自於“思”;因“思”而又能得“大真”、“大善”,其文能不成就“大美”?
變革年代、盛世年代,理應出更多的“大思者”、“大美者”,這也是“思者·大美文庫”所冀望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