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鷹台[武昌放鷹台]](/img/8/a90/wZwpmLwITMwMjM3EjN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xY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放鷹台遺址位於武漢城內武昌水果湖畔。遺址為一橢圓形台地,傳說因李白於唐乾元三年(760)曾在此觀放鷹捕魚而得名。李白生平愛鷹,北游時就曾作過《觀放白鷹》二首,其一為“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寄語燕雀莫相悼,自有雲霄萬里高。”
放鷹台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1956年考古發現,1965年和1997年兩次發掘,證實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屬屈家嶺文化類型,距今5000~6000年。遺址上層還發掘出20餘座唐宋時期墓葬。
武昌放鷹台遺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附近。遺址包含新石器時代、西周和宋代文化遺存,以新石器時代墓葬為主體。
放鷹台遺址位於武漢城內武昌水果湖畔。遺址為一橢圓形台地,傳說因李白於唐乾元三年(760)曾在此觀放鷹捕魚而得名。李白生平愛鷹,北游時就曾作過《觀放白鷹》二首,其一為“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寄語燕雀莫相悼,自有雲霄萬里高。”
放鷹台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1956年考古發現,1965年和1997年兩次發掘,證實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屬屈家嶺文化類型,距今5000~6000年。遺址上層還發掘出20餘座唐宋時期墓葬。
武昌放鷹台遺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附近。遺址包含新石器時代、西周和宋代文化遺存,以新石器時代墓葬為主體。
簡介版次: 裝幀: 開本: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放鷹台楚官殿遺址在潛江市西南約30公里的龍灣區馬場湖村。
潛江放鷹台 武昌放鷹台潛江放鷹台楚官殿遺址在潛江市西南約30公里的龍灣區瞄新村(原馬場湖村)。為東周遺址。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寬約1200米。據史載;“台今在華容城內”、...
放鷹台社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水果湖街道,居委會成立於2000年,社區現有居民4248戶,常住人口12929人,直管黨員157人、吳天祥小組8個。有社...
1956年,湖北省博物館考古工作者發現放鷹台是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於1965年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大量羼合稻殼的燒土,經鑑定屬粳型稻。 遺址現保存較好...
簡介武昌區是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之一、武昌的核心組成部分,位於武漢市東南部,長江南岸,與漢陽、漢口隔江相望,北至余家頭羅家港與青山區毗鄰,東南與洪山區接壤,...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人口民族 經濟概況《武昌歷史名人軼事》對8位名人的逸聞趣事作了勾勒與敘述,再現了名人的精神風貌。在《武昌歷史名人軼事》中,我們可以尋找到名人在歷史風雲中成長和拼搏的軌跡,...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