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臥底探員阿輝(張家輝飾)潛伏黑社會多年,一直忠於職守,但他已開始厭倦假扮蠱惑仔的生活。法醫官棋(吳鎮宇飾)追求生活品味,過著公式化生活,兩個性格迥異的人,命運卻安排他們走在一起。輝與拍檔雄成功搭上一偽鈔集團,上司劉Sir(狄龍飾)批准他們以2000萬真鈔與集團交易,引蛇出洞。兩人想私吞款項遠走,最後被雄獨吞2000萬,警方發現穿著雄衣服的無頭屍體。棋為這案件驗屍官,並發現無頭屍並非阿雄,蒙面槍手出現襲擊,又被警方窮追,四面受敵。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高兆褀 | 吳鎮宇 | 法醫 |
張耀輝 | 張家輝 | 臥底警察 |
劉Sir | 狄龍 | 張耀輝上司 |
阿Ling | 車婉婉 | 張耀輝女友 |
阿雄 | 潘源良 | ---- |
阿雄妻子 | 田蕊妮 | ---- |
Rick | 馬德鐘 | ---- |
阿Lo | 林曉峰 | ---- |
的士司機 | 黎耀祥 | ---- |
職員表
出品人 | 李國興 |
製作人 | 馮志偉 、 黎世華 、麥玉昆、 江玉儀 、唐慶枝 |
監製 | 馬偉豪 |
導演 | 阮世生 |
副導演(助理) | 麥啟光 、 羅道成 |
編劇 | 阮世生 |
攝影 | 馮遠文 |
剪輯 | 梁國榮 |
配音導演 | 羅堅 |
美術設計 | 李丹妮 |
動作指導 | 陳中泰 |
造型設計 | 朱惠芳 、徐瑞荃 |
服裝設計 | 招偉英 |
燈光 | 謝嘉豪 |
錄音 | 梁宗偉 |
以上內容來自
角色介紹
高兆褀|吳鎮宇 法醫。生活極有規律,追求品味。是張耀輝案的驗屍官,他發現屍體並非阿雄,懷疑阿輝挾持未曾犯法,決定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他洗脫罪名。 | |
張耀輝|張家輝 臥底警探。厭倦臥底生活,與搭檔阿雄商議捲走200萬公款潛逃。不料阿雄與公款一起消失,而自己的車上多了一具穿著阿雄衣服的無頭屍。為洗清自己找出真兇,他找高兆褀合作破案。 | |
劉Sir|狄龍 阿輝的上級,即將榮休的警察,記錄無污點,辦案認真,大公無私。但阿祺每次與他交流過案情後總有意外發生。 | |
阿Ling|車婉婉 調酒師。與阿輝互有好感。阿輝被通緝後與阿祺住在她家,三人一起調查真相。最終有情人成眷屬。 |
以上內容來自
音樂原聲
曲目 | 歌曲名 | 作詞 | 作曲 | 演唱 |
---|---|---|---|---|
插曲 | I don't reallycare! | Lincoln Lo | 羅堅 | Lincoln Lo |
插曲 | Is it love... | Lincoln Lo | 羅堅 | 鍾鎧潼 |
幕後製作
參與項目 | 公司名稱 |
---|---|
製作 | 天下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
美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 |
發行 | 美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屆次名稱 | 獲獎獎項 | 獲獎方 | 結果 |
---|---|---|---|---|
2001 | 第6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 最佳男配角 | 張家輝 | 提名 |
以上內容來自
發行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中國香港 | 2000年3月11日 |
日本 | 2001年7月14日(福岡亞洲電影節) |
以上內容來自
影片簡介
老實的來說,《救姜刑警》的故事橋段不算新鮮,題材早被拍過不知凡幾,但相信只要用心寫劇本,電影就一定有其可觀性。早前看田中麗奈的《初戀》,導演的不濟竟不能拖垮出色的劇本,足可證明出色的劇本值錢的地方。無可否認《救姜刑警》在處理人物性格上非常立體,而亦具有可以提供演員去發揮的空間,故此令本來千篇一律的張家輝變得較過往都來得出色,而吳鎮宇在掌握角色上有其獨特的方法,既不過於搶戲也毫不會被比下去,很多小動作都看得出是自己的演繹。
影片點評
本片題材是一個臥底警察被屈的故事,其實十分普通,也被不少電影拍過,阮世生今次再拍不把重點放在故事,改為在人物關係上下功夫,是不錯的選擇。此片的主題很大程度都是在講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例如張家輝如何被他最信任的兩個人(狄龍和潘源良)欺騙、或和互不信任並屢次意圖出賣他的吳鎮宇並肩作戰等,當中不乏有趣的劇情和對白,在緊湊的劇情中拍出不少富幽默感的場面。女主角車婉婉在片中占戲不重,但是對劇情卻往往起了不少穿針引線的關鍵性作用,不是純粹花瓶。車演來亦手到拿來,充滿生活感,演出自然討好。
張家輝在此片演的角色和以往的蠱惑仔分別不大,但是人物的悲劇感比較深,他不需要故作幽默,演來反而更覺自在。不過始終覺得《賭聖三無名小子》的悲劇人物才是他近年的代表作。片內另一主角吳鎮宇繼續發揮其高水準的演出。吳鎮宇近年無論在大片或細片、無論是擔正或客串,他都能保持自身的高水準演出,每場戲都能交足功課,演出之專業好得令人無話可說,也不難明白為什麼他能奪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片內其餘角色如馬德鐘或潘源良等演出都稱職,為電影生色不少。
此片的片名改得幾有趣,救的“姜”當然就是指狄龍吧,不過看來需要被救的似是張家輝多些。不知道導演改此戲名時的考慮因素是什麼?
差勁之處:此片最大缺點是劇情大欠邏輯,當中太多犯駁之處,令人看得莫明其妙。例如講到張家輝帶吳鎮宇回家療傷一場,既然張是通緝犯(片內說他是極度危險人物),他的住所為什麼竟然沒有任何警察監視?另外片內說張家輝在事發前每晚也到車婉婉的酒吧,身為精明警官(片內說他擅於推理)的狄龍無理由完全查不到車婉婉的存在。另外尾段講述馬德鐘刺殺吳鎮宇一段拍得太亂,甚有一廂情願之感,處理頗為求其了事。
狄龍的形像太正派是令到他的角色說服力大減的最大原因。不過這也增強了此片的懸疑感,未到尾段也想不到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初時還以為是馬德鐘)。
撇除嚴重犯駁的劇情,此片無論是拍攝(當中不乏富動感和創意的鏡頭表達)或演員等,都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