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鳧溪劉氏宗祠

攸縣鳧溪劉氏宗祠

鳧溪劉氏大宗祠始建於明代,舊址在鍾佳橋鳧溪江背沖。 至2012年,族眾捐資上百萬,於平分田原址四建宗祠。 明沿宋制,品官允建家廟,庶民允建宗祠。

鳧溪劉氏大宗祠

始建於明代,舊址在鍾佳橋鳧溪江背沖。因祠基逼仄,清順治丁酉(1657)遷建於平分田上鋪。三百多年來幾度興廢,康熙丁丑(1697)、嘉慶戊寅(1818)先後兩次重修。至2012年,族眾捐資上百萬,於平分田原址四建宗祠。新祠山環水繞,基址平闊,“遠吞鸞山,近浥鳧水”,軒昂寬敞,恢恢乎有大家世族之豐度。
鳧溪劉氏大宗祠,巍然矗立在平水田村上鋪組鳧水江畔,與村內嶺下組的麒麟仙寺、江背沖組的七郎廟、涼背沖組的伴仙岩寺,構成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線。平分田一村之內,竟然有如許之多的景點,令人遐思與神往。

鳧溪劉氏,是有譜可稽的由外地遷入攸縣境內最早的一支族姓。於北宋末年靖康之難後,由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流寓到楚南攸縣國都銀坑茶坊,明初定居泰都鍾佳橋鳧溪江背沖。鳧溪劉氏開基祖劉佩玉,可能是攸縣200多支姓氏的開基祖中官位最高的政要,宋徽宗朝以監察御史授吏部員外郎,平西將軍,晉階吏部尚書同平章事,位居宋廷六部正職、宰相副職。靖康丁未(1127),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被金人所擄,朝臣紛紛南逃,佩玉長子宋殿中侍御史劉通叟,由汴京下村輾轉南遷攸縣,七世孫明代名醫劉文三定居鳧溪,遂稱鳧溪劉氏。位下後嗣瓜瓞綿延,素稱攸縣顯族,至2001年八修族譜,全族衍派9大房,入譜嗣孫6736人。
鳧溪劉氏大祠,雖系新建,但其形制均尊古制,昭顯其族史文化積澱之深。舊時,祠堂等級制度森嚴,違制則以“僭越”論罪,視為叛逆。《禮·王制》載:“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二廟。”平民百姓不可建廟,可立“影堂”。至宋代,此禁漸開,允許民間建祠以祭先祖。明沿宋制,品官允建家廟,庶民允建宗祠。清承明制,合族可立宗祠奉祀始祖。如本宗始祖曾封王侯或三品以上公卿,稱為家廟。清制三品以上官員,宗祠大堂五開間,台階五級,東西廡三間;四至七品官員,三開三級,廡各一間;八品以下官員,一開一級一間。鳧溪始祖劉佩玉官至吏部尚書(官階從一品,今部長級),面闊五開間,前後三進(含祠前牌坊),台階五級。堂寬三丈九,進深七丈二,前牆高三丈,後棟高三丈六。硬山頂,風火牆,四角飛檐。中現天井,柱十六根。祠前豎牌樓,祠左為村老年活動中心(待裝修),祠右店鋪四間。整座大祠占地面積1327.5平方米。其形制格局,在全縣新建宗祠中堪稱最貼近古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